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學期新開了一門師范生專業課,主講小學授課技能方法,課堂導入是教師授課的第一個環節,我們上課也從導入開始。
講到導入方法中的情景導入時,我想起了高中學習《將進酒》時林老師的導入方式,至今難忘。
已經記不清是這篇課文是高一還是高二的內容了,課間休息時,一股酒味襲來,趕忙尋找源頭,原來是我們的林老師拿著酒瓶子往地下撒酒。
林老師是一位優雅的語文老師,她講語文娓娓道來,旁征博引,語文課本里生澀的文字下課后已經變成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幅幅生動的板書,甚至是同學們的一首首幽默但不差知識點的打油詩。林老師還會根據當天要上的課文內容搭配應景的衣服,講戴望舒的《雨巷》時,林老師穿了一件淡紫色的有油墨畫裝飾的紗裙,與詩中“丁香”“油紙傘”等所寫之物呼應,優雅脫俗的林老師在那節課上也便像那“丁香般的女郎”,同學們仿佛親眼見證了作者與丁香女郎擦肩而過,下課后還感到一絲寂寥惆悵。
林老師講課從不按“套路走”,所以看到林老師撒酒的我們只是驚詫了一秒,就反應過來這肯定是林老師上課的預備工作。
上課鈴聲響起時,我們已經在酒氣里“泡”了好久,我和同桌打趣說李副校長現在進教室估計都舍不得走了,因為學校里流傳著這位副校長醉著上數學課的傳說。
見同學們一臉疑惑又陶醉其中,林老師走上講臺,洋洋灑灑在黑板上寫下“將進酒”三個大字,轉身打趣說“大家,醉了嗎?這可是我從家里帶來的老酒,本來應該大家一起暢飲,在半醉半醒中學習這一篇磅礴豪氣的《將進酒》,但學校有規定,大家也不能飲酒,所以我們只能“外用”不能“內服”。”
隨后我們閉上眼睛深吸三口氣,酒氣更深地貫入了由鼻腔貫入肺腑。林老師這才緩緩道:“各位酒仙們,今天我們一起來鑒賞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共同品味盛唐酒仙醉后的所思所想所言!”
那節課我們好像真的穿越到盛唐,和酒仙暢飲,看這位曾自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傲氣詩人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失意悲情,我本以為這場酒局怕是要花點時間來安慰這位政治失意的友人了,結果他突然來了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情感變化如此迅疾,大開大合,氣勢如虹,震人心魄,看來是我想多了。
下課鈴響,如同大夢初醒,那位醉了趴在桌上還喊著“與爾同銷萬古愁”的好友又回到了高中語文課本105頁,但他只是暫時休息了,待我打開書頁,他便又要拉著我“會須一飲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