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黃芝到小鎮的那天晚上辦的,很簡陋,沒有想象中的鑼鼓喧囂,也沒有滿座賓朋,甚至比那個年代多數人家的婚禮都要差,就在老富面店里張羅的,小鎮里的人都來了,但是個個都是留下裝著一毛兩毛的紅包封就離開了,老富憨憨地應付著來來往往的人,黃芝看著突然覺得很安穩。
晚上幾個人圍在小店的一張桌子前,每人面前擺了一碗面,紅燒牛肉的,面上很厚的一層油,只是老富碗里的面上只飄著幾片萵筍葉子,和自己家人碗里堆的幾塊牛肉比起來很寒磣。父母不計較,黃芝也就無心計較。
父母親第二天就回去了。
黃芝送他們出去的時候,發覺他倆的眼睛都是紅紅的有點腫。
到了小鎮后,黃芝的身體一直不好,沒法做大的體力活,也沒法到老富小面店去幫忙,老富也舍不得讓黃芝去干活。
只是這倒讓黃芝遂了心愿,她翻出自己的書,每天寫寫字看看書試試女紅,倒也清閑,只是身體不好的她連做這樣的事情也不能太久,過不了一會就要到床上躺一會。
到老富家的第三年,黃芝終于有喜了,這讓老富開心起來,每天忙里忙外的他頭上的花白頭發都好像少了。每天從外面回來總忘不了給黃芝帶點當時的稀罕玩意,不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鯽魚就是一封甜甜蜜蜜的酥餅,當然每天那碗牛肉面是少不了的,厚厚的一層油上面堆著幾塊大大的牛肉。
黃芝的身體在生產后更加不好了。只有在每次看到老富很認真地伺弄著小桂花的樣子才會從嘴角浮出一絲笑容。
孩子叫桂花,是因為黃芝當年的那個夢,夢里有云朵般的桂花也有沁人的桂花香。
孩子叫桂花,是因為青石巷子里彌漫的桂花香,巷子深處有一棵百年的桂花樹。
躺在床上,黃芝想了很多。
她想下床好好抱抱孩子,她怕孩子忘記母親身上的味道;
她想教孩子學習自己箱子里那些線裝書,她怕孩子忘記母親的聲音;
她想抱著孩子去次老家,看看孩子的外公外婆,她怕孩子忘記血液流淌的溫度;
她想親自帶孩子做做女紅放放風箏,躺得久了就格外想念自由的感覺,她要把自己的形象深深地烙刻在孩子的心里。
只是,黃芝最終沒有等到那一天。
那天晚上老富很晚才從面店回來,端著的那碗牛肉面給黃芝又多了兩塊肉,走在巷子的青石板上,老富幸福得有點飄飄然。
他輕輕地推開里屋的門,黃芝和懷里的桂花在床上睡得很熟,桌上的油燈映照在兩個人的臉上有種圣潔的光。
幸福的老富把面碗放在桌上,輕聲叫了一聲妻子,又情不自禁地伸手摸摸了妻子的臉,只是黃芝好像并沒有感覺。
老富很快發現了不對,妻子睡得太熟了。
她已經沒有了體溫。
老富又一次失去了妻子。
桂花第一次失去了親生母親,也是最后一次。只是當時的她還不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