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嫣心底默默問了一句。
若不是沈青嫣已經看過方醉柳的畫像,沈青嫣著實有些不敢相信出現在她面前的人是方醉柳。
確實是因為半夏提供上來的畫像,上面的女子張揚明媚,而不是她現在眼里的放在人堆里很少讓人注意到的人。
無辜的半夏表示,這副畫是她從方醉柳閨房里偷出來的,絕對貨真價實。至于為什么不一樣,她確實也不知道。
沈青嫣按部就班的每日上了課。
今日上完課后,她沒打算回家,反倒是帶著半夏來了京城最大的酒樓,挑了一個二樓視野最好,最適合品茶的屋子。
“老板,我將此處包下了!三個月!”沈青嫣向如歸樓的老板說,順便示意了一眼半夏,半夏從懷里掏出銀錢,交給如歸樓的老板。
老板看沈青嫣衣著不菲,自然也是個有眼力見的。
他收了錢表示放心。
沈青嫣看了看這雅間里的環境,對老板開口,“還煩請老板在此地放上一個書桌,”看老板沒有為難的樣子,“至于銀錢,該扣就扣!”
“是,姑娘放心,小的保管做到!”
老板看了眼沈青嫣指的地方,心里只道是哪家的貴小姐的玩樂而已。對方錢給夠,他自然什么都能辦得到。
等老板出去后,沈青嫣對著半夏吩咐,“半夏,以后你每日便在此連上一個時辰的字!”
半夏睜大了眼睛,一副不相信的樣子,她不想練字,朝著自家姑娘撒嬌,“姑娘,”半夏看了看自己打架的手,“我這手,就不是寫字的料子!能不能不……”
沈青嫣拒絕,“不行!”
轉而安慰半夏,一副我為你好的樣子,“半夏啊,就是因為你字寫的不好,我才讓你練的!”
“不求你有進步,但你變好的決心可不能沒有啊!”
于是在一番說教下,半夏頗為無奈的接下了這個差事。
也不見無奈吧,因為沈青嫣威脅她,“這差事她要是不做,她就換個人來!”
不用說喚誰,肯定是妙蘭。
為了呆在沈青嫣身邊,罷了,練字就練字。
書院里教人練琴的是個老夫子,年紀已經六十有余,上課時自己總是能彈一大半的時間,剩下的都是口頭上的教誨。
沈青嫣看著這下面坐著的一眾學子們,女子占大多數,男子大約只占了三分之一。
起初沈青嫣以為女子眾多的原因是因為愛好,后來才從跟誰都很聊的來的半夏口中知道了原因。
原來在這里吸引她們的不是琴,而是一個月來上一次大課的老師,沈青嫣好奇,這老師不就是如今的夫子,還有何不同。
半夏卻一臉神秘的說,不是,又對年紀大了的夫子表示嫌棄,誰會喜歡老牛啊。
她們的目標是最近剛被封了一品侯的大理寺卿大人,趙時淵。
沒錯,趙時淵上次回京后,又被皇帝封了個侯爺。
本來身份貴重的他,再加上如此榮耀,他自己本身也是個芝蘭玉樹的公子哥,這么多優秀的長處加在一起,這不妥妥的是京都貴女的夢里人。
作為年紀輕輕的狀元,文采斐然獨一無二也就罷了,奈何它琴藝更是首屈一指,這不院長,就是他爹讓他來當當老師。他本來也不答應,本身自己也不喜歡這情景,在他父親萬般祈求下,他才微微松了口。
趙時淵來了,老夫子就有些不高興了,什么意思,他是狀元他承認,可這彈琴的藝術,可不是隨便一個毛頭小子就可以隨便彈彈,就能當老師的。
老夫子不高興,親自去找趙時淵切磋了下,回來就沒有什么話可說了。
他,服。
聽半夏描繪的繪聲繪色,沈青嫣似乎像是看到了當時的情景。她默默的嘆了一句,老天真是不公,怎么什么好都給了趙時淵一人,別人竟分不得半分。
倘若這話被趙時淵聽了去,趙時淵絕對要反口,并且譏笑,“天賦固然重要,可若想成為人上人,可靠的不僅僅是天賦。”
那靠什么,努力嗎?
沈青嫣搖頭,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罷了。
可趙時淵沒明說口的話是,我就是天賦。
真不要臉。
京城最大的如歸樓,沈青嫣挑的位置確實不錯。
坐在窗邊一眼看下去,下面的人頭一覽無遺,樓下小二的迎客聲,送客聲,甚至是經過的行人的談話聲,在武功絕好的沈青嫣耳朵里,仍舊是一字不落。
不過,她關心的可不是這個。
這幾日日頭慢慢毒了起來,街上出來采買的女子都撐著一把傘,企圖遮擋遮擋太陽。
沈青嫣拿著本書,默默的看著,翻了一頁又一頁,有的時候看的累了,就透著窗子看看外面。
半夏這幾日練字倒是安靜了起來,以前沈青嫣只讓她練半個時辰,有時候她興致上來了,還會獎勵自己多練半個時辰,其實她沒發現,她的字可比以前好看規整多了。
日子重復了一日又一日,沈青嫣盯著樓下面朝前遠處的淡灰色身影,垂了垂眸。
“半夏,茶涼了,去換壺茶來!”
正在練字的半夏脆生生的應了聲是,拿起茶壺出去了。
沈青嫣總結了這幾日自己所見所想所感。
方醉柳,一個在人群中不夠起眼的富商義女,卻游刃有余的在達官貴人,世家貴女前與誰都一副能說的上話的樣子。就連那個總是看不起別人的公主楚螢,也對她有三分好,去哪里也會想著偶爾帶著她。
而她在此地看到的另外一個人,李大為的兒子,李自堅,每日與同行學子們說的不過是課業上的事情,就是因為課業太差,老是請教別人,才多了些出頭的時刻。
這些紈绔子,最喜歡和學習差的學渣在一起玩樂。尤其是去,京城青樓,安居坊。
像家一樣的地方。
沈青嫣走到書桌前落座,將紙墨攤了開來,開始執筆落字。
“方醉柳,性平靜,行不顯,面不同!”
“李自堅,好美色,不常去安居,偶有女子一同歸家,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