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前夕:
有時候常常會幻想,像電影里面的情節那樣,來一場自然災難,人為災難,那么,所有的不幸到最后,都算是一個好的結局吧。
當然,這也只能是想象了。
…………
日出時分,某處四面八方一眼都能看見山的農村,陳舊破敗的門窗,家家農舍的窗戶透出暖暖的光輝,一棟棟木質的農居挨著馬路依水而建,其中一棟木質瓦房最為顯著…………
“憂憂,還發什么呆,還想不想吃飯了,趕緊洗衣服”
看著一臉不耐煩的奶奶,楊憂沒什么反應,只淡淡“嗯”了一聲,就繼續洗衣服了。其實家里是有洗衣機的,雖然不是自動的,但至少比在冬天用手洗得好,可他們總是以浪費電為由不到過年那些親戚回來不會用。可能是擔心那些親戚吐槽她小氣吧。誰知道呢。
很討厭冬天,討厭在這的每一個寒冷會下雪的冬天,冰冷的冷水,冷得刺骨,就跟人一樣。
忍著涼水,一遍遍把衣服擰干放進旁邊的桶里,楊憂終于還是忍不住習慣性嘆了口氣,
走進廚房,看了一眼奶奶:“洗好了,待會吃了飯再去河里清干凈”
奶奶:“去叫他們吃飯,懶死了一天”
……
上樓,看著躺在床上玩手機,可以不用管那些,不用想那么多的姐姐,楊心悅,楊憂偶爾也會很羨慕。
“……吃飯了,心悅”
不知道為什么,雖然她是我姐,但那一聲‘姐’我始終叫不出口。
楊心悅聽了,從床上起來:“來了”
吃飯時間,對于楊憂來說,大概是不可多得的寧靜,當然,如果沒出現什么意外的話。
“嘭”
正吃著飯的楊憂,聽見這一聲響,下意識的也跟著顫了顫。忍不住心驚,
抬眼望去,一地碎片,摻雜著米飯,
隨著奶奶的聲音傳來:“吃飯就吃飯,看什么電視,碗又碎了,下次給你拿狗碗吃,真是喊不到”
爺爺見狀,過去把電視關了:“再看別吃了,別浪費我電”
楊憂堂弟,大姑家的,兩歲來我奶奶家生活,今年8歲了。劉跳
‘他真的很煩,跟他名字一樣’
果然,
“憂憂,去掃一下,看不到一點事,就知道吃飯”
“嗯”楊憂只好先放下碗筷,打掃碎碗,帶劉跳重新打飯,只見她姐楊心悅,跟她親弟楊柳,好似已經習慣了,吃飯的吃飯,看電視的看電視。
似乎對于誰在打掃殘局,已經見怪不怪了。
吃了煩,收拾了碗筷,楊憂就該去河里洗衣服了。
大部分時間里,她真的很想離開這里,在這個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鐘都在想。
不是像電視劇里面演的那樣愛富嫌貧,只是因為有一些人和發生的一些事。
“姐,我來幫你提吧”
看著楊柳過來想幫忙提衣服桶的手,楊憂沒有拒絕,只是笑笑遞給他:“嗯,謝謝”
看著熱情的親弟,楊憂說不出的感覺,他們家四姊妹,楊憂一個姐,兩個弟,
這個大弟其實是最近兩年才回的老家生活,而楊憂跟她姐姐從小就在奶奶家長大,小弟更是過年才會跟爸爸媽媽一起回來,還沒來得及跟他們建立多少親情關系,但對于比她小一歲半的楊柳,相處兩年,她并不討厭,甚至有點喜歡,楊柳大概也是一樣的感覺,因為對于他大姐來說,他跟他二姐關系比較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大姐脾氣不太好。
晚上一邊躺在床上,一邊看著手機,楊憂一想到明天那些親戚回來了,總是會偶爾失眠,
我很討厭過年,討厭那些熱鬧,
爸爸媽媽也回來,說來好笑,在楊憂眼里,‘爸爸媽媽’這個稱呼真的很陌生,至少在她十歲之前,她都沒有見過的,偶爾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就洋裝接一下,但要說含有親情在內,好像體會不到多少。
“幫我去拿一下充電器”楊心悅的聲音打斷了楊憂的連想。
看著躺在旁邊的姐姐,再看著不遠處沙發上的充電器,楊憂只好認命的去拿了:“下次,你還能不能自己拿一下自己的東西了”
楊心悅接過:“你拿一下又不會死,真的是”
對此,楊憂習慣了,突然想到很久之前,不過,那好像是在夏天,暑假的時候,
“去樓下幫我拿一下拖鞋”
那時候的楊憂好像是這樣說的:“自己下去拿,天天叫我幫你拿”
楊心悅生氣道:“你拿不拿”說著就要動手。
十二歲的楊憂倔強的不愿,轉身下了樓,剛走下樓,就見楊心悅把她書包從樓上扔了下來:“不拿別想上來”奶奶聽見動靜,知道緣由,只是指責楊憂不聽她姐姐的,不停罵她。
從小楊憂就知道她奶奶不怎么喜歡她,也許是因為楊憂是三歲才來的老家,而她姐姐從一生下來就在。
