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書會,LM又夸夸其談,把最近自己體悟到的,跟著楊老師學習《金剛經》學到的,看心路書看到的,自己生活中碰到事情體悟到的,已經一直以來和楊博士學習到的,全部串了起來,真的覺得人生就是這么一回事。感謝兩位讀書會的伙伴用心傾聽,還給予反饋,讓LM有機會分享這些。
說來也挺有意思的,LM覺得最好的朋友恰恰并不是在自我成長這一部分能夠支持的朋友,她們只是在教師這個職業上和LM有共同的追求的一幫子伙伴們;反而是讀書會的這兩位,幫LM做心路個案的幫助者,還有一位緣分奇特的見面不多但是有機緣的伙伴,才是LM自身成長的見證者和親歷者。
這也很正常,只是LM以為的不是事實罷了,倒是可以接受。接不接受,都是事實,其實也沒有什么不好接受的。
下面說說LM的慷慨激昂,現在還記得當時還是有點兒激動的,于是嘚不嘚地說了好多。
**壹、人這一輩子,要改為人的成長歷程,原因在后面會寫。
第一階段,是通過童年長大成人,面對不可能完美的父母,經歷注定經歷的創傷,給自己建造了很多堵高墻(衛城)。這些高墻,都是在之前自個兒決定要面對,要轉化的部分。
接著是第二階段,成人之后,在成熟之前。(很抱歉,現在LM完全認同,并不是年齡到了就成熟了,而是自己真的成熟才會成熟,幾乎所有的人一輩子都成熟不了,需要千萬輩子。所以前面說的一輩子不準確,應該改為人的成長歷程。)人需要去面對第一階段自己面對不了的所有傷痛,如果逃避的話,這一部分還會反復進行,只有直面,才能慢慢進化到越來越成熟的階段,直到最終“舍衛城”。而且只需要直面就好,就是讓意識之光照亮這些潛藏的角落,不需要做任何事就會轉化。直到最終完全地照亮。
**貳、在第二階段中,人的信心,人的相信,人的心相信什么,就決定了人周圍的世界是怎樣的,就決定了人會過怎樣的生活。
這里不是假裝的,不是以為的,不是大腦認為的,是真真切切的,真誠的,相信。
相信什么,什么就會來到你的周遭世界中。
所以說來很簡單,其實也不簡單。
簡單的是,因為人心決定人周圍所有的一切,所以只要去調整人心就好!“只要你認為你能夠,你便能夠!”
不簡單的是,因為人對自己都不了解,所以常常以為自己的心是這樣的,其實不是,所以要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心,去真誠地看到自己的心,假裝不得。
**叁、人的成長歷程,通常要經過這樣三個階段:(為了說明,會用LittleW和BigW去代表在人世間的Wo和在背后的更大的Wo)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看山是山,因為人的LittleW是物質的,只能看到面前的這個物質的世界,看到相,看到形;
看山不是山,因為人的BigW是精神的,它在起著作用,所以能看到面前這個物質世界,這個相或者說這個形背后的精神,看到更大的力量,更核心的本質,所以這個相和這個形就看不到了,于是就不是山了;
看山還是山,因為人的LittleW和BigW已經合二為一了,所以帶著BigW的LittleW在面對世界時,又看到了山,但是已經和第一階段的山不同了,因為在這個合二為一的LittleBigW看來,可以是山,也可以不是山,說山也是山,說不是山也不是山,所以是不是山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所以又看到山,但不執著于山,能看到山的形,但是同時知曉山的本質。這時候,說是山也行,說不是山也行。
**肆、非我非非我
這就是用語言來表達的難處,只要說出來就不是那個真相了,只要有任何的表述就不是那個真相了,所以才出現這樣的奇怪表達——非我非非我,但是卻能理解。難怪《金剛經》里有著很多類似的語言,不斷地表述,再推翻表述;再表述,再不斷推翻的過程。
這就是在LittleW和BigW合二為一的階段,因為是山,也不是山,所以既是我,又是非我;又可以說,既不是非我,也不是非非我……就是可以這樣不斷地循環下去,最后就是不執著于任何部分,任何相,任何形,于是便如身長雙翼,自由自在……
以上就是LM最近理解的,今天又聽了楊老師講的《金剛經》的倒數第二節語音,就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吧——看起來在說XX的道理,但心已經離開XX了!提醒自己,不著相,好吧,連這句話也是著了相了,那就回到心吧,用心來應。
再補充點推導出來的結論:
**壹——既然都是自己選定的,也是注定的,那么就要生活地開心一些,幸福一些,那些讓自己不舒服,難受的事情都可以放下,放下即過,就是陽光燦爛。
**貳——既然人心決定一切,所以要做的能做的也只能是修心,讓自己的心去在更宏大的圖景中熏洗和滋潤,從心出發。
**叁和**肆——既然偏向哪一方都是一樣的,那么就是可以看得更開闊一些,看到的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無需執著。
幸福人生,篤信具足,真誠問心,修心無相。
過了幾天,又被改成:
享受人生,篤信具足,真誠問心,修心無有。
說“享受”,意指無論是幸福,還是不幸福的,都要享受,享受被認為的幸福,享受被認為的不幸福,反正人生都要過,就享受所有就好;
說“無有”,包括“無”和“有”,因為執著有,是執著,執著無相,亦是執著,故改為“無有”,提醒自己兩方面都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