2024年4月9日【深化練習】
因為學校外出實踐活動多周,所以放掉社交課程。
@經典誦讀
從這一次開始,老師加入了對經典的誦讀,估計是對我們上節課完全不知道中國傳統音樂對于五行的對應有關系。老師帶著我們站立,兩腿開立,膝蓋微彎,重點是涌泉穴,可以一遍拍腿一遍按照節奏誦讀。內容為:西方生躁,躁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躁,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太極
配合的音樂,還是商音,2,一直圍繞著。我們做開合的運動,第一次做完,老師說到有的伙伴氣沒有到手上,我覺得說的是我。第二次做,我想著“意到氣到”,那我就把意念放在我的手上,果然感受到了氣。
而后老師提問,大家是否感受到氣?伙伴一,感受到打開時是氣推著走,合上時不是這樣的;伙伴二,感受到氣是分好幾塊的;伙伴三(我),感受到不順暢,但有氣,而氣是一段一段的。老師問我,當時我的神是在哪里,我回答說我的神是專注在呼吸上。老師提出建議,可以把兩個手臂打開得更大一些,感受到向后的感覺,同時讓我把手臂抬得更高一些。下次再嘗試。
@悲愴2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明顯比音樂慢了,才做了兩句,老師就讓我們停下來。然后老師笑著說,她在另一處教家長時也碰到這個情況,原因是前面的太極的部分,讓我們的心靜下來了,于是就慢了。這個地方我很有體會,當時我做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我的心慢了,動作也慢了,我有很清晰的感受。老師說,如果我們順著我們的無意識走,就會慢;而我的體會是,順著我們的心走,很舒服,很享受。
這次仍然人很少,只有四個。和上回一樣,伙伴YH的位置有所改變,在最后編織階段,我很明顯地看到其他兩個伙伴已經組成一組,于是我就面對著YH,和她做伙伴,但顯然她是不清晰的,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上次也是這樣,差別是上次是老師看到給的反饋,這次是我清晰地看到了。
還有我和伙伴YS做背景的那一段,老師幫我們喊出節奏來,長短短短短短短,明顯地是我們的動作不太清晰。
還有一點,老師特意指出我和另一個比較新的伙伴,說我們對自己的大手臂不太有意識,說我們在做開合的運動時,常常是沒有意識地去動,同時她讓我們把意識放在后心的位置,我需要再多體會體會。
@花非花
我提出了上次說的跳完半個圓弧后要跳到中點的問題,后來老師回答了我的問題,那就是我們不是嚴謹的數學,之所以說到中點,是為了讓我們整個形比較容易把握。所以雖然是中點,但是我們的弧度是可以自己調整的。我感受到了靈活性,現在的我也可以接受。反正抓住重點,半個圓弧之后要到中點。
另外一個,有個伙伴上周沒有來,于是同伴分享規律給她,老師也解釋給她,我這時候開了個小差,我和旁邊古琴的老師溝通了一下,因為有事情要和她聊兩句,于是我從課堂退了出來,后來又及時進去。我自己后來感覺,還是有一點點斷開的,下次還是盡量不要中間退出來。
@音階和音程(2,3,5,6,高音1)
做了好幾遍,讓我加深了對它們倆的認識。
老師在過程中,讓音樂更快一些,從而我們可以更加順暢地把動作連起來,這樣更加成為一體。
然后做8字,我覺得我的整合還是一段一段的,需要多練習。
@陽光三疊
今天先是總的曲子跳了一遍,而后前面兩句,一句一句地把動作告訴我們,把形告訴我們,然后再練習。我發現難度不小,一方面是自己對旋律雖然熟悉,但還沒有到非常熟悉的地步,所以還要看黑板,于是就不能在自己的動作上;另一方面旋律和音程的對應也不熟悉;第三個就是老師給出的形也挺復雜的,也是需要練習的。于是自己跳得很亂,兩次老師要看我們跳的成果,我都硬著頭皮上的。兩個好學生都在我們后面,我們兩個能力不夠的站在前面跳。我的感覺是,沒事兒,就是這個水平,跳就跳吧!
突然發現好學生常常就是害怕出丑,臉皮比較薄。恰好這次我當了差學生,我的臉皮會厚一些,她們不愿意到前面就算了,沒事的,我們上。
看完我們幾次跳完后,老師提出,課后沒有用幾分鐘熟悉下動作,練習幾下,我明白,其實是我們確實不知道怎么跳,至少我是趕鴨子上架的。呵呵,沒關系,再練習,有了音樂,有了視頻,學起來,每天練個幾分鐘吧!
@分享關于傾聽的內容
這一次被指定由我開始分享,我的分享分了三部分:一是我觀察到我生活中傾聽的模式,一種是和親人溝通,會無意識地到“為我傾聽”的模式,一種是和平常人溝通,主要是“為事傾聽”的模式;二是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的傾聽的三個層次:聽到語言本身->除了語言本身,聽到對方的情感->除了語言本身和情感,還要聽到對方話語背后的意義。我覺得我最多達到第二步,尚未達到第三步。我認為傾聽的前提是要照顧好自己的狀態,需要不帶預設地開放傾聽,需要帶著心地專注地傾聽,我們才能在傾聽后收獲到信任和愛;第三點,我分享了之前看到的魯道夫施泰納的關于傾聽的藝術,談到我們要放下內心的評判,無論是不同意的批評,還是同意的認同,我們都需要放下,甚至在內心中連這個沖動都沒有,經過慢慢地練習,從而帶入到生活中。在課后,我也把相關的內容分享給了伙伴們。
分享完之后,老師給了反饋:一,用心做的分享,大家可以感覺到;二,對自己的觀察有些還是很有意識的,有些可以走得很深。
感謝大家對我的貢獻,我也愿意貢獻出我的一份。
感恩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來分享!
其實,我對于這個作業,上一篇里也有分享,其實不是很認同,主要是覺得沒有必要分析得那么細碎,是需要對自己有感受,對自己有覺察,但是不需要往更細里追求。但是,我還是認真地做了作業,也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了我的功課,我覺得挺好,我也有所收獲。沒有什么是生活中非要怎么不可的,要練習自己靈魂的靈活性,我覺得這方面能力我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老師還說了一點,她感受到:真相是接受來的。
我正好最近在和實相工作,我知道真實是永遠不能靠在這個現象世界中的任何手段獲得,無論是通過書面的語言,還是口頭上的分享。因為這個世界是個三維世界,是個兩極化的世界,是個用邏輯和思考來統治的世界,所以絕對的,真實的用這個世界的工具是得不到的,但不妨礙我們通過這個世界的工具去瞥到一眼,瞥到一個快照,或者一點點印象。然后從這一點點印象或者快照,體會到,感受到絕對的東西。從這點上來說,老師說得沒錯!
透過什么來觸碰到呢?老師說通過氣。我問了一個問題,氣就是能量嗎?老師說,看在哪個層面了。我理解,就是不能直接說等同,但在某個層面上是。
加上最近我的理解,還有意識的概念,那么氣、能量、意識這三者是一個東西嗎?還是不同?這個世界是意識構成的,還是氣,還是能量?我們練習的很多東西,都是氣的層面,也是能量的變化,而意識好像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呢!再體會,再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