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伙伴的要求,增加一堂課的練習。
2024.6.19【深化練習】
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帶衣服彩排,與小提琴和,與鋼琴和,與古琴和。
節奏與往常不同,我對于自己也有了更多的發現,容我慢慢道來。
首先,本來9點40分到場地,臨出門半小時發現衣服的暗扣可以訂得更合理,于是為了想要好的效果,自己趕緊趕工,于是晚了10分鐘才到。(發現:有點兒為自己的創意高興,有點自嗨,其實是自傲,還想著自己想的方法同伴肯定沒有想到,所以不顧時間就晚到了,導致了后面一系列的滑鐵盧。最后到了現場,發現伙伴們都有自己的好方法去縫制,自己真的是過于過于自大了。問問自己:那個自大的人是誰?當然是我,那我是誰?……)
到了現場之后,所有其他的伙伴都到了,都在和小提琴和,只有我是晚到的,而且我的衣服也來不及換,就跟著他們一起跳了,因為小提琴手是學校的孩子,是利用中間休息的時間來的,所以我晚來了耽誤了事情了。(發現:自己竟然也會如此的不負責任,現在想想:當時好像自己沒有什么情緒,但是毋庸置疑,自己是做得不合適的,就是不負責任,說好的時間到不了,給自己找了借口,再合適的借口也沒有用,內心里對孩子是有歉疚的。也許這些東西有浮出來影響自己,盡管自己沒有覺得。)
彩排的過程中,老師發現我有很多無意識的動作,于是就臨時換了位置,把我調到最后,又調到中間,把穩定的伙伴放在了前面。盡管老師還給了我們很好的說辭,說到我的風向特點,不容易讓伙伴跟住,所以換一個更加穩定的伙伴。我當時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覺得什么,而且為了整個集體,我是非常愿意的。(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自己是沒有任何情緒的,就是朝著為了集體來行動。但是,按照我過往非常地要他人肯定的特點,以及過往對于這類事件的反應,過往我是會有“丟臉”的感受,對自己的否定什么的。這次,好像并沒有,但是心里會有些微的一點點的空,但確實很微細,基本感受不到。)
也是在彩排的過程中,某一個環節我在前頭,和老師是伙伴關系。我戴著眼睛,一直很努力關注老師的動向,但是因為在同一排,根本看不清,我只能感受,我是在盡力和老師一個節奏。可是怕啥來啥,結果這個活動中,老師兩次都告訴我要關注她,我的動作快了。我當時很茫然,我已經很努力在跟了,怎么還是不一致。(結束之后,我向我后面的伙伴請教,她告訴我她感受到我的焦慮,動作總是快,不穩定。我才意識到,原來還是那樣的,我的習氣就是以為努力就可以,但是僅憑努力是不夠的,我恰恰是丟掉了我的穩定性,一味地去緊張那個一致,丟掉了中心。想來應該是丟掉了音樂,丟掉了空間,只是聚焦在和老師一致的一個點上,丟掉了其他所有,自然效果就不會很好的了。)
同樣在彩排的過程中,我后面的伙伴說她不會跟我,她會跟著我前面的伙伴,因為前面的伙伴比較穩定。(現在想想,心里是有一點點的酸。但是,很正常啊,如果我不穩定,她跟著我不就是跑了嗎,所以她恰恰是找到了讓她自己穩定的方法,很智慧嘛。而我呢,目前就是不夠穩定,接納就好,然后再往這個方向轉化。)
彩排的過程,也教會我一個點,就是在集體中,要跟著大的流,跟著大的狀態,甭管自己的動作如何正確,都要成就一個整體。所以老師告訴我們,她跟著前面伙伴的動作,我們這些更加動作不夠完美的伙伴,更加要跟著前面的伙伴呢。(所以,我后來就是跟著前面伙伴的節奏,只是這個跟也失去了自我,只是跟,一樣而已。所以在錄制的視頻中,我能看到我和伙伴的動作還是基本一致的。)
課后,我給老師發了一個消息,告訴她我的覺察,除了前面的,還有就是沒有帶腰帶導致自己老是要踩到自己;全新的服裝自己不適應,因為覺得自己的體變大了,于是界限都和以前不同了;暗扣縫得不對,讓自己有點兒別扭;本來是圓圈的,改成了弧形,于是本來能和伙伴面對面的,就容易找到默契,但現在是面向前方,就得靠自己與音樂的配合,于是默契難度加大……
天哪,一節課暴露出這么多問題,我整節課從9點40到12點半,我的意識都跑哪里去了,我根本都沒有意識到。而且我都不覺得時間長,我唯一能確定的是:我不在當場!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雖然,后來看到老師分享的視頻,我看到我還是和伙伴們在一起的,和大家在一起的,但是如果沒有最中心的靈魂在,這個就只能是個表象,只能是個在一起的表象。這不是我的需要!
