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發呆,沒有方法的方法,平等心的練習,一切都好,一切都OK。讓水的聲音流過去,流過我們,流過我們的身心,停留5分鐘。
每口呼吸提醒自己,從來沒有和整體分手過,活出感恩、圓滿、平安,每口呼吸,每口吐氣,都把自己交給身體每一個細胞。
~幾個深呼吸,把正向的活力吸進來,把每個細胞塞得慢慢的,再吐氣。馬上到周末了,帶上一個高興的態度,樣樣面對自己,面對別人。
【中】
~昨晚,用原住民的唱歌,不知道能不能把你心里的創傷的疤,結有所搖動。對于我,每次聽到,每次都想跟著他走。其實,你只要把身心交出來,你只要把小我挪開、擺開,你的身體已經在開始療愈了。身體透過每一口呼吸,好像已經落到每個細胞,把過去在細胞里的結搖動,然后釋放出來。過去從我的看法是,百分之百有它的效果。重點是我們找到一個工具,對你的意識,對你的感官有個載體,讓五個感官的作用有個停止,有個TIMEOUT,有個空當,有個空間,這樣療愈就開始了。所以,我們會繼續試著不同的方法,帶著你,進入一個很深的狀態,沒有念頭的狀態。只要念頭挪開,療愈就自然展開了自己。
這種沒有念頭的狀態,與沒有恐懼,放心,充滿著安全感是有關的。假如可以長長活出安全感,把身心挪開就是安全感,那這個作用是非常大的。這本身因為安全感跟快樂、歡喜和愛、跟平安都是一樣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它就是本身宇宙的意識在我們的身心留下一個腳印,你隨時有安全感,你其實是體會到整體,你不需要加上一個頭,什么整體長什么樣子,好像我們小我想去取得,想要體會,其實永遠體會不到。最多,其實,你只是有一片的安全感,一片的寧靜,一片的歡喜、快樂、愛,最多是這樣子。這一片的安全感就是你的背景,你有時能體會,有時體會不到,隨時好像在心中,有時你想捕捉它,其實它已經死掉了,你已經回到個人的層面,你不去想它,反而它就在你的心中。我們講的療愈,重生,就是幫助你從個人的層面,不知不覺轉到整體的層面,講來講去都是同一件事,不知道對于你來說是不是能夠理解。
我還想補充的就是,首先你要把你的狀態穩定下來,達到一個好的老師的境界,他隨時活出一個心境,一個狀態,其實就是一個老師的作用。這個老師不是哪個肉體,也可以說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有這個能力扮演這個角色。首先,讓你睜開眼,看到自己的本性,讓你體會到,其實,有一個體,遠遠比我們這個身體,這個小我,這個身心更大,而且隨時在動,它含著一切,本身就是意識。接下來,你不知不覺,陸陸續續可以隨時定到它,滑回到它,雖然這個小我想把你帶回這個世界,帶回到人制造的處境,但是你不知不覺,透過這個練習,你如果需要滑回去,你就可以滑回去,你不知不覺地滑回去,你最輕松,不費力地滑回去,這就是一個老師可以發揮的作用。最好的老師就是大自然。
我聽到很多朋友說認為自己見到了,其實接下來他不需要練習,不需要在做的層面著手,就是完全認同,確實是這樣子,不是靠做,是靠在,這個在不是原本二元對立的在。從我過去的觀察,這個世界的密度太重,吸引力太大,而我們一個人就是領悟很深,他隨時也就滑回到人間了,而且滑回到,如果自己不懂得修行,隨時做點練習,最可惜的是,行為會變得非常奇怪,對樣樣都不適應了,都很偏激,有一種反彈,有一種看不起,好像沒法和別人和諧,傲慢的態度出來了,這是我普遍看到了。你最多只是睜開了一眼,看了一眼,還需要點點滴滴去磨練,才能慢慢從個人的層面轉到整體,全面的層面,所以,這一點,用最誠懇的心與大家分享。
講簡單,這條路非常簡單,不費力也沒有選擇,但一不小心,也會變成非常難的。懂得了這些,大家就團圓,輕輕松松地,該練習就練習,透過練習,你的體悟會越來越深,越來越廣,這樣子就好了,也不要反彈、拒絕,感覺自己不需要或者有其他的看法,就讓別人在這個方面辯論,讓別人去辯論哪個老是好,哪個老師不好,哪些方法比較有效,其實這些辯論,你會不會去化時間,浪費時間著手這個層面。好,那就這個樣子,今天快快樂樂的,隨時慶祝,不要忘記。
【晚】
~找一個姿勢,可以躺著,比較舒服,我們一起觀想海灘,讓海浪的水進來,海浪的水碰到我們的腳,退下去,一進一出,好像呼吸一樣。一口呼吸進來出去,完全和海打成一片,什么事都沒有。用力呼吸也好,輕松呼吸也好,完全一樣的。聽著海浪的聲音,完全放松。帶到過去的某處,一想就是放松。
【結束】
感恩今天,感恩自己,又完成了一天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