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生活片段,感受人生

第九十四節“心向前行”共修(十三)

【20240730】

~《時間的陷阱》第三十二章練習——見證每一個習氣再加上否定

我們不知不覺一再重復過去的習慣,或模式,卻一點都意識不到,還以為它是一個新的變化或新的觀念,其實都是重復、再重復。一個人假如可以從早一睜眼就不斷觀察自己,他自然變成一個見證者。從早到晚,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動念,不需要帶著批評或批判,不需要隨時指證自己是對還是錯,輕松地只是觀察,知道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動作,都跟真正的自己,跟一體不相關。這時候,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是這個,不是這個。眼前觀察到的任何東西,其實都跟自己不相關,都跟真正的自己不相關,樣樣都可以放過,眼前任何現象,再好的事,再不好的事,任何感受,都沒有任何期待。任何念頭、動作,最多代表小我,代表小我活出來的限制和制約,而其實真正的自己從來沒有動過,不知不覺一個人就進入這個非時間的永恒,發現一天很容易過。從早到晚,即使沒有念頭,身體還是會完成它這一生帶來的一些任務,像是早上起來刷牙,上洗手間,洗澡,吃飯,搭捷運,到辦公室,和同事們講話,辦事,中午休息,下午再繼續處理事情,晚上回家坐捷運,走路,回到家,吃晚餐,休息,睡覺,一整天即使沒有念頭,這身心還是可以運作,而且運作得相當好,沒有什么煩惱,這樣一來,自然發現,非時間的永恒,其實是我們的本質,從來沒有離開過,一個人清楚做一個見證者,自然會發現,這個身心要完成的,還是會完成。沒有念頭,它還是可以運作,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就不知不覺想安靜下來,寧靜下來,自然想擁抱沉默,和周邊的人相處,話也自然變少了,別人從事什么嗜好或娛樂,和自己也不相關,就好像自己的價值觀突然改變了。

~《時間的陷阱》第三十三章練習——呼吸的見證

輕輕松松做一個見證者,我們自然會發現,念頭減少,而念頭和念頭之間的空當也會拉長。這種空當,也就是非時間永恒的體會。一個人會發現,沒有念頭,好像也沒有時間好談。念頭停下來,不知不覺中,自然可以觀察到很微細的動態,例如呼吸,而到最后,人好像就跟呼吸合并在一起,吸氣,吐氣都知道,很平靜地好像看著呼吸,體會到呼吸,跟呼吸分不開,而隨時停留在呼吸和呼吸當中的空當,這本身也就是非時間的永恒。一個人自然發現,全部慢下來,時間跟著慢下來,甚至好像沒有時間的觀念,也沒有一個誰在做的觀念。雖然沒有念頭,但好像樣樣還是可以運作,可以辦事,可以吃飯,可以睡覺,可以講話,但是自然的,沒有誰在做。你會發現,一切是顛倒的。我們之前有許多練習,好像想透過練習來達到一種非時間的狀態,但你到這里,會發現,只是一個心態的轉變,一個人突然體會到,非時間是最主要、最普遍、輕松不費力的狀態,只要不斷地領悟到這一點,自然會發現,所有的練習好像都不重要,最多只是提醒,自己有這個最普遍的狀態,但沒有一個練習是關鍵。假如領悟到這些,全部練習也就變成是多余的。只因為我們沒有信心可以醒過來,才會要做那么多的練習,包括做什么呼吸的見證,假如有信心,老早就醒過來了,而自然會發現,眼前看到的一切,包括呼吸,都是個幻覺,或像個幻影,重疊在我們的真實上。我們最多是讓它來,讓它走,而沒有哪一個可以沾到真實的自己。我才會說,醒覺,比我們想象的更簡單。是因為我們認為需要做,才需要那么多練習,而且還是各式各樣的練習,走那么多冤枉路,最后最多也只是回到生命的原點。

~一個人,懂得前面所講的,就可以把樣樣都當作工具,連呼吸都當作工具,呼吸法門,觀息,最多就是這樣子,不光懂得觀察呼吸,而且還守住最后,呼吸中間有個空當,尤其是從吸氣到吐氣的空當也好,吐氣快要停下來那個空當也好,你會發現,你自然地進入一個無思,沒有念頭的狀態。你曉得一個人沒有念頭,他也沒有時間的觀念,其實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就達到一個永恒。不知不覺用這種方法停留,無時間的永恒,就是大我的觀念。隨時觀察呼吸,不知不覺,就能達到一個很輕松的大我的狀態,大我本身就是神圣的空間。這樣,一個人做事,不光可以做,還可以做得更好,是最有效率的狀態,讓心流帶著你走。