很感謝這一堂課,活生生的體驗,很久沒有這種不在的感覺了,讓我真的體會到了“心不在”的感覺。雖然,我還是不知道我的反思是不是真正的原因,但是看到了,就有機會去修正了,找回自己的臨在,找到自己的穩定狀態,去和伙伴們相遇,和這個集體真正的相遇。
課下自己的功課,會再熟悉音樂,熟悉動作,跟著視頻去看到一些細節,讓自己的動作再熟練再熟練,熟練到自己了然于胸,這樣就信心滿滿;課上和展示時,就是臨在,就是放松,和伙伴在一起,和這個集體真正的相遇!
我給老師發的消息如下:
“我今天忙于跟伙伴保持一致,和忙于和您保持一致,心不穩定,全在外。當您提醒我快了時,其實我一直在關注您的,估計是心不在家,丟了音樂。
回家路上,我向伙伴們求助,后面的伙伴分享說感受到我的焦慮,我想可能是自己想和大家一起,想要團隊一致,或者想要跳好的想法有點過度緊張了,反而失去了穩定性。我想再找一找平衡,先看看我心不在的動作是怎樣的。
另外,沒帶腰帶導致自己老是要踩到自己,衣服的不適應,以及暗扣縫得不對,還有圓圈變弧形對默契度要求增加,加上前面的緊張,于是很難在當時放下這些細節,我就會站錯位置,甚至腦子里一片空白。
真是很好的體驗,我自己在回顧和反思時發現,不僅是前面這些細節,后面還有一些更深的東西同樣在影響著我的行為和表現,導致我竟然意識不在!真是一個覺察的好機會,光是這一堂課就讓我有了更多的看見。
繼續了解自己,調整自己……”
隨后,我看了視頻,發現表面上還可以,于是又發給老師“剛看了視頻,比我想象的要好,我更有信心了,這幾天再在細節上精進,一方面自己心在穩定一些,另一方面也能關注到伙伴,試圖找到一個平衡”。
沒想到,老師給我了反饋,一語中的:
“特別好,看到你發這一段話給我啊,把這次的經歷當做是一次覺察自己的機會。真的,特別好。”
“那從你進教室的時候,嗯,我們已經開始了嘛,可能這個部分啊,你比較匆忙的進來啊,對你也是有影響的。然后你再匆忙的換衣服,對吧,袖子那里也忘了要扣要處理,腰帶沒有帶,對,就是說這些準備工作。嗯,沒有很清晰和充分的話啊,就會牽絆住你啊,所以你下周六的時候,這個準備工作要做充分了。”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和自己內心工作,嗯,我怎樣跟自己的焦慮和緊張相處,首先不是消滅他們就是。在公眾場合的時候,自己要去做一個呈現的時候啊,微微有些緊張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關鍵是讓這種緊張變成一種微微的興奮,這個興奮可以幫助自己更在當下,而不要讓這個緊張牽絆住了自己,比如說自己的心啊,想要去做好,但反而緊張,就是往反反方向去走的,把自己給束縛住了。”
“那要防止這個緊張過了頭,成為自己運動的一個障礙的話,那可能就是要松掉內心的一些擔心,擔心自己會犯錯啊,過于在意某一點啊,各種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可能就要松掉這一些期待和自我要求。”
“不如過程的時候啊,自己是用心的努力的,但是我在運動呈現的時候,我是在當下的聽音樂的,跟其他伙伴是在一起流動的。我享受這個過程啊,但一旦緊張了,那這個享受就不見了。”
“我相信你的慧根,嗯,祝你周六和周天的時候調整好了這個內心的頻道跟狀態,可以跟緊張相處。好,享受這個過程。”
然后,我就又寫了長長的一段給老師:
“謝謝老師,您給的建議太給力了!
