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下車跟著陳念安,聽說要去陌生人家里吃飯,還是有些緊張,想著想著,不自覺便抓住了陳念安寬大外套的一角。她似乎忘了,這也是個認識不到一天的陌生人,可能是有了修車師傅和陌生環境的對比,讓她恍惚地認為他是個可以依靠的人。
三人來到后門,小楊師傅打開一扇小木門,眼前的景象令二人眼前一亮,眼前是個四方形院子,中間一條筆直的小路,通向對面的磚房,兩邊有院墻圍住,院墻頂部還插著些玻璃片,看起來有些年頭。
院子里種滿了蔬菜瓜果,還有不少花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院子的一角還有個小木屋,有幾只雞被圈養在里面,悠閑的散著步。
“這些菜都是我爺爺愛種的,我回來就繼續打理,平常吃的蔬菜,基本自家管夠了。你們一會先在堂屋休息一會,我去廚房做飯。”
“伊一,我們在這吃個飯,晚上在前面的鎮子住一晚。明早再出發”陳念安回過頭來對伊一說。
伊一點點頭,笑著說:“好啊!”
晚飯端上桌,冒著熱氣,很家常的菜,許是三人都餓了,聞著格外地香。
美食總能讓人心情放松,三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邊吃邊聊。
“我還不知道你名字呢,大哥怎么稱呼?還有你的妹妹。”
伊一聽到“妹妹“,頓時想到了什么,許是陳念安這么介紹她的,不由得心里一暖,“我叫伊一,我哥叫陳念安。”
“啊,你們不是親兄妹啊?”
“我們的父母是二婚家庭。”陳念安有點越描越黑的意味。
“那你們父母呢,就你們倆出來玩啊,還是探親什么的?”
“死了。”
陳念安的這兩個字,讓小楊師傅吃了一驚,也讓伊一稍稍吃驚,她明白陳念安是在信口胡說,但是把她的媽媽說“死了”,心里還是有點不自在。
“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故意要問的。”小楊師傅趕緊道歉。
“沒事,小楊師傅,我們還沒謝謝你請我們吃飯呢!”伊一接過話茬,她知道陳念安話少,又或許不太愛說話。
“都是沒爹媽的孩子啊。不過,我有爺爺,也不遺憾。”
“我姥姥姥爺也好,小楊師傅,你會一直住在這里想念爺爺嗎?”伊一對小楊師傅的故事,挺感興趣的,一直忍不住問。
“也不會一直吧,我給自己五年時間,休息也好,陪爺爺也罷,明年過了剛好五年,我就回到城里繼續原來的工作。我是學水利工程的,回我原來的研究院繼續工作。”
“哦,那你好厲害啊。”伊一投去贊許的目光。
“你花五年時間,一個人住在這里,就是為了懷念爺爺?”
“嗯,爺爺剛走的時候我很消沉,好不容易等到一切都好了,哎,都說人世間最大的遺憾,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知道,別人都覺得我爺爺年紀大了,走了也是白喜事。可只有我自己知道,難過就是難過,我如果不能直面悲傷,再放下,我沒辦法向前走。”
“任何悲傷都可以用停下自愈嗎?”陳念安在心里問自己一句,如果真是這樣,那他是不是也會好起來呢?
和小楊師傅不一樣的是,他沒有悲傷,只有憎恨,而這恨來自哪里呢,是最親的人嗎,還是那不相干的人?他的這次出發,到底有沒有意義。他又何嘗不是,因為這份恨意,止步不前呢?
監獄里經常有人勸他,表現好一些,爭取提前出去的機會,他還年輕。可是,他根本不想著出去,出去也是沒有關心他的人,也沒有他牽掛的人,他唯一的念想竟是,他想看看他那同父異母的弟弟,在失去父親的庇護之后,過得怎樣,是不是也跟他一樣痛苦。
伊一也沉默了,她想到的是那癡傻的母親,如果真是一人生活,倒是也不會有正常人的這些煩惱,是該慶幸的吧。
三人短暫的沉默之后,小楊師傅給他們推薦了一家鎮上的小旅館,以及加油站的位置。
陳念安和伊一告別了小楊師傅,迎著一路星光,奔向小鎮。
初秋的夜,風有點涼,月光清冷,陳念安的心卻有一絲躁動,就好像多年沉寂的土地,被人小小地翻動了一下,讓他自己窺見點對光的欲望。
大約晚上十點的時候,陳念安加好油,并找到了小楊師傅推薦的那家春城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