~……就是我們的信心不夠,信仰不夠,所以才需要這么多的練習……還是可以做這些練習,只能享受,只能慶祝,只能肯定,只能鼓勵,只能擁抱……

【20240731】

~《時間的陷阱》第三十四章練習——參,沒有答案的答案

見證,最多也只是輕輕松松不費力的觀察,觀察這個我所帶來的念頭、行為和動作,以及周邊由這個我投射出來的一切現象。這種觀察,本身站在一個更大的架構,看著這個世界,讓我們能最有效率地踩剎車。同時,讓我們提醒自己,不要完全投入在一個狹窄的框架,而忽略了意識絕對的部分。一個人,不斷去做見證者,當偶爾還是會發現有念頭來,打破這個見證,自然開始去描述,去形容,去解釋,那這時候就用參:為誰,還有這個念頭?誰,還在做分別?誰,還想形容,想描述,想歸納,想解釋?為誰,有這些情緒,有這些感受?當然,答案不斷地是我,那么這個我,又是誰?參下來,我們自然發現,“我是誰?”這類問題是沒有答案的,而且怎么找都找不到答案,假如還有一個來源可談,那還是這個我,假如還有一個結果可談,一樣是這個我。這個我,是一個走不出來的回圈,這個我,是全部存有,一切念頭,所有頭腦產物的來源,然而,這個我,卻是一個走不出來的回圈。這個我,是怎么來的?其實,是沒有答案的。透過這個很簡單的方法,貼著這個我,并不會讓我們抵達某個地方,因為根本沒有地方讓我們到,我們最多是體會,這個我,和真實是兩個不同的意識軌道。這兩個軌道,是不相關的,一個是局限,一個是無限,這樣子我們自然是發現,哦,有一個無限大,而我隨時把它忽略掉的。這時候,一個人就能輕輕松松做“我——我”的靜坐,“So——Ham”,或“我——在”的靜坐,而這靜坐最多只是提醒自己:這個我,和大我其實不相關,而大我,或真實也就浮現出來。這靜坐,也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我跟這個宇宙,跟無限大的意識,其實從來沒有分手過,除了這個無限大的意識,什么都不存在,沒有這個我,也沒有那個你,好像來不及有這樣的空間,這個宇宙,這個無限大的意識,本身就是圓滿的,每個角落都塞得滿滿的,沒有一個空間給這個我,給那個你,或那個他。也就這樣子,不斷練習,透過大我,隨時提醒,這個我不存在,這個我帶來的全部世界的觀念,分別的心,全部都是妄想,站在大我,沒有時間的觀念,也沒有這個我,沒有妄想好談。這樣子,一個人就自然寧靜。

~我用這一章,把前面所講的做一個匯總,做一個整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見證者,本身也是一個臣服的觀念,不斷地練習,就自然走到參,最多浮出來一個“我是誰”的觀念。……宇宙的我,看著小我……有一個整體,在看著一切,“我——在”就是一個提醒……

可能你還會問,那為什么還需要做這些練習,既然一個人都懂了,為什么還要繼續做?答案就是,我們把最終我們已經見到的,悟到的,你可能活出來的層面,比如你一定是生活化約、簡化,簡化到一個地步,幾乎是舍離的觀念,而點點滴滴,怎么用飲食,用呼吸,休息,靜坐,各種練習,運動完全符合你的領悟,最終一定是這樣子,那我們干脆把最終可能得到的結果,干脆帶到前面吧,所以,你就規規矩矩地做習氣的改變哪,一天下來,隨時建立新的好的習慣,樣樣都可以改,跟著念頭改,把極簡主義,或者生命減法式,把生命活出來,最終帶到最前面,我想這一點大家是不是已經注意到了,其實全部生命系列所帶出的最多就是這樣子,把最終可能的境界的行為帶到最前面。

我們把一個正向的友善的中立心,帶到觀想,帶到見證。見證本來是中立的,我們加一個友善的中立心,好像你最終帶到人間的是什么,就是——真善美,一個大愛的平臺,就是站在絕對的層面,同時看到人間,相對的層面。你的平臺已經移動了……

~《時間的陷阱》這本書,我認為,尤其在這個階段可以多接觸,里面有些觀念最需要,比如什么叫做時間?時間對我們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假如一個人沒辦法進入無時間的永恒的狀態,想解脫,難度非常高……沒有時間的觀念,我們對空間的解釋完全是不一樣的。空間加上時間才有意義,假如沒有時間,空間沒有任何意義可談的……很多的野獸,是隨時活在瞬間,每個瞬間都不同,前面后面都連不起來,只有透過時間,才變成一個完整的劇本……

