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深化練習】
@經典誦讀
今天一共四位伙伴加老師,一共三遍,一遍齊讀,一遍按順序讀,一遍隨意傳遞讀。當后兩遍時,能夠感覺到有些伙伴不在節奏中,她們很想在節奏中,但是目前還達不到,但是仍然跟著。
@鼻尖畫8字
還是兩個部分。一個是兩手打開平舉不動,聽著某個音樂兩遍,要求手臂不能放下。聽老師說這個音樂是《論語XXX》的音樂,我還是很喜歡這個音樂,能感受到音樂的能量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段落上,開始安靜,逐漸流動,后來達到某個節奏,甚至激昂。整個過程中,我還是以觀呼吸為主,并且有意感受我的兩個手臂是否有高有低。后期有一點點酸,但是還可以。同樣,另一個伙伴感覺手臂很酸,最后撐不住了,落了下來,老師一直鼓勵她。
第二個部分是鼻尖畫八字,但這次不是雙手放下,而是雙手在胸前五指相對,要求互相推對方手指,就是右手手指推左手手指,同時左手手指推右手手指。然后同時鼻尖畫八字。我覺得我是很用力在推著的,于是能感覺到“意識到手指尖”的意思。
@打開練習(太極)
這次也有一些變化,老師說如果有氣感的伙伴就跟隨氣感的運動,沒有氣感的伙伴就跟隨音樂做開合運動。我的氣感不明顯,于是我就跟著音樂做開合。我的感受仍然是在吸氣結束以及呼氣開始時的那部分轉換,怎樣在吸氣結束時還能維持著吸氣,而后在呼氣開始時比較輕柔地把氣送出去,也是需要練習的,我覺得我自己的意識加強了,吸氣時就有意識嘗試均勻地吸氣,呼氣時也是如此。在后來分享時我表達了這一點,老師也給予了肯定。
我在做吸氣的時候,把兩手臂打開到最大,頭就不自主地向后仰,然后隨著呼氣慢慢收回來。
我特別喜歡這個打開練習和前面鼻尖畫8字的練習,每次練習都讓我感覺到練習得很爽,而且兩首音樂我都超級喜歡。
@音程練習
前面做過了兩手互相抵著手指互推,讓意識到指尖的練習,再做音程的練習,我就能感受到意識到指尖的感覺。做了三遍,一邊感受到了意識到指尖,一邊也對音樂突然有點兒意識,就是說不是僅僅做自己要做的動作,更多的是感受音樂帶來的能量的不同,我好想隱約有點兒感受。
@送別練習
這是本次要展示的第一部分的曲目。
我們先做的是圓圈上的音程版,我覺得我對于這部分的動作越來越熟悉。老師說了一句,“用你們的動作來表達音樂哦”,我覺得一下子點醒了我。優美原本就是用身體的動作來表達音樂,而身體的動作有時間有空間的表達,而音樂更多的是時間的表達,而音高音長就是用身體在空間上的表達?!坝脛幼鱽肀磉_音樂”,有時候需要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的動作是老師預先設計好了的,但是我們還是要感受到音樂,然后再用肢體表達。如果可以嘗試這樣的練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達,會是怎樣的呢。我自己試了一下,當我聽到音樂的時候,我的肢體動作自然就是表示音高,不知道是我的習慣使然,還是肢體的動作就喜歡來表示音高。
接著是兩列的音程版,課前我們在練習的也是這個。我覺得動作的熟練度是需要我們常常練的,特別是第三句的部分,老師還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一下子清晰了很多。第三句與第一二四都不同,我這里大概記錄一下。