從楊憂記事起,她姐姐不管做了什么,惹她奶奶生氣,她奶奶就會把脾氣撒在楊憂身上,怪她沒管好她姐姐,非打即罵。
不止她姐姐,好像不管在這個家里有誰做了什么讓她奶奶生氣的事,她奶奶總是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發泄在楊憂身上。
妥協的人永遠都是楊憂,沒有人會想幫她。
回過神來看了看楊心悅,
直到今年十五歲了,一切都好像并沒有什么改變,比楊憂大三歲的楊心悅,依舊如此。
越來越無力了……
就覺得剛準備要做夢的楊憂,就被一陣手機鈴聲吵醒了,
大概沒睡多久吧,
看著姐姐睡得安穩,楊憂嘆了口氣,
她不管有沒有事做都得起的,
……
越害怕的事,來得越快,
“他們來了”
這種時候,就得在門口等著喊人了,要不然一家人都會說沒有禮貌,
舅舅,舅媽,爸爸,媽媽。
在這個家里,任何親戚說到楊憂,唯一不會變的評價就是‘懂事’。
其實有時候,那些堂弟,親姐的話,楊憂不想聽。
就好像一件事我愿意主動幫忙,那是我的事,但要是別人以命令的口吻讓我做的,意思就變了。
楊憂忍不住想‘可惜的是,我連選擇拒絕的權利都沒有’
楊憂就像往常一樣,上去幫忙拿行李,叫人,聽著舅媽他們說懂事,沒有人在意,她愿不愿意。
一個看著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叫了楊憂一聲“姐”
楊憂小弟,楊元皓,看著他,楊憂笑了:“嗯,來了,進屋吧”
這個時候,長輩們都會去廚房邊烤火,
而小輩,就在堂屋看電視了,
人可真多,親姐,兩個親弟,還有舅媽家兩個孩子,外加大姑家的。
楊憂很不喜歡小孩,看著趴在她身上舅媽家的女兒,兩歲的楊佳佳,說不出的厭煩,
好在每每這個時候,楊憂大弟就會把她抱開
“佳佳,我們去玩吧,不要打擾憂憂姐”
堂弟楊新晨:“你看劉跳,我們一回來就不敢作了,只敢坐憂憂姐旁邊,咦”
楊元皓:“那肯定嘛,她溫柔點,我們生氣了要打他”
楊憂想,其實也不能怪他們的,畢竟劉跳是真的很煩,總是會偷拿我們東西,還喜歡裝,現在還好了,以前更甚。
記得有一次,楊憂花錢買了一個藍牙耳機,被他看見了,就給偷拿玩了,大概覺得稀奇,拿了發現沒反應,就給扔了,后來被楊憂找到,只是教育他不要偷拿別人東西,他就裝哭,說楊憂打他,去她外婆面前哭,就是楊憂奶奶,她奶奶反而會怪楊憂打劉跳,不管事實如何,按她的說法就是‘你不打他,他怎么會哭’。當然,這樣的事,只會發生在楊憂身上,要是別人,她奶就會怪劉跳了,偶爾楊憂在場,也依然打罵的楊憂,理由就是怎么不管他們。
可能對于她奶奶來說,楊憂就是她情緒的宣泄口吧。
類似的事多了,
就像現在,楊憂雖然煩他,但也不能真的不管他,偶爾他們吵架,準備要動手,她還是會護著劉跳。
…………
晚飯的時候,劉跳跟著楊憂待在院子里吃飯,就去打菜的功夫,楊新晨不知怎么過去跟劉跳吵起來了,劉跳抓著楊新晨的碗不松手,楊憂看見這一幕,跟著驚了驚,只能先去拉開他們,她本來是想先把他的碗拿過來,以免摔碎了,畢竟下面就是馬路,但這時候楊憂突然覺得背上一痛。
奶奶來了:“憂憂,你都不知道看著點他們,把他們拉開,就知道吃飯”
見狀,不一會兒兩個堂弟也不打不吵了,
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看著罵罵咧咧的奶奶,楊憂本來是想解釋的,但轉眼一想,還是算了。
當事人不怪,旁觀者不怪,怪楊憂這個什么都不知道后面來的,不管說什么,結果都很明顯了。
解釋就相當于頂嘴,奶奶要的,只不過是找一個人發泄自己的情緒罷了。
奶奶生氣的把楊憂的碗拿了:“我看你還是別吃飯了”
一家人無動于衷,姐姐無動于衷,楊憂不怪他們,兩個堂弟見狀沒說什么,該做什么做什么。
楊憂想,算了,反正也不怎么想吃了。
挺奇怪的,她不是家里最大的,但卻得管著最大的,看著最小的,吵什么鬧什么,都算楊憂的。
誰都能使喚楊憂,長輩們開玩笑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她是我們一家的丫鬟’,
挺丟臉的,在親戚面前丟臉,但這樣的情況對于楊憂來說司空見慣了,連周面鄰居都見過,連建立起自尊的權力都變得卑微,被打斷翅膀的鷹,再喜歡自由,也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連選擇的權力都沒有,
即悲哀又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