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結束,一中開始給考生減壓。
六月初,公示高考座位表,孟寅因為學籍原因,考位在三中。
下了課,許之一陪她去了趟三中找考位。
時隔一年再回到三中,感覺很奇妙。
沒有一年之前的逃離感和抗拒,也沒有厭惡,孟寅只覺得平靜。
不美好的記憶不會改變,亦不會消失,但它會被替代,被治愈。
孟寅和許之一穿著一中的校服,沿著林蔭道往教學樓走。
有個女孩抱著書迎面走來,神色郁郁寂寥,不確定地喊了聲孟寅。
陸梓叫她的時候,她也看到了陸梓。
當初被孤立的三個人中,其中一個就是陸梓,原因是某段時間因藥物激素導致極速肥胖。
孟寅見過她偷偷埋在校服袖口里哭,見過她躲避人群之后的松一口氣,見過她的課桌被人隨意亂翻,也見過她忘記帶姨媽巾不敢向別人借的窘迫……
孟寅淺笑著揮手跟陸梓打招呼,抿了抿嘴,說:“要畢業了?!?/p>
因為曾站在同一立場和角度,有些話題不必額外言明,只一句問候,就能知曉答案。
在陸梓的印象里,孟寅會笑,只是下意識里的淺笑,而不是像她剛才撞見那樣,聽著身旁穿著同樣校服的男生說了什么,整個神態都上揚,表情都鮮活。
“是啊,要畢業了?!标戣黠@露一抹解脫,看到孟寅身上的校服,又問:“你轉去一中了?”
孟寅“嗯”了聲。
高三開學,她得知的第一個消息是孟寅轉學了。
因為不知道孟寅突然轉學的緣由是什么,她總會鉆牛角尖,良知一直在提醒著她,孟寅最后會轉學,是因為在她孤立無援的時候,自己的懦弱無力沒讓她上前去幫一幫她,她像個鴕鳥一樣看著,想伸手卻伸不出手。她沒能夠像孟寅一樣,在別人遭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伸手拉上一把。
這件事根刺一樣,一直梗在陸梓心頭上。
陸梓聽聞過一中別具匠心的教學態度和教學風格,看到現在的孟寅,陸梓知道她在一中過得很好。
想了想,陸梓還是問了孟寅為什么突然轉學了。
“不是突然轉學的,是蓄謀已久的?!泵弦噶酥冈S之一,說得坦蕩,“因為實在想在高三跟他并肩戰斗。”
話聲中藏匿不住綻放的盛夏。
陸梓恍然,梗在心頭的刺突然消弭。
倆個人又聊了幾句,分開前,孟寅喊住陸梓,說:“高考加油?!?/p>
陸梓笑了,比初夏的微風還溫柔。
“高考加油。”
許之一猜到了陸梓就是孟寅曾經提到過的三個人之一,但沒有去問。
他們很快找到了孟寅的考場和教室,出了教學樓,許之一和孟寅還是在三中逛了一逛,孟寅說了些曾經三中的小事。
盡管在三中呆了兩年,但孟寅對三中算不上熟悉,他們在林蔭小道迷失了方向,最后還是許之一帶著孟寅走出來。
“不記得三中的路沒關系,記得在一中的故事就夠了?!?/p>
走出三中校門,許之一說。
他們沒有回頭。
A市高考共進行3天,前兩天分別為語文、數學、理綜/文綜、英語,最后一天為考取重本的自選模塊。
交通讓道考生,交警守護道路,車鳴又靜流。
準考證,黑色水筆,2B鉛筆,橡皮,一切準備就緒。
風扇和空調作響,紙頁與碳墨摩擦,時鐘滴答轉動,他們慨然以赴同一個的戰場。
于18歲之際。
許之一是數學場第一個出考場的。
他穿著一中夏季校服,手里拿著一個筆袋,不急不緩地走出考場大門。
未來得及涌入人群,他被幾家記者罩在了鏡頭前。
鏡頭里的許之一干凈又卓然,愜意也松弛。
女記者問:“同學你好,我看你是第一個出考場,現在是什么心情?”
許之一:“去車上等朋友出來一起回家的心情?!?/p>
男記者接著問:“同學你覺得今年數學整體難度如何?”
A市高考數學卷與隔壁省并列全國變態辣級別。
許之一眉頭微擰,忽而唇角又微揚,回答:“一中高三(2)班的平均水平。”
男記者:“……”我怎么知道一中高三(2)班的平均水平是怎么樣的?
另一女記者抓住最后機會:“同學,高考過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揚起的笑意壓也壓不住,許之一靠近鏡頭,說:“跟喜歡的人去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