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思慮片課后說道:“你是說,賀蕊諭明著與廢帝密謀,誣陷廢太子謀逆,逼得廢太子不得不反,又在暗中慫恿榮王,讓其暗中動手,三足鼎力?!?/p>
“若不是廢太子顧全大局,儲位之爭就不會這么快平息,這樣一來,敵國就有可趁之機。首當其沖,最終得益最多的,就是一直在謀劃的西隅國。”
張嫣說完,冷笑一聲“好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p>
說完,張嫣心中又泛起了疑慮“賀蕊諭是廢太子生母,廢帝為何會與她同流合污?又為何會覺得賀蕊諭會真心幫與他?”
穆寧安聞言說道:“彼此之間都不信任,但只要此事一出,廢帝跟榮王都有機會博一搏,為此,雙方之間就可達成假聯盟。賀蕊諭自然也知道這三者之間不可能真正的聯盟。”
穆寧安說完后,腦中想出一個大膽的猜想“此事,慕容老王妃或許也牽扯其中,再不濟也知曉其中內情,卻并未出手制止,反倒是默認,讓榮王一博?!?/p>
“若不然也不會在廢帝登位后,跟隨榮王入了王府之后就一直長年病榻,足不出戶,想來是在刻意避著些什么?!?/p>
張嫣也說道:“慕容老王妃常年病榻,賀蕊諭縱使知道了些什么,也不好出手?!?/p>
隨即冷笑一聲嘲諷道:“一個世家嫡長女,久居深宮的嬪妃,歷經兩次謀逆尚且能置身事外的嬪妃,怎么可能是個單純人,若是真單純,也不可能久居深宮這么久?!?/p>
“賀蕊諭敢這么做,想必西隅皇許了不少好處,西隅大勝之后,廢太子最少也是親王,再不濟,廢太子也不會因此而死。”張嫣又說道。
穆寧安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大業,縱使沒有好處,賀蕊諭也會這么做,就憑她是西隅國人,還是皇室中人。”
“加之她被秘密送往林朝,不就是為了西隅國大業做準備,這是她的使命,她別無選擇?!?/p>
穆寧安這番話似乎再說賀蕊諭,也在說自己。
扶持皇太長孫登位,不就是她跟穆家的使命,他們沒有選擇,不管有多無奈,都是他們的職責。
賀蕊諭的身世之謎,由于牽扯的太多,這件事情暫時被壓制下來。
廢太子被冤,賀蕊諭又是敵國皇室女,廢太子一黨無辜慘死,賀家跟獨孤家被牽連,如今真相大白,一旦事情被拿到臺面上。
當年那些個彈劾廢太子一黨的人,將為當年所作所為付出慘痛代價。
加之,如今朝堂剛穩定,官員缺乏,實在不宜再起紛爭。
再者,當今太皇太后身世之謎一旦揭開,正真的賀家女,必受牽連。
在不知正真的賀家女,是否跟林朝有聯系的情況之下,不能輕舉妄動。
大業當前,布一個幾十年之后才運轉的局,再正常不過。
如若正真的賀家女是我朝安插在西隅國的奸細,那么穆、南、祁、賀憬南跟榮王五家,道出當今太皇太后身世之謎,無疑是在暴露真正賀家女身份。
雖說這一場棋局,牽扯的人甚廣,更加無辜的人牽扯其中,可誰又知道,這些無辜的人是否早就知道這一步棋,自愿為了家國大業,舍棄自身。
為了就是以身入局,讓細作更好的隱藏身份。
穆、南、祁都是皇太長孫子的人,自然大局考慮。
至于榮王林淵,他當年參與奪嫡,又暗中跟當今太皇太后聯手密謀過,他擔憂當今太皇太后身世之謎公開于眾之后,穆、南、祁三家跟賀憬南順藤摸瓜,查到自己身上。
當眾人深思熟慮之后,決定先將這個秘密壓制下來時,林淵才松了口氣,并贊同眾人這個決定。
