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生活片段,感受人生

第一百五十三節2025.4.27二元對立其實都是合一的

今天讀書會,和伙伴們開始了新的一本書《非暴力溝通》。

在期間分享時,突然明白和加深了對二元對立的理解。

比如一個人不怎么笑,于是教給他怎么笑,讓他拿一根筷子咬在嘴巴里,讓他笑肌提升,讓他做出笑的模樣。剛開始就是這么刻意。

他于是經常練習,也經常擺出笑的模樣,經過一段時間……

突然他發現,他現在比之前笑的次數真的多了起來,而且不僅僅是笑的模樣,而是真的是由心而發的笑出來,再過段時間……

他發現,不需要刻意去笑了,因為笑成為了他新的習慣,他已經能自然而然地笑出來。

這就是“借假修真”。

本來笑是刻意的,是假的。

但是,假的假的更多地發生……

終于有一天變成了真的。

本來是一個惡性循環,他不愛笑,擔心別人說他不好。結果別人說他“你怎么不笑?”他就更不笑了,于是他總是不笑。

接著,發生了一個插入的事件:假笑。

于是,他開始假笑。結果別人說“你笑起來蠻好看的。”他就越發愛笑了,直到某一天他從心而發地笑了。這個惡性循環就轉化成一個良性循環了。

如果,開始我們執著于這個“假笑”階段,那么不真誠,那么不從心而發,根本不能有這個階段。于是,就斷掉了一條從假笑到真笑的可能性。

這和二元對立的觀念有什么關系呢?請容慢慢道來。

“假笑”——某一對二元對立觀念中的所謂不好的一面,或是不提倡的一面,或不想要的一面。

“真笑”——該對二元對立觀念中的所謂好的一面,或是提倡的一面,或是想要達到的一面。

本來在一個所謂的惡性循環中,如果固執己見,就是不要不好的一面,然后就斷掉了從不好到好的轉化的可能性。(也許有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以再研究討論。)

如果沒有固執,抱著開放的態度,引入不好的一面,然后從不好的一面慢慢轉化成好的一面,那么就變成了良性循環。

這是不是就是最近讀的心路書中所說,惡的能量與高層自我的能量其實是同一個源頭,同一股能量。書中的原話是說:惡的表現形式與純粹的意識和能量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只是改變了它的特征。那一部分的名字就是和扭曲的能量和意識——惡。

危機中的危和機也是一樣,我們常常不要危,只要機,但是當我們拒絕危的時候,就斷掉了把危轉成機的眾多可能性。

精神和物質也是一樣,過去追求精神的我們常常視物質為糞土,但是當我們拒絕物質的時候,也就斷掉了讓物質為精神服務,或者把物質轉化為精神的眾多可能性。

只是有一個提醒,將那個不好的方面引入之后,使用之后,然后發展到好的方面,或者說轉化為好的方面,就可以讓不好的走掉了,不需要依賴它。

比如,物質的部分引入之后,為精神服務,轉化為精神,物質的自然就不存在了。

再比如,通過引入假笑,為真笑服務,當可以從心而發地真笑時,假笑就不存在了。

之所以,我們之前不要不好的一面,是因為我們以為我們會依賴不好的一面,永遠會抓著不放。

比如,AI的部分引入之后,為人類服務,當它作為一個工具,讓人類意識到人類真正的價值在哪里之后,AI就只會用在適合它的位置,就不會用它來讓人類的能力越來越倒退,甚至代替人類。

我們之前抵制AI,就是因為我們以為我們會依賴AI,會讓人類更加退步。當然這種情況會在人類中的一部分存在的,但是一定有人不被AI綁住,不依賴它,而能夠仍然發展出生而為人的價值的。

這樣說來,以前常常抵制不好的東西,還需要抵制嗎?還是善用這一部分,發展或轉化,讓它為我們所用,隨后它就因完成了使命而退出舞臺,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任何的東西來作為我們的工具,去達到真正的目的,去走向真實的人生。

再拓展開去,談談LittleWo和BigWo的二元對立。

之前說不要陷入LittleWo的習性,因為LittleWo讓我們陷在人世間,把人世間的所有都當作真實(其實只是幻相而已),所以我們總是自責,埋怨,憤恨,想要丟棄LittleWo,想要無相而行。

那么,能不能也是把LittleWo當作一個工具呢,通向BigWo的工具。LittleWo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認清它只是個幻相,認清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幻相,都是無常。認清楚就好了,就不依賴LittleWo了,它在就在,不在就不在,都可,因為我們已經不依賴它了,我們已經成為BigWo了。

這樣說來,人世間的所有一切,我們碰到的所有所有東西,說到底,都沒有什么好與壞,都只是某一個面向而已,也都只是通向永恒,通向真實的路上的各種無常的變化而已,那還執著什么呢?再執著也沒有什么意義呢!

