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
@開課前
今天我照例比較早地到了優美廳,我就自己先練習了一會兒,沒多久伙伴們都來了,這次又有兩位新伙伴的加入,我們的隊伍又壯大了起來。
有個小的事情,就是第一位加入的新伙伴,是現在正在跳的伙伴直接拉她入群,我依舊通知她關于穿鞋的部分。我心里有一點點聲音,哦,直接就進來了,直接就加入群了,有點突兀,我還想,是不是在群里說一聲,進入團體需要先向我申請,但是后來我選擇沒有說什么,只是熱烈歡迎了她。
隨后,第二位伙伴進來,也是正在跳的另一位伙伴邀請入群了,然后問了老師,老師說先和我溝通,于是她就和我溝通了,我說,好的,我知道了。然后,就熱烈歡迎了新伙伴,并且把穿鞋的注意事項和她說了一下。
接著,我就借著這個事情在群里說了一嘴:剛才XX提醒我了,可能信息還不夠清晰。(三顆紅心)如果有新伙伴加入,請直接提前和我申請,我們歡迎所有的新朋友。(三個笑臉)這個事情就算廣而告之了。
@銅棒練習(收擴)
我感覺在這個活動中,當人很多時,當圈很小時,我覺得我的動作就有點兒變形,腳的動作,走的路線不圓滑,自己都感覺不舒暢;而手的動作,雖然基本上還是打開的,但是也還是有些別扭。所以,無論是人多人少,無論是有多少新人加入,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復,但是我總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所以這就體現了學得越多,覺得還沒學會的更多。所以把自己的心態就放在,讓自己在每一種情況下,無論情況如何變化,都能夠跳出自己的品質來。
現在想一想,如果圈變小了,因為音樂沒有變,所以我就要速度慢一點,另外圓圈的左右方向變小,圓圈的前后方向要變大,要根據音樂,去把自己的動作適應新的情況。
另外,在給伙伴們展示其中一個動作時,老師提示說,要展示就好好展示,原話不是這么說的,但是是這個意思,可能是我展示時,只是示意動作,沒有把動作做到位,這也是給我的提醒。
@銅棒練習(詩歌)
這一次比上一次要清晰一些,基本上知道是往哪里走。
在跳的過程中,看到有伙伴總是會走錯,他自己也覺得做錯了,挺有壓力的。我看著他,覺得自己當初也是這個樣子的吧,所以也對他有深深的理解。
@橫“8”的練習
這一次,我所分的小組,我基本上是起了個帶頭的作用。由于我的慣性是向前或向后走太深,所以在音樂的快節奏下,我們組被我帶得來不及,急急忙忙,慌慌張張的。
后來,老師直接指出了我的習慣的部分,但指出之前提到我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好吧,現在已經不可能做壞學生了偷偷地在后面隨自己意地模仿了,只能做好學生來帶領別人了。那就這樣吧,只能接受。
回過頭來說說這個慣性,我習慣動作幅度比較大,比如在后面用手的動作來表示音高也是這樣子的,我的手的幅度移動比較大,而老師的就不大;而這里是走橫向的8字,這個圓圈的半徑我習慣走得比較大的。但是音樂的節奏很快,要在很快的節奏下走完一個8字,我會覺得來不及,但是卻沒有想到要縮小8字的弧度的半徑,呵呵,慣性思維嘛,就是加快速度,結果就把伙伴們帶領著累得不行,后來第2組就做出來比較合適的幅度,就完全來得及。然后我們再調整,發現真的要好很多了。
@晚鐘練習
音高的部分,我現在基本上能準確地把握高低了,但是動作上可能還不是那么舒展和優雅。
呼吸的部分,老師直接點名指出了我從擴張到收縮的過程中,手收回來得不夠快,不夠干脆,我恰好也看到前面的伙伴,手收得很快,給我感覺好像很突兀似的,看來我需要從中找一個平衡。
我一直沒能把呼吸和擴張收縮結合起來,剛才試了試,擴張的時候呼,收縮的時候吸好像是比較順的,下次試試看。
@其他的
第一,專注和關注,專注當前的動作,關注到動作、音樂、他人、團隊和環境。兩者都是需要去同時做到的。我自己在體會“臨在”的狀態,目前的結論是,就是專注但不陷入,專注而關注,專注而意識膨脹,意識能膨脹多大就多大,這樣才可以同時關注到那么多的東西。
第二,讓身體帶著走,讓身體說話。雖然動作是我要做,我想做的,但是同時要有意識,讓身體也表達它,讓自己內心也聽聽身體的聲音。這又是一個內外的平衡,身心的平衡,或者說是大腦和內心的平衡。我也想帶一點點意識來感受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