您說的‘要松掉內心,比如一些擔心自己會犯錯啊,過于在意某一點啊,各種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可能就要松掉這一些期待和自我要求。’這一點簡直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挺感動的,就想哭!
您說的就是我之前的狀態,這是很多年了,無論是哪個工作,哪個場合,但凡有要展示給大家時我的心里必經的過程。擔心自己不好,以及自我要求就是我多年刻在骨子里的習慣了?!
而這幾年自己也提升了不少,至少我一直都以為自己現在不緊張了,無論是您之前提過多次要展示,或者之前所有的課,包括最近和耶施練過兩回,我都挺放松的!甚至今天上課之前都沒覺得自己緊張!
但是,就反思今天看到的狀態,我才知道: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只是頭腦上知道,但身體上不知道,于是身體就忠實地反映了它的狀態!
有一點點小興奮,天哪,終于來到面對這個根深蒂固習性的機會了,老天爺看我強壯了,所以給我這么重大的考驗!
但另一方面,對自己懷疑,我這次能闖過去么?能和以前多年有不一樣的結果么?
至少,經您的點撥我清楚了目前的狀況,至少,我比之前有更多的覺察,那我就迎著上,無論結果如何。
一是做好服裝及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時間的提前量;
二是下次課及展示之前再熟悉音樂,也再練習幾次,但我提醒自己不要太努力,否則就容易陷入緊張;
三是在當下朝著臨在和享受的方向去做!
謝謝您!真的很感恩,給我支持和鼓勵!”
真沒有想到,還有一次課程,以及一次展示,就剩兩次的機會了,在這個當口,老天爺給了我這么一個重大的挑戰讓我面對,當然我只有面對。而且,在老師的提醒下,我想我會更加有意識。
真是“一切都剛剛好!”“一切都剛剛好!”“來吧!老天爺,我會迎著挑戰而上!”
2024.6.20【社交練習】
為下節課人少了,老師就沒法上課了,就把這節課變成最后一節課了。
先是玩銅棒,轉圈。老師說,就像寫毛筆字一樣畫圈,然后擴大力度和范圍,就變成了好像在耍把戲地把銅棒掄了起來。一只手,變成兩只手,然后頭頂上再頂一個。
接著用銅棒做之前的傳遞球的活動,由于換了一個比較小的場地,所以兩個人為一組地跳。于是帶來了很多很多的變化,兩個人如何成為一體地跳。這里我學習到了,朝哪個方向跳,這個方向外邊的人就是帶領的人。所以,活動中帶領的人是變化著的,這個也挺有意思的。
隨后,在結束的地方,是呈兩個點,還是四邊形,誰先動,誰后動,動完后要不要換位置,好好地折騰了一把。老師也參與進來,也有伙伴們的想法。總之,整個過程我就是跟著,但是我一直都不太理解。因為我覺得轉圈時一邊是靠外的伙伴先動,靠內的后動;而另一邊是靠內的先動,靠外的后動。這樣勢必會帶來不是對稱的動,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我不知道有沒有達到老師的想法,但老師她是認可了的,只是我自己覺得有些不清楚。
接著是向后拋銅棒的練習,上次課后我重復聽音樂,聽了將近二十多遍,我覺得我比之前把握跺腳的點兒更加清晰了些,果然,這次活動也確實是。老師又加了難度,就是有音樂的時候腳動,沒音樂的時候腳不能亂晃,對動作與音樂的契合度的要求又高了些。我在清晰地理解了老師講的意思后,就不折不扣地按照老師講的去做了。
