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輩子,你想做什么
鳥兒,和尚。
這不是他的真實名字,互年,是一個假名字,正如,我后來慢慢習慣了,假的他,如同這樣虛假的生活。
那頓飯,他講了很多故事,從小時候不被父親喜歡,到15歲打架,再往后的種種,他把他所有的不幸都告訴了我,他的童年是充滿黑暗的,至于多么黑暗,是慢慢認識久了以后,才發現的,這種潛移默化,深入骨髓,讓我認識了真正的他。
飯后,我們一起散步,夜晚的燈光如他為我亮起的暖燈。
我問他,下輩子,你想做什么。
他說,他想做和尚,隱于世間,有時幫幫世人,有時隱身而作,看看日落,頌頌經,只要平平淡淡,最好什么都不要發生。
我瞬間感慨,望著他,面具下,是一雙含情脈脈低頭的眼睛。
我說:我想做鳥,那下輩子,你做和尚,我就當你身邊圈養的鳥,陪著你,我還要用鳥語給你唱歌聽,唱歡快的,逗你開心。
他笑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他笑,互年,這個名字真好聽,就是眼睛太像他了。
走著走著,他說,他還回家了,夜色還早,就要回了,我的嘴角不再上揚,我恨不得跟他聊到沒日沒夜,恨不得永遠就這么跟他面對面。
理智告訴我,我應該放他回家。
他的背影,飄逸的藍衫,就這么離我越來越遠了。
我失落的回到家,后院一大片地空空如也,我恍恍惚惚走了過去,用手一揮,變出一大片向日葵,這是我能安慰自己的唯一方式。
夜晚,太漫長了,我的失落無處安放,很想他,這種想念,曾經有過的,那個有著一個女人的男子,但現在,離開了他,梧桐認為,自己應該走向新生活,而不是總停留在那個男人的陰影下,梧桐真的以為,面具先生,是一個嶄新的,不再像過去那樣,會讓自己筋疲力盡的人。
愛情到底是什么,梧桐留下了眼淚,這也許是答案,也許不是,但夜太漫長,梧桐從天黑坐到了天亮,她的眼淚被向日葵們盡收眼底,賦予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靈魂。
天終于亮了,梧桐回房間,便睡下了。
這種情緒,許久未來過,卻讓梧桐無比適應。
茶館依舊人來人往,互年一邊在高臺上說著,一邊等待,等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等那位看他如蜜糖的女子,等昨晚說要做只他身邊的鳥兒的女子,不同的人,來了又走,他從期待到失落,再重新期待,又重新失落。
昏昏沉沉,梧桐睡了一天,快天黑了才醒,沒辦法,貓本身不是需要睡很久的動物,但梧桐實在不想醒,只要她想睡,就能睡很久。
天黑了,梧桐懶在床上不知所向,是該去吃點飯呢,還是去見他呢?
想了許久,還是去吃飯吧,見了又有什么用呢,天都黑了,他肯定回家了。
互年見今天的梧桐沒有來,做什么便提不起興趣,只想著,下次會是什么時候見面,而自己該將梧桐如何拿放,拿得起,真的就能放得下嗎?
更何況,家里還有一個為自己操勞了五年的辛苦女人。
好不容易熬了一晚上,睡了一整天,新的夜晚又重新開始了。
窗外的向日葵很快枯萎,那是梧桐用法術變出來的,變出來也應該順應季節的溫度,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出現方式。
凜冬快要散盡,春天就要來臨,發情的時期正越逼越近,等待著梧桐。
是啊,梧桐是只貓啊,怎么會沒有貓的習性呢,慢慢長夜,想到這種時期真的到來,梧桐又該多么掙扎。
梧桐決定,去看看那個故人。
夜晚,黑的如同可怕,梧桐化作了一只貓,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她慢慢悠悠的走著,有時爬上爬下,又跳來跳去,一個時辰以后,來到了這位故人家。
女人依舊在廚房忙碌,梧桐望著女人,又看向了旁邊的小孩,小孩在逗一只普通的貓,他也養了貓,他也有一只貓。
女人忙完便回到了閨房,梧桐便跟著去了閨房,這時,小孩早已帶著貓出去,梧桐輕輕的,一步一步走著,梧桐看著女人將臟衣服都整理在自己懷里,又出了門開始洗衣服。
女人不偏不倚,并不美麗,甚至有些胖重,梧桐帶著沉重的眼睛看著這個女人,梧桐好奇,為什么這個女人可以成為他的妻子。
梧桐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這個女人在家里來回走動。
這個家好久沒回來了,以前自己是只貓的時候,這里算是梧桐的家,現在梧桐已經可以一個人有一個家。
梧桐又走進屋子,連臥室陳設都一樣。
梧桐閉上眼睛感受這里曾有的氣息。
小孩已經十三歲,起碼十三年,梧桐這樣想著。
十三年,梧桐的出現本身就充滿著不公平,因為梧桐沒有為他付出的十三年,沒有跟他如膠似漆的十三年,更沒有養育孩子,甚至挨受分娩痛苦的那些時刻,這些,梧桐都沒有,梧桐只有一顆懷念他的心,這顆懷念的心,讓梧桐自影自憐,那要如何去愛他呢。
梧桐想到互年,是否,應該去認識一個新的人。
故人院子里的梅花快要凋謝了,梧桐聽到腳步聲,是他回來了。
梧桐急忙跳出院落,圍墻外,聽到院內吵架聲轟然大作,梧桐失落著望著圍墻,心想,你的生活好像一點都不幸福。
已經是亥時,街上喧喧鬧鬧,品類琳瑯滿目,梧桐并未急著化身成人,慢慢悠悠走在街上,走著走著,心情舒緩很多,見一角落,梅花綻放,梧桐想起方才的那株梅花,同樣是梅花,卻是兩副光景。
不知不覺,又走到了茶館門口,梧桐往里面望了望,他并不在臺上,應該不在吧,茶館居然還沒有關門,顧客看到門口進來一貓,紛紛目光交集,梧桐跳到互年的說書臺上,就這樣臥著,看著茶館的一切。
梧桐感受到了他的視野。
算了,還是回家吧,又想起,一個人的家,有什么好回的,多一個人,起碼還有架可以吵,想到這里,又更加覺得自己孤單,羨慕那位故人有溫暖的,有人陪的,甚至還能吵一吵架的小家。
梧桐決定,也去看看那些百姓的家是什么樣的。
梧桐太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