最后,還是那一點,我們本就是BigWo,只是因為沒有發展成熟,我們要走這一條陷入LittleWo的路。開始,我們把LittleWo太當真;現在,我們知道LittleWo只是個過程;所以,所有一切不用當真,即使是“無相行”,即使是“守呼吸”,即使是“如是觀”……

除了接受還是接受,除了臣服還是臣服,就是歡迎一切,接納一切,肯定一切!

那么還有什么可“恐懼”的呢?還有什么要“任性”地非怎樣不可的呢?

一切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無常,所以都是平等的。

既然都平等,那么還有什么可“驕傲”的呢?

“恐懼”,“任性”和“驕傲”都是彰顯自我的獨特性。

既然都不需要了,那么還需要彰顯“自我”嗎?

只是不需要罷了。

當然“自我”可能仍然在。只是在就在,不在就不在,都沒有關系,因為“自我”已經融入到大背景之中,或者說“自我”本來就在大背景中,就在合一當中。

也是心路的書中寫道:“如果你僅僅認同自我,你就在自我的結構中制造出一種緊張關系,這等于聲稱:‘唯有我的世界是重要的。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切,因此我不能放棄自我,否則我就不存在了。’”

就是說過去,我們僅僅認同自我,認為自我就是一切,所以緊緊抓住自我不放,要讓自己舒適,要讓自己感覺好,不可以讓自己痛苦,不可以讓自己覺得不安全,所以要去找一個基準,要去找一個依賴,要去找一個權威,并且為了讓權威對自己好(因為這樣自己就會舒服)而不惜把自己的完整性丟棄,讓自己成為權威眼中的好,這就是我們不成熟時的狀況,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道路。

但是,現在我們自己要走向成熟,我們發現,其實痛苦沒關系,不安全沒關系,沒有依靠也沒有關系,會有各種身體反應,會有各種情緒,會有各種念頭,都沒有關系,有就有,不會死掉。但是在不成熟時,又恰恰是我們幼年時,有這些東西我們真的認為我們會死掉。(但其實可能也不會死掉,可能因為我們對自己認識不夠,所以認為會死掉。)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死死地抓住我們以為的稻草不放,從而把自己成長成了不完整的人。

所以,我們把自己活成不完整,把自己活成驕傲、任性和恐懼,只為維持自己不成熟時形成的習性,習慣帶上的面具,不愿意再把面具丟棄,不愿意把習性放棄。

而事實上,自我可以放棄,我始終存在,我就在那里,永遠是自我背后那個大背景。

我本就在合一中,只是我不相信,我不認為,我不知道,我還守著不成熟時形成的習性,我還守著這個小小的“自我”不肯放棄。

我非要繼續創造出二元對立,非要繼續分隔出來,非要繼續彰顯出我的個體和獨立,非要繼續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我來,非要抓住“自我”不放……從此依然很多傷害,很多起伏,很多反彈(因為自我是不完整的,是片面的,只是某幾個角度)……

其實,只要放下自我就好!

然后只是相信,相信什么?相信我本來就是一體,最終我們就會從感受上回到一體!(本來我們就在一體中,沒有任何動作,不需要任何作為。)

從此,沒有任何是不可以的!沒有任何是能讓自己頭疼的,除非我們想要這樣,想要頭疼(很容易就回到過去的習性中,立刻就會有頭疼)!沒有任何不是喜悅的,也許說平和更加貼切!其實就是沒有煩惱,沒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就會喜悅,或者平和。或者用楊博士說的“不合理的快樂”。

境由心轉88zp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黄梅县| 施秉县| 海口市| 开化县| 墨江| 赤水市| 临江市| 达州市| 本溪| 泰宁县| 鹤峰县| 五峰| 花莲县| 崇义县| 仲巴县| 长兴县| 康定县| 蓝山县| 新化县| 汝阳县| 梅州市| 肃南| 苏尼特右旗| 浙江省| 逊克县| 吉林省| 名山县| 伊春市| 军事| 兴隆县| 绥宁县| 木里| 花垣县| 建德市| 华安县| 洛阳市| 南安市| 靖宇县| 晋城|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