這里有一個有意思的點,我們的課程快結束后,另一撥要用場地的老師加上學生要來,經過溝通之后,她們愿意等十分鐘,我們這里再做十分鐘的活動。我們拋銅棒的活動進行了三四次了,這三四次我都是十分的清晰,再加上音樂踩在了點子上,所以還挺舒服的,老師也說看到只有我是清晰的,然后,我自己感覺十分鐘差不多了,誰知老師又提議再做一次。有趣的就是這一次,清晰的我突然就糊涂了一下子,于是慌忙拋出去的棒質量不高,導致伙伴沒有接住,于是終于還是沒有能夠圓滿。
我的點是:一,老師讓我們做了三四遍,有伙伴總是不清晰,她也總是不滿意,于是一遍又一遍想要更好,但是最后一遍本來清晰的我又掉了鏈子。我感覺到如果只是“非要怎樣怎樣”可能反而達不到結果;二,為什么我最后一遍在那個地方糊涂了,雖然我自己沒有感受到任何慌亂,但是從動作上就是慌亂的,我能感覺到最后一次拋銅棒時并沒有之前幾次那么穩當。所以我的身體是告訴我有慌亂的,那么為什么慌亂?同樣,我也沒有感受到,但現在想想是不是因為時間快要到了,有老師和同學在等著,盡管沒有人催,但在我的心里是不是無意識地就開始慌了起來,雖然我的心動了,但我的意識卻達不到,所以覺察不到。
有意思,上一節課,整節課我的心在外面,完全不住在當下,我也是無意識的;而這節課的最后一次拋銅棒,我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慌亂的。這兩次,就好像燕過無痕一樣,沒有一丁點兒的感受。值得我繼續去發現……
關于上節課的緊張,在這節課也沒有了,我完全是比較放松地跟完了今天的課程。明天會有最后一節課程,也是展示前的最后一次練習,回到輕松,回到當下,回到享受的過程!
好啦,這一學期的課程就這樣結束了,老師需要我們每個人去總結一下,我就會根據我的每節課的回顧來總結,盡管我感覺老師的要求有點兒多了,但是也沒什么,就是這樣認真的老師,我照著做就好,嘻嘻!一切都剛剛好!
2024.6.22【深化練習】
其實這最后一次,加的一堂課,就是彩排,練習,就是走整個的過程,和小提琴和,和孩子們的歌唱和。我自己感覺還是比較放松的。這次,我早早做好了準備,于是就沒有了上次的慌亂,挺從容的。倒是有一位資深伙伴,突然也出了些狀況,臨時還聯系不到她,后來她來晚了,也是有些慌張,正好讓我作為旁觀者看到了她的狀態,也就理解了上一次我的反應。看來準備充分,確實是展示前非常重要的事情。感謝老天爺讓我看到了整個狀況,也讓我體驗到了。
2024.6.23【展示】
也想記錄下當時的狀況。
在其他的活動開展時,最開始我沒有緊張,但是隨著時間的臨近我開始逐漸緊張,同時我開始有意識深呼吸,想要回到自己,盡管我當時覺得不是那么容易。后來稍許好一點兒,一個家長和我說話,開始我都不愿意搭理她,因為自己緊張嘛,后來我好點兒了,就主動和她說話。
在旁邊通道站立候場時,我發現我很緊張,甚至身體有點兒小抖動,我自己能感覺到,同時我還是深呼吸。但自己心里有個小小的聲音,“管它呢,就這樣吧!”有點不管不顧的樣子了。
上場后,我們一共四個片段,第一個片段基本看不到伙伴,所以有一些動作是和整體不一致的,但是狀態越來越好,到了第四個片段,我很享受,而且和伙伴也有鏈接,感覺舒服極了,可惜的是也結束了。
總之,整個過程我經歷過來了,我深深地感覺到,就是自己心里的戰爭,與他人,與外界一點毛的關系都沒有,就是自己要戰勝自己心里的那些小聲音,真的,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