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練習:完全停留在“在”、“知”、“觀”,接下來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用追求,把身心退到起點,一兩分鐘就好。希望你每天在剛醒還未全醒時建立這樣的習慣。
~1分鐘不到4次呼吸,進4秒,守4秒,出4秒,守4秒,5分鐘練習
~理論:在的瑜伽,搭配中道
這幾天講得非常關鍵。一個人,隨時透過每個動作,從生活習慣,點點滴滴,在建立新的回路,無論醒來,呼吸,一天的工作,一直到晚上,這樣,隨時隨處活出人類的價值,活出最高的道德的觀念。假如,再搭配中立性的方法,把全部的一切事情,無論喜事,難過的事,都允許它們存在,包括自己,也要允許自己存在,放過自己,放過別人,隨時都在這種狀態,不去干涉。碰到不好的事情,回到中道;好事,也要讓步。不知不覺,透過你隨時在做的,活出的這些特質,因你的頻率比較高,因為你隨時練習,于是從上面回轉到中立性的幾率非常大,只要你回轉幾次,從腳印體會到無色無形的層面,不是透過五個感官,而是跳過五個感官,會體會到什么是平安,什么是歡喜,什么是圓滿,完整性,什么是菩薩道,真、善、美……自然活出來了,與人間所體會的,所描述的一點關系都沒有,都已經到達一個整體的層面,非個人的層面。于是就輕輕松松地滑到一個整體的層面。只要你打開,你自然會進入一個未知,不可知的狀態,這一點接下來會再打開。
【中】
~理論:無色無形的門戶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講一個大我的觀念。一個人把意識回轉到相對意識的根,我們通常說的意識,是面對世界的意識,是相對意識,兩極化,人的聰明、邏輯等。這個聰明回轉到根,轉到無色無形的根,本質,本體的交匯點,我們不斷用不同的語言,在重復這個重點。
我們每一個人老早見到,見過,只是我們不知道什么是見到,其實你隨時進入一個沉默,沉默不是沒有聲音,就是心里很舒暢,很安靜,隨時體會到愛、平安、自由、天真、誠懇、仁愛、歡迎,輕松的心情,就已經是這個交匯點,就是這個腳印,無色無形掃描身心過程留下來的腳印。
因為我們不斷在重復體會,我們每個人誰沒有體會到愛?愛可能是,和父母,和孩子,和伴侶,和動物,和世界,平安,我們也體會過,快樂也是,自由也是,都體會過。其實最有意思的是,我們過去沒有搞清楚,其實這些就是你在追求的特質,是宇宙的恩典給我們所帶來的。差在哪里?差在我們把它不知不覺帶的個人的劇本,接下來我們去聲明,這是我,我,我,這是我的體會,我的突破,我的整合,我有這種愛,平安,在,圓滿,完整的體會,連一個念頭我們都控制不了。是宇宙整體來想我們,整個宇宙,點點滴滴,每一個在這個現象的世界,每一個動作,不管是一個念頭,一句話,一個覺察,覺察什么,一個感受,感受什么,全都是引導我們,點點滴滴帶著我們在做,我們從來沒有自由過。因為有一個念頭,我們人哪,也就把它扭曲到一個個人的層面,馬上聲明這是我的念頭,把這個成就帶到身邊,我上個瞬間想到什么,我有個突破的觀念,我有個什么成就,我不知不覺把一個宇宙的發生,帶到一個個人的尺寸,接下來聲明是自己的,是我的功勞,那個念頭是我的,差在這里。就是我們透過加上一個“我”,“我的”,我有自由,我在愛你,我在愛家庭,加上“我的”頭,不管我們是什么民族,隨時都在找這些特質,都想找回來我們過去嘗過的特質。誰不想要快樂?自由?平安?愛?是不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無形當中,本來這些特質,是一個禮物,是一個恩典,我們只要直接體會到一個人放松,體會到本質、本性、本體,徹徹底底地體會到自己,不是透過感官去體會表達出來的,但是你不知道。你可能在這個剎那,你體會到自己,但是因為不是透過感官,所以你沒有語言可以表達出來的,你最多可以表達出來的只是印象,事后你的身心可以留下來的印象,這些印象本來是果,你把它們當做因,當做體會的來源,體會的根,搞錯了,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犯的一個理解的錯誤。
接下來的幾十天,是一個真正的能量的交換,生命場的交換,經歷一個共振。
