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慷慨激昂地寫了上一篇作品之后,沉寂了好久,好像一根竹子在拔節之后開始穩定地生長,你不容易看到它的變化。
其實一直以來,大概這個“一直”有兩三年了吧,我尋找著自己,直到半年前,我確定我要發現我自己是誰,我是怎樣的,我碰到事情會有怎樣的想法,我碰到什么話語會有怎樣的感受,我下意識地會有怎樣的動作,我聽到什么會馬上火冒三丈。我終于從探索外面,回到了探索自己。
我發現,我說的話,原來別人聽到的不是我說的意思;我還發現,我說的話,多個人聽到的也都不是一樣的意思;我還發現,原來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的,并不是真相;我甚至發現,原來我就不可能找到真相,但我可以無限地趨近真相;我后來終于對于“我看到的都是我想看到的”有了一點認識,我終于知道“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的意思……
當然,我還在探索之中,一直都在。
另一條并行的探索,仍然是探索這個世界。因為身為人,我就在各種學習的場景之中,無論是學習如何生活,學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跳舞、攝影、寫作、朗誦之類的。可我發現對外在世界的學習永遠沒有盡頭,我們總以為我們總可以學習到十之八九了吧,但其實我們學會了之后會發現自己不會的,不了解還很多,而且總會在某個拔節的時候,看到另一番風景。所以,無盡的學習和探索應該是身為人的最普遍的真相吧,而且人永遠都想像不到大自然的精微,想像不到那個道的博大高深……
于是還是回到自己,有人說“人就是一個小宇宙”,當你了解了自己之后,便會了解整個世界。
我以為,這個地球上的世界,人來到的這個世界,雖然我們看到了幾十億人在其中,在互動,在交流,在社交,但是這只是外在,在內在,這個世界就是你一個人的舞蹈。所有的事情,面向你的事情,突然闖入你的生活的事情,或者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事情,都是為你而來,都是為了讓你能夠更加看清楚自己。
有句身心靈課程中常說的一句話“親愛的,你的周圍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因為你與他人的互動,就是一面又一面的鏡子,去讓你看到你自己。通過鏡子(任何面向你的事情和人),你會發現,哦,原來我是這樣的,原來我有時候瘋狂,有時候又理智;我有時候溫暖,有時候又冷漠……總之,所有的特質都會在我身上多一點少一點地顯現;而后,我就知道了,原來他人也是這樣,所有的特質都會在他身上少一點多一點地顯現,只是與我不同,我的比較明顯的特質在他那里只是一點點而已,他的明顯的特質可能在我這里根本顯現不出來而已。
“大自然中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我仿寫一句:地球上沒有一模一樣的人。這個世界斑斕多彩就是因為你我不同,我們之間上演著各種各樣的張力無比的劇本,異彩紛呈!只是我們容易陷入到劇本中,沒有看到其實劇本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無論多么宏大和精微,最終它都是讓我們看清我們自己。
兩年多前,我曾經給自己問了個問題,“我目前能活的日子一萬天多一點,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我是按照再活四十年算的,但誰知道誰能活多長呢!這也許就像那古老的靈魂拷問一樣,人既然要死,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么?
目前我的答案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看清自己,然后讓自己在這一世地球上的生活可以活得更加平衡和自由!
我想再描述一下我目前能夠想到的人的發展歷程:從呱呱墜地開始,甚至是從受精卵開始,人之前是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限制都沒有;從開始成長的那一天起,人還是無意識地受到環境的影響,無論家庭,學校,社會,這個人,那個人的影響,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某一種信念,三觀和想法,而這個人一直堅持著這樣的信念生活著,過著自己獨特的生活;長大到某一時候(這里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每個人都不同),突然發現自己所秉持的觀念和信念是片面的,是有限制的,于是就想法子去拓寬自己的維度。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越拓寬,越覺得自己的開闊度有限,還有更廣闊的視野可以看到;最后就看到生命的終了時,每個人能看到多少吧!有的人能看到的多一些,有一些人能看到的少一些。看到多一些的人就自由度更大一些,看到少一些的人就自由度少一些!
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話,“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你就能過怎樣的生活!”我原來并不理解,因為我覺得,哪里是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呀,還有那么多限制性的因素呢;但現在我所理解到的是,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限制,各不相同,但根本的是,每個人都可以突破這些限制,讓自己的自由度更高一些。決定你自己的,不是外在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而是你自己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如果你能突破你自己成長過程中形成的限制,那么你就能看到更多。
人的成長發展過程,就是從出生前的自由,到出生之后成長到某一階段的不自由(按照自己成長環境中的因素所形成的各種限制性的信念和想法),到開始突破這些限制,回到部分的自由的過程!
而每個人所得到的限制性的信念和想法都不同,根據星象的不同,根據生辰八字的不同,我們都有不同的特質,都有各自的所謂“優缺點”(其實這種說法也很不合理,暫且這么叫吧),或者說有不同的命運,我們碰到的人和事都是按照我們的命運劇本所寫的,但是有一個是相同的,就是只要是人,我們必然有所偏頗,只是偏頗的點不同。這一部分是我們作為個人無法管控的,尤其早期,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我們無法選擇生長的環境。(也許在某些理論中說,這些也是我們在生前自己選擇的,這個我們暫且不論。)
但是發展到某一階段,每日每時發生的事情,和人的交往互動,總有機會讓我們看向內在,探索自己,看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思考方式,看到自己的限制性的性的信念和想法,看到自己的不自由和偏頗。于是,開始尋求突破,找到更大的自由。
其實,這里我還是有些困惑的,那就是:是不是自己發展到某一階段,也是命運決定的呢?想了一會兒,我想到的是一個場景,我們常說一個桃核決定了它長成的小樹苗長大了就是桃樹,絕不會是梨樹,但是這顆桃樹長的狀態怎樣,能結多少桃子,是不是就不是命運決定的了,可能是環境,照看他的人的狀況來定。
類比到人,有些東西是你出生就決定下來的,根據你出生的時辰,當時宇宙星空的各大行星對你的影響就決定了的,所以你是有某種底色的,這種底色是你出生便帶上的;但是,生命永遠是成長著的,所以還有很多的因素來決定你最終成長得如何,我想,人恰恰是可以在這一部分去突破自己的限制,走出自己更加自由的人生的。
另外,想起了一部電影的名稱叫做“當命運來敲門”,我想雖然底色(這是一種宏大的規律)已定,但是命運會常常來敲門(這也是一種宏大的規律),我們常常會發現,由于一些限制性的信念,所以導致某些事情會常常發生,它們就是來敲門,提醒我們去走向內在,看向自己,探索自己,從而突破自己的限制。可能它敲了多次,我們就是沒有被提醒到,最后沒有突破,帶著更多的不自由走完這一生;也許某一時刻我們有所覺醒,我們突破了一些,我們帶著一些自由走完這一生。
總之,以上都是我的一些思考,有些亂,重點我想就是,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相信我們都有更加廣闊的天空,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有所突破,更加自由地走在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