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舉目四眺,首先看到王妃臉色慘白地坐在椅子上,雙目緊閉,像是受了什么刺激。
劉十七雙眼淚紅地跪在王妃身邊,此時正用手順撫著王妃起伏劇烈地胸口。
身著官袍的劉七,頭頂的帽檐已經歪了,這會兒他正滿頭大汗,形象狼狽地手抓一只豬籠,站在護城河邊上。僅有的獨臂,五根手指都已出了血。
而他手中的豬籠內,居然還關著一個蓬頭垢面,淚眼婆娑的女人。
“劉三呢?”西南王問完話的瞬間,已然看到了不遠處僵持不下的人群。
劉三跪在地上,被劉戎用長劍抵著脖子。
而劉戎則被更多人用刀架住后頸,居然連動都不能動了。
此時場內唯一還能自由活動的,就只有劉二?
西南王頓時虎目圓睜,暴喝一聲,“劉二,你這是兵變嗎?”
劉二驚得一震,僅用一條腿,蹦蹦跳跳地來到西南王面前,又踉踉蹌蹌地跪下去道:“孩兒不敢。劉三今日在此處公審犯人,剛才場面有些失控,孩兒也是為了維持秩序,才出此下策。”
“審什么犯人?我才出城一天,怎么就搞成這種樣子?”西南王環顧四周,“莊賢呢?莊賢跑到哪里去了?”
劉二當即回稟:“莊先生今日旬休。”
西南王立刻咒罵起來,“什么時候不休?偏挑我出城這日休息!兵營搞成這個樣子,也不來看看!”
他話音未落,莊賢已急急忙忙地從人群中竄出來,對西南王拱手作揖,“區區也是剛剛才得到的消息,來遲一步,望我王贖罪。”
他一邊顧著說話,一邊用他的狐貍眼四處搜尋劉戎的身影,結果看到自己的長劍正握在劉戎的手中,這會兒還抵在劉三的脖子上,驟時眉毛一抽,眼皮子直抖。
西南王大喝道:“都給我把刀放下!”
他這一聲命令,在場的士兵居然無人敢不聽,很快周圍的所有兵卒,都紛紛放下抵在他人脖子上的武器。
場面終于徹底得到控制,逐漸平息下來。
劉戎知道若自己不放,一準完蛋;若是放了,也是完蛋;索性在大家都開始放刀的時候,率先出聲,對西南王大喊:“爹,你回來得正好!四十六姨太懷孕了,他們要淹死她呢!七哥剛才在救她,稍微再晚一步,他們娘倆都已變水鬼了!”
“什么?!”西南王聞言大驚,瞪圓虎目看向劉七。這才發現他抓著的豬籠內,此刻關著的,居然是自己平日里,最為寵幸的愛妾。
“這是怎么回事?!”西南王大怒不已,攤手看向椅子內滿臉煞白的王妃。
王妃不得已,只好又重新起身,拄著龍頭拐杖,由劉十七扶著,來到西南王面前,微微彎膝,朝他行禮,“是老身的錯,原本想等王爺回來再審的。”
西南王不解道:“懷孕了不是好事嗎?怎么搞成這個樣子?而且這是家事,怎么會鬧來軍營里頭?”
他此話一出,劉十七又哭了,委屈不已地用帕子捂住臉,“父王,女兒以后不用嫁人了。”
西南王一看劉十七哭得死去活來,更加弄不清狀況了。
劉三趁機掙脫鉗制,跑到西南王面前,跪下去說:
“父王,恐怕你是白高興一場了,這淫婦肚子里的娃,不是你的!”
他話才剛說出口,劉七立刻放開豬籠,單臂指著他就吼:
“你說不是就不是啦?!審之前,你已叫人把我十三姨的舌頭割去,現在自然是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咯!”
聞言,西南王大駭,看向豬籠內,早已哭成淚人的四十六太太,攤手問她,“三兒所說,可否屬實?”
四十六太太這會兒只是不停搖頭,頭發亂糟糟的在空中飛舞,像個瘋子,她開口的聲音,除了嗚咽,就是“嗯嗯啊啊”之聲,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來。
西南王根本就不愿相信。他這會兒才剛剛在老來得子的喜悅之中,還沒緩過勁來呢,又被兒子說,自己給人帶了綠帽子,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說的,若是事實,自己豈不是丟臉丟大發了?一點面子都沒有,他自然是不愿接受的,于是便指著跪在面前的劉三大發脾氣。
“你把你四十六姨娘弄成這樣,你可有證據?拿來我看!”
劉三旋即對西南王抱拳作揖,“有書信為證!”揚手便叫人將書信拿來。
結果西南王剛把書信拿到手,還沒來得及細看,劉戎已“噗通”一聲,跪倒在西南王面前,大眼睛誠懇無比地望向他道:
“爹啊,這種書信,信不得的。以前我在云南的時候,隨便在菜市口找個幫人寫信的,就可以用紙蒙著描抄,筆跡啊,字體啊,全都學得一模一樣,怎么可以拿來當證據?”
西南王覺得她說得有理,又轉而看向劉三,“那你還有什么可供程堂的罪證?”
劉三道:“還有私通的姘夫,也一并抓來了。”說完,用手指著靠在史隘乾懷里,已被人打得半死的謝瑜。
“帶過來!”西南王一聲令下,很快就有兩個士兵,架住謝瑜的腋窩,將他拖拽到西南王面前跪下。
西南王看他的臉已經被人打成了豬頭,根本瞧不出原先的模樣,便出聲詢問他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往在哪里供職?”
謝瑜無力地跪在劉戎和劉三之間。
他左側的劉三,此刻伏在地上,一雙眼睛暗地里賊溜溜地斜瞥著謝瑜,喉結緊張地上下滾動著。
跪在他右邊的劉戎,目前也很緊張,生怕謝瑜又不按牌理出牌,說出什么不可挽回的話。
謝瑜隔了好半天才開口,發出的嗓音,極為沙啞,說出來的頭一句話就是:“在下是被冤枉的……寧死不服!”
他此話一出,劉戎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穩穩落了地。與此同時,她驟然間沖上前去,一把抱住西南王的大腿,僅用須臾,就哭得肝腸寸斷。
“爹啊——!你要為孩兒做主啊!孩兒有冤屈!要伸冤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