你從生下來到現在,你隨時在體會到佛性的本性帶給你的恩典,這些恩典就是這些腳印,這些印象,流到你身心,讓你不斷回想到它,想透過這些腳印回到它,本來你以為腳印是你想取回來的,但其實腳印還只是一個印象,是個現象,你真正要找的是腳印的前面,腳印的根,腳印的來源,這個是你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你知道不是這個,不是那個,你可以識別哪個不是,因為你見過什么是,因為不能透過五個感官,但是你知道不是這個,你可以隨時從這個腳印著手,突然轉回到意識的根,你心中知道就是這個,因為無法用五個感官體會,所以你講不出來,連念頭都沒有了,也就可能醒過來。接下來,重點就是你怎么樣把這個狀態這個心境穩定下來,這才是入門到修行,這才是剛開始。
好,下午,記得慶祝,記得快樂,快樂最多也只是個腳印,一個印象,無色無形,想恩典你留下來的印象。
【晚】
~Om,Aum練習,一共三次
蓮花手,唱誦“Om”,好像Ong的音
雙手合十,唱誦“Aum”,好像Ah+m的音
~1分鐘5次的呼吸練習
~理論:醒覺的不同階段
見到,不管是眨一眼,看到你的本性,你其實老早就體會到,你生出來到現在一定體會過,但你不知道,你找的地方在別的地方,好像和你的身心不相關。更重要的是守住在這個狀態,境界,這種狀態本來就是你,你根本的狀態,它應該是二十四小時隨時和你在一起,只是你找的方法是透過你的念頭、感受和覺察,你永遠找不到,它就在你的心中。一百萬中不到一個人能體會到它,而這種體會不是用邏輯,用感受可以描述出來的,你過去不知道,重點是用什么方法可以隨時注定在它,你怎么知道注定在它。因為你沒法用工具,用你的聰明守住,那你怎么知道注定在它呢?
一個人一天下來,隨時歡喜,隨時活出來平安、愛、圓滿,隨時是完整的,滿足的,充實的,充足的,是我們一直在找的全部的特質,自然會浮出來。一個人隨時自在得很,輕松得很,又平安,又快樂,又隨時活出大愛,你說,你還需要找什么?一個人修行的最終后果,你已經都可以活出來了。最多就是這樣子,就這么簡單。
一個好的老師,他的角色是一方面幫你一步一步建立一個樓梯,突然把這個樓梯解散,結構,好像表面上讓你掉下來,其實是愛護你,是希望你不要走冤枉路。首先,他要做一些動作讓你深深地體會到,體會到自己,那就是眨眼,看到這個無色無形的層面,看到本質、本性、本體。看了一眼以后(醒覺),還不夠。好的老師,讓你看了一眼,打開之后能穩定下來,所以就是深度加深,廣度加廣,把這個洞打開,后來變成空的容器,變得透明,就沒有深度廣度可談。這樣子,情況穩定下來了,最多是活出來吧,隨時活出來,平安,一切都好,活出大愛。平安、大愛都沒有對象,沒有客體可以追求,不是愛誰,愛某樣東西,追求哪個東西,在哪里。自在,自在沒有目的,完全自己站住,不靠其他東西,自己有能力站住,沒有任何條件來聲明自己。所以,不可能有其他方法來表達,只能活出它,承擔它,用這個肉體承擔它,最多就是這樣子而已。你還會其他追求嗎?一個好的老師就是扮演這兩個角色。
從我過去的觀察,全部人都在前面在走,找了幾十年,可能沒有醒過來,不了解意識是什么,連一個眨眼都沒有,其實老早發生了,不是透過發生可以衡量的,它老早就在,你不知道,度過一生,流浪,到處找,下次再來,也是打轉,從來找不出來。
現在我講的重點在后面,一個人眨了一次眼,情況不穩定,回到人間,碰到事情,馬上就跳起來,不好的事讓你難過,讓你過不去,讓你萎縮,然后把周邊人萎縮。一個人,要穩定下來,一樣一樣碰到,要把生活當作一個道場,隨時面對事情,看可不可以活出最高的理想。不是說不處理事情哦,不是閉著眼睛很冷淡,可能剛好相反,又熱心,又天真,又想把一切事情做好,不想留個尾巴讓別人去照顧。隨時處理事情當中,都可以體會平安,愛心,風度,對人對事情的菩薩道,帶給周邊人的都是希望,鼓勵,不可能去罵人,把小事變成大事,除非他還沒有貫通,還沒有和生活達成共融。
【結束】
感恩今天,感恩自己,又完成了一天的練習!
感覺到今天談的有點點明白了,我的理解是:自己的本性就是完滿的,所以用我們所欣賞的特質來面對所碰到的任何事情,同時保持自己的內心處在一個平安、喜樂、愛的狀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