~《時間的陷阱》第三十五章練習——在非時間還需要臣服與參

一般人,往往不是徹底回到非時間的永恒,而是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自然會發現,念頭還是斷不了,有時候還是會起伏,這時候,還是要不斷地臣服,不斷地參,不斷地把自己交給絕對。隨時提醒自己,“有念頭的人,是誰?”這樣子,一路走下去,會發現非時間的狀態自然會浮出來,而浮出來的時間會越來越久,甚至,有一天,變成全部。這時候,才可以徹底體會到,時間最多只是一個工具,我們透過時間,可以妥當地安排,妥當地進行工作,而用完了,也可以輕輕松松把時間挪開。這樣一來,一個人,再也不會被時間困住。這時候,假如還有一個非時間,或解脫的觀念,還需要不斷地參:還有一個非時間的觀念,有一個解脫的觀念的人,是誰?答案最多是:我啊,當然是我,是這個我,認為還有一個非時間的觀念好談,是這個我,認為還有一個解脫的狀態好分享,那這個我,又是誰?

當然,有少數,再少數的人,可以在很年輕的時候,突然跳到非時間的永恒,就再也不離開了,對這些少數的人,這種轉化,不光是突然,而且是徹底的。他們自然體會到,全部的練習,包括我用這么多篇幅所講的,都是多余,不光是沒有練習可做,而且全部的練習,反而額外帶來不需要的難度。本來醒覺,非時間的永恒就是不費力,就是最根本的狀態,哪里需要我們用參,或用其他的功夫來找,但盡管如此,我還是建議,假如你不是這少之又少的幾位,那么還是要很謙虛,很誠懇,采用這本書,和其它作品帶出來的練習,早晚自然會發現,這一生會截然不同!

~我們即使理論上懂了,雖然覺得領悟到非常透徹,但是下個瞬間,還是要回到這個世界。回到這個人間,頭腦還是會動,還是會有念頭,有這個念頭,你還是會有煩惱。所以,人就要加倍的謙虛,謙虛再謙虛,要承認雖然懂,但是活不出來,我們法身可能稍微點到了,但是其他的層面,寶身或化身活不出來,因為我們沒有把這個幾面一體跟著一起轉變,最多轉變了思考的范圍,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碰到問題,碰到困難、挑戰,我們還是會被調動,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處境,這就是我們之所以重復,多年前的練習帶回來,用現在的程度去體會,都在把可以建立的基礎,為了培養神圣空間的基礎盡量早點把它培養起來,建立起來。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假如不這樣做,碰到問題,還是隨時回來折磨你我,我們還是要規規矩矩地用靜坐,用……從兩個方向,水平和垂直,不斷地練習……為什么把中道帶出來?而且中道是一個友善的善意的正向的中立心,既然是中立心,你可以很客觀地看這個世界,無條件地看這個世界,但是,為什么要加一個友善的念頭來接納這個世界,好像一句話“YES”,是,對這個宇宙,宇宙不會犯錯,這樣子聲明,來看下一個瞬間,來接待下一個瞬間,帶著這種正向,正面的態度來看,就是這樣子,人哪,最終領悟到,頓到,帶回到這個世界,充滿著友善的心境,大慈悲,大喜樂,大的平安,大的平靜,不可能不是這樣的,做一個好人,活出圣人的境界,本來就是這樣子,最終一定是這樣子,整個人類的歷史中的大圣人都是活出他們的境界,所以最終都是這樣子。我們練習,把最終的境界帶到最前面,用一個友善的方法面對這個世界,就是感恩、肯定、包容、接納,心靈圣約,用一切的方法來肯定宇宙,肯定周邊,肯定自己,肯定一切,用這些方法帶來一個回轉,帶來一個TIMEOUT,一方面自己做個見證者,另一方面也是把最友善的層面已經帶到人間了,習慣點點滴滴改過來了。即使見證者有時做不到,但是因為有這些練習,練習已經追上來了,跟上來了,透過這些行為的轉變,我們很容易自己搭上自己的火車頭,變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時候是從念頭,它帶著我們走;有時候從行為上完全Match,完全符合,或者重疊,重復,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領悟。

境由心轉88zp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镇平县| 林芝县| 平顺县| 孟州市| 额敏县| 阜平县| 葫芦岛市| 新乡县| 郴州市| 班玛县| 绥棱县| 周宁县| 信丰县| 招远市| 恩平市| 周口市| 平江县| 阳信县| 巫山县| 大关县| 儋州市| 民县| 奈曼旗| 印江| 汉中市| 获嘉县| 三河市| 林口县| 永登县| 萍乡市| 韩城市| 遂川县| 砚山县| 营口市| 青河县| 阿拉善右旗| 商都县| 明水县| 吴川市|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