第一二四句的前半句,都是先面對前面(高音1),然后和伙伴打招呼,同時做6,朝向伙伴的圓圈(高音1),然后回到中心線,側面背對著,朝向外(5);
第一句的后半句,5(上身向后)2(左手,與伙伴打招呼)3(走向斜前方)2(回到中心線,和伙伴打招呼);
第二句的后半句,5(上身向后)2(左手,與伙伴打招呼)4(走向斜前方)1(回到中心線,站成一列)
第三句的前半句,高音1(從朝外轉向朝內),高音1(從朝外轉向朝內);
第三句的后半句,和伙伴打招呼,朝向伙伴的圓圈(6),5(左手,與伙伴打招呼)3(走向斜前方)2(回到中心線,和伙伴打招呼);
第四句的后半句,5(左手,與伙伴打招呼),低音7(向前跳起落下腿交叉),然后回到中心線,站成一列。
再接著是兩列的言語版。
老師重點講了“晚風拂柳笛聲殘”這一句不要有多余的動作,我對比了一下我做的,動作比較多,現在去掉后剩下的就是“晚”(兩手臂打開向后)“風”(兩手一前一后,向下一點抬起)“柳”(兩手從腹部處向上朝兩邊劃出一個圓?。暗崖暁垺保ㄓ沂窒蛴?,向左,向右;在后面兩個動作時與伙伴相遇)。還有就是“一壺濁酒盡余歡”的“余”是兩手握拳,在胸前交叉,“歡”是兩手臂向兩邊快速打開。以及“別夢寒”中“夢”的交叉。
@花非花
我覺得還是起伏的部分不太夠,我還需要聽著音樂多練習,把這些音樂的起伏處聽出來,做出來。
@陽關三疊
這是要展示的第二個曲目。今天我們是聽著鋼琴版的進行練習的,與古琴版完全不同,少了好多好多的韻,就權當練習了。
老師提醒我說,有進步,但是還是有的動作會抬得太高,我后來仔細問了,知道是2的部分,總是會先上到頭頂,再落下來,老師表示說不用去頭頂,直接在中間就可以了,這一部分我要好好體會一下。
2024年5月30日【社交練習】
@銅棒的練習
我記得上一次我練習時,當我看到前面,同時關注兩邊的伙伴,要拋出一根銅棒,同時接收到另一邊的銅棒對于我有點困難,我好像總是對距離估計不足,有時差一點兒碰到棒,有時是手指尖碰到棒。
這一次老師讓我們后退了一大步,我們和左右伙伴的距離增加了,但是我卻都能夠接住棒了。
后來,還增加了一些運動的部分,比如在中間的轉換部分,加入了繞圈,或者走8字的部分。這時候關注的內容多了一些,就有些亂了。我發現,我自己有時候把銅棒換手了還不知道,所以有很多盲點,這些盲點就是在于我無法同時兼顧很多內容造成。
現在,用我現在的認知來分析,我就是沒有能夠看到整體,還無法用整體的意識做出來,所以手忙腳亂,而且盲點頗多。我還需要繼續體會,當我能慢慢用到整體的意識,看看情況是否能夠改觀呢?
@傳遞球的練習
這一次,我發現我對于想要關注后半段手臂的運動,比上節課要放松一些,于是有時就關注不到了。當老師說,看到某個伙伴開始忘記了,后來想起來了,于是她的動作是這樣的,她做出動作來,特別搞笑時,我并不知道是自己,但還想鼓勵這位伙伴說:能后來想起來也不錯。后來才知道,我鼓勵的正是我自己。
是的,我也是要被自己鼓勵的,挺好的,即使是在后面才想起來,即使是動作都變形了,但是還是挺棒的。
另外,發現了自己變得強壯了,被老師學搞笑的動作,但一點兒也不覺得不好意思,難為情,好像臉皮比之前厚多了,因為更加強壯了。想起一年前我還是臉皮很薄的,當老師在家長會上點出我家的孩子,不管說什么,我都臉上發燒,掛不住,現在我真的強壯了,真好!
這一次,老師還加上了新的位置,除了面向前方的,還有面向左邊的;之前是所有人都是一個方向的運動,現在加上了有的向前,有的向后,有了很多的變化,有了很多的驚喜,也有了很多的混亂,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