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趙府娘子,李娃被李清照拉去了信聚堂。
“正經投稿不見幾件,每日里盡收些催問你那后續的條子了。”李清照指著案上摞得高高的一堆紙張抱怨:“你瞧瞧,瞧瞧,本末倒置了不是?”
自從跟了李大娘子一塊做事,易安居士也越來越習慣說些“投稿”、“主編”、“頭版”、“頭條”一類的新詞兒來了。
李娃明白她的意思。信聚堂出的報紙,設定原是一旬一期,起初還好,到如今,每期的頭版,一期更比一期難產。
一來,畢竟是新事物,影響力尚未擴散開,即使是某些已經知道了的人,一時半會兒的,也是觀望居多,還不太敢將自己的觀點表露出來,故此可供選擇的文章,本身就很少。
二來,作為引導輿論的工具,社論也好,點評也罷,總歸要言之有物方能刊載,且還不能只用一家之言,選擇起來,格外困難。
李娃的腦子里,能取出來的都取出來了,拼拼湊湊,寫了兩篇,便再幫不上忙,李清照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用以四處聯絡文人名士。
偏偏外頭的人還不知事,見天的,總有各式各樣的人,跑來催問《西游記》和《射雕英雄傳》的后文。
別的都還罷了,李娃要來給她打下手的虞彬甫(虞允文字),亦沉迷其中,寫出來的字里行間,居然帶著俠氣,根本不能用。
“自古俠以武犯禁。”便連冉小娘,私下里也勸:“故事寫得太好,難免有人會信,若出了事,牽扯不清,連累報紙,豈不壞事?”
“昨兒官人回來還說,有個說話人尋上樓里,想要借地兒說《射雕英雄傳》。官人倒是沒接,只是想來別的酒樓茶肆,多半不會拒絕,屆時,真鬧得沸沸揚揚,如何是好?”
“那我可求之不得!”李娃的想法卻與她不同:“報紙銷量遲遲提不起來,印坊都養不活,說話人要真把故事炒熱了,這報紙的售賣也能沾沾光。看故事的人多,看前頭主版的人就多,總會出來幾個感興趣的吧。”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比你們開個酒樓,便不架彩樓歡門,那酒旗總得高高地挑出來,叫人看得到才是呢。”
不過她這一番話,說服得了冉小娘,說服不了易安居士。
“旁門左道!”李清照頗為不屑直懟李娃:“你那故事再好,名氣再大,主版面上,尤其頭版頭條,見不著好的,俱皆白搭。”
李娃討好地笑:“這不是有您在呢嗎?大將軍坐陣中,小兵才敢耍大刀呀。”
“可別!”李清照睨她一眼,面色看著不太好:“講真,主編一職,你還是趕緊另尋他人吧。經了這些日子,我也算是想明白了,且管著寫寫詩詞,我或許還尚能勝任,至于軍國大事、治政文章,還得是那些個相公之才來才行。”
“上一期,趙相公送過來的,比其余的投稿都要高出一籌,我等望塵莫及,又如何點評?”
“虞郎君......”
“快別提他!”李清照斷然打斷李娃的話,面色愈發沉惱:“虞衙內別的都好,唯獨受了你的荼毒,寫出來的文章,沒幾頁用得的。”
“您受累,改改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