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兒主仆就此住下來。條件艱苦,可她倆適應挺快,第二日便換了衣裳,同眾人一起干活,一個漂亮有禮,一個嘴甜活潑,倒叫人說不出尖酸話來,沒得讓李娃為難。
當日,蘇單回來有些晚,身上帶著酒氣,面上眉飛色舞,步伐開合帶風。
打眼看見李娃帶著李飛還在洞口外不遠處整理清出來的小件物什,便不再往里進,蹲下來自告奮勇要幫忙。
可惜李娃成天制酒精,回來半點不想再聞酒味兒,揮揮手就止住了他,不許他添亂。
蘇單的意氣風發遭她一憋,不由都呆滯了一下,方才含糊嘟囔了幾個字,無奈起身,就近往巖壁上一靠,不插手,卻也不肯離開。
過了片刻,掌船的孫均藏好了船,鉆出撇一眼情形,選擇了跑去跟蘇單并靠巖邊,興沖沖交談起來。
“蘇五哥,吳隊將說的事,真能成?”
“多半能成。之前我就打聽過,岳統制底下,有位湯統制乃是其打小的師兄弟,此事只要由他開口,多半能成。”
“那,咱們也會有餉銀嗎?”
“這怕是難。聽說朝廷如今調度艱難,明令各處自籌軍餉,岳統制那邊,倘果真秋毫無犯,只怕是連現有的軍餉都發不起,何來多的予以你我。唔,今日我未提及此節,倒是你,回頭不妨私下找找吳隊將,替兄弟們探探虛實也好。”
“行。若是真像他們說的不騷擾百姓,咱便是不要銀子,助他們一回又何妨。只要能叫咱多砍上幾個狗韃子,怎地也比拿那幾塊銅板更痛快!”
李娃回頭瞧一眼。
聽他們話里意思,這是在計劃與岳家軍聯合,打算干一筆大的?
一陣風吹過,天上的云漸漸聚攏,遮住了月亮,李娃把最后幾塊紅糖扔進小竹筐,拍拍手起身,對李飛叮囑道:“兩筐吃用的放我那屋門口,我待會兒拿進去,剩下的都放你們那屋。明天你和爹爹修洞的時候喊我一聲,我看看怎樣好安排。”
李飛眼神一再往蘇單與孫均處瞟,早已心不在焉,聽到李娃喊他,還愣了一瞬,然后無聲張了張嘴,似欲反駁,卻終是吞了回去,只答應一聲,不情不愿地慢吞吞提了竹筐往洞里搬。
李娃則俯身拍拍裙擺、褲腿,順便跺一跺腳,朝巖壁處走去。
孫均見她走近,側頭瞅一眼蘇單,笑了一笑,沖李娃點點頭算打個招呼,就離了位,徑自去幫李飛提竹筐去了。
蘇五哥常找李大娘子說話,君子好逑,兄弟們能懂,可不好呆著攪了局。
李娃倒沒意識到不對,她的心思都放在李飛要不要參戰上。
與蘇單等人為伍,一開始屬于形勢所迫,后來變成李飛自愿自主。李娃對于男人們保家衛國的精神表示高度贊揚,但對弟弟的一腔熱血表示十分擔憂。
若穿來是孑然一身,她絕對早遠遠避開各處戰場,不待局勢穩定不會出來,可她偏偏與李大、李飛朝夕相對了六年,感情上早已不可能一走了之,便少不得會替李家父子倆多作考慮,更兼不能阻了少年人的志向和前程。
但幾個民間義士的小打小鬧她接受了也罷了,這跟官軍合作,參與大規模戰事的事,李娃以為吧,李飛他完全可以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