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得仿佛凝固了,臺燈的光圈只勉強照亮了攤開的書頁,我獨自坐在桌前,心跳卻似鼓點般“咚咚咚”敲打著自己的耳膜,清晰得幾乎蓋過窗外的蟲鳴。明日高考之期將至,心中的緊張,仿佛一團毛線愈纏愈緊,無從梳理,也無從排解。
恍惚間,仿佛聽見心底深處有另一個聲音,清晰又堅定地對我發問:“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我不得不撥開迷霧,直視那深藏于心底的答案——怕什么?怕的是辜負了那個夢中的自己。多少個夜晚,我夢見自己站在山頂,俯瞰著腳下遼闊壯麗的風景;而現實中,卻常感覺自己正掙扎在崎嶇的半山腰,氣喘吁吁,腳下的石頭又滑又陡。這夢想的峰頂,難道竟要在此刻失足墜落嗎?我拉開抽屜,里面靜靜躺著被揉皺又攤開過無數次的試卷,旁邊還壓著幾頁寫滿理想大學的紙片——那紙上每一個字,都如一面鏡子,映照著我如此渴望又如此擔憂的自己。
“咚咚咚”,心跳的鼓點依舊固執地敲擊著,聲聲叩問我的膽怯。我記起上次數學考試失利之后,自己躲進角落任淚水模糊了眼睛,又強忍嗚咽不敢出聲;也記起每一次背水一戰的復習,如臨深淵的焦灼感總在寂靜的深夜啃噬著我的意志。但那個聲音又一次回響在耳畔:“你難道真的忘記了嗎?”是啊,我怎能忘記?這桌邊臺燈陪伴我熬過了多少黑夜,書頁邊角微微卷起,密密麻麻的字跡里浸透了多少次掙扎后依舊不肯低頭的倔強。
目光無意間落到了椅背上搭著的一件毛衣,那是母親一針一線用心織就的。她曾一邊織一邊低語:“孩子,人生中難免有難解的結,但解開了,便又是一件完整的衣裳了。”這線團纏繞的毛衣,何嘗不似此刻我心中糾結的思緒呢?那個聲音又輕輕響起:“你其實并不孤單。”是啊,我想象著明日考場里,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監考老師輕踱的腳步,甚至鄰座考生無聲的呼吸……萬千學子,誰的心弦不與我一樣,在寂靜中顫抖著奏響同一首忐忑的曲子?原來這緊張并非獨屬于我的重擔,而是無數年輕靈魂在命運門檻前共同的悸動,是萬千心跳匯成的無聲合唱——這份緊張,原來竟是我們共有的青春印記啊。
終于,東方漸漸浮起魚肚白,黎明的光悄然爬上了窗欞。我默默收拾起筆袋,指尖輕輕撫過準考證上的名字,仿佛觸摸著另一個自己。那個聲音又在心底溫柔地響起:“去吧,你的名字不只是墨印在紙上的符號。”是啊,那名字如一枚種子,既孕育于過往的土壤,也必將在未來的風雨中舒展枝椏——明天那張試卷,不過是你與未來夢想之間的一位使者罷了。
此時我心底翻涌的激流已然平復,仿佛退潮后的海灘,沉靜而開闊。當太陽升起,我們終將明白:所謂緊張,原來并非前行的阻礙,它只是生命在奔赴一場壯麗約會前,那灼熱而急促的心跳聲。這份悸動,恰是靈魂深處的戰鼓,催促我們以虔誠的姿態去擁抱那即將鋪展在腳下的命運長卷。
那試卷只是一段旅程的入口,其中每個字句,都正默默期待著我們以自己的步伐去踏出一條路來——當筆尖輕觸紙面,那沙沙聲即是我們靈魂的足音,正堅定地走向自己選擇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