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了解到的不同的方法指向同一個終點。什么的方法呢?就是通向真實自我之路的方法。
楊博士說的,一部分做“臣服”的功課,就是接受所有一切;一部分做“參”的功課,就是相信我是一體,相信我的內心力量。
心路說的,一部分是直面低層自我,我們就是根源,我們不是受害者;一部分直面高層自我,就是我們內心有力量,快樂和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己手中。
所以,“臣服”就是直面低層自我,“參”就是直面高層自我。
或者說,第一步就是“臣服”,第二步就是“參”。
今天發現的是,這第一步,如果在一個條件的前提下,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這個條件就是如果我們能真正信任更大的力量的話,那么就容易做到“臣服”。為什么呢?因為相信有個更大的力量,相信這個更大的力量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安排在它們需要的地方,相信自己做什么也改變不了什么,那么既然改變不了,何不接受呢?接受所有的來到自己身邊的所有。
而第二步,是相信那個第一步里被我們信任的更大的力量,就是我自己。
再說得詳細一點,第一步,去臣服于所有來到你身邊的事情,臣服于這些事情的發生會引起你的反彈,會不開心,會有情緒,臣服這樣一個事實:外在來的這些事情已經發生了,臣服于內在升起的這些東西。如果你有一個信仰,一個信任,信任你的內在有個更大的力量,那么就帶來一個堅固的基礎,你知道“沒事的”,你就算反彈也沒事,也不會把事情變糟糕的,于是你就更加容易臣服。
然后是第二步,發現那個更大的力量,就是你,就是你自己,就是你的自性,你的佛性,那就是達到了“與天地合一”的狀態吧。
想到這里,LM突然發現,自我里有自性,自性里有自我。這個小我和大我是在一起的。雖然是兩個軌道,一個相對的軌道,一個絕對的軌道。但是在相對的里面能看到絕對,而在絕對里面,你要通過那個相對,才能達到絕對。
所以,講的是兩步:“臣服”和“參”。楊博士也講了,他所說的“臣服”和“參”就是一體兩面,這兩個東西其實是一樣東西,只是在不同的層面。
LM理解的就是,“臣服”是站在小我的層面,需要臣服于這個世界的所有來的東西,但是同時,只有在信任自己心中有個大我的前提下,才能更容易去臣服;同樣,來到大我的這一部分,LM相信小我和大我是合一的,但是還是要通過這個小我,來進行感恩,以平等心待之,只有通過這樣的做,這個合一才能發揮效用。
所以,這才是“臣服”和“參”為什么會成為一體兩面的原因吧!
之前曾經寫過一副對聯:
上聯——簡單,放松,見自我
下聯——感恩,平等,應天地
LM想用今天的兩步來解讀一下,簡單地做事,放松地做事,看見自我(小我)是怎樣的,如果在信任更大的力量下再去做,可能就會容易做到簡單放松只是看見吧;而應天地,和天地合一,如果通過自我(小我)去做感恩的事,去平等地對待人,可能才是應上天地的體現吧!
所以自我和自性就是一體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的是玄妙啊!
LM不禁慨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