只要有讓他喘息的機會,他就有辦法將之前的一些痕跡抹干凈,并讓賀蕊諭開不了口指正他。
慕容老王妃在臨終之即以這么做,就是想讓穆、南兩家給林淵當跳板,讓穆、南兩家揭開賀蕊諭身世之謎,借穆、南兩家的手除掉賀蕊諭。
林淵才能不被要挾,也能夠借助這個事情在朝堂之中某得一些之位。
又有著穆、南兩家幫襯,文武百官會覺得穆、南兩家已經投靠了林淵,今后林淵在朝堂之上就更加所向披靡。
……
兩年后。
穆寧安三年孝期滿,林淵把持朝政已經引得文武百官不滿,賀憬南有意讓林淵冒頭,事事都以林淵為先。
更是將林淵推上了只離帝王一步之遙的位置,因著賀憬南跟林淵有約定在前。
故此,林淵對賀憬南的刻意討好并未有任何的懷疑,在這期間,穆、南、祁三家也沒少彈劾林淵插手朝堂太深。
都皆被林悔制止,眼下林朝朝堂,林淵只需一個契機就能逼林悔退位,那便是揭發當今太皇太后的身世之謎。
兩年的籌備,林淵早就將當年自己跟賀蕊諭密謀的所有痕跡磨滅干凈,賀蕊諭身體雖一直被太醫調理,卻也始終不見好,一直處于昏迷之中,百官也從賀蕊諭嘴中問不出什么。
穆家早已跟真正的賀家女賀蕊諭取得聯系,遠在北隅國的賀家女賀蕊諭,北隅忠義老王妃在被調換之際。
賀家早已做好了萬全之策,謊稱真正的賀家女已死,并清除了所有有關賀蕊諭的一切痕跡,就等林淵行動。
今日朝堂之上,林淵率先出頭揭發了當今太皇太后的身世之謎,并指證當今太皇太后跟廢帝林惠聯手陷害廢太子謀逆。
廢太子跟獨孤家顧全大局,為平息內亂,寧愿背負謀逆的千古罪名,拉上獨孤全族,也不給別國可乘之機。
在重重證據及穆、南、祁、慕容四家及賀憬南證詞,加之慕容老王妃遺言指證之下,當今太皇太后及廢帝林惠罪惡公之于眾,并幫廢太子平反成功。
隨之林悔將這一切罪責歸納到當今太皇太后及廢帝林惠身上,又給這二人扣上一個蒙蔽先帝的欺君之罪。
真相公布與朝堂,林淵率領慕容、祁、穆、南四家向林悔請旨,讓其為廢太子林逸正名。
文武百官也紛紛奏請林悔為其正名。
林悔思慮片刻之后,當即尊廢太子林逸為林朝大義皇帝,其子林稷為孝義皇帝,獨孤家尊為忠義侯,牌位入宗廟供奉。
賀憬南趁熱打鐵,將英國公府南境戰役被圍困,是遭奸人所害,同時將小鷹將軍真實身份公之于眾,并承上十足證據證明。
以及林惠對林朝邊境四大家族的所作所為公之于眾,在證據確鑿的條件下,林惠被貶為庶人,賜鴆酒。
高焱作為林惠貼身內侍也未能幸免,假死之后,被穆家接到穆家遠離京都的一處莊子之中頤養天年。
當今太皇太后則被幽禁于壽安宮。
英國公府被追封雙爵位鎮國、護國公,將來再選舉有才能之人入嗣張家,延續張家血脈。
邊境四大家族,今后可以根據考取功名入京為官。
就在林淵預算著如何讓林悔讓位之際,南家出言指證林淵,曾經參與假賀家女與廢帝林惠謀逆之事。
林淵以為的早已清除干凈的蛛絲馬跡,再次被南家拿到朝廷之上時,瞬間愣了神。
其中最有力的證人便是林淵的貼身內侍華陽。
隨后賀憬南又將榮世子母妃魏氏之死真像公之于眾。
當年榮王參與奪嫡失敗后,為保住性命,才暗中殺掉發妻,謊稱忽然重疾,轉頭娶了穆寧安姨母穆睿與,為的就是借助跟穆家這一層關系,利用穆家權勢保命。
賀憬南又道出,因林淵厭惡穆家功高蓋主,暗中動手,刻意不讓穆睿與生養,并將所有人證物證呈上,坐實了林淵這一齷齪罪責。
隨之又牽扯出多年前的一樁冤案,當年容城匪患伙同災民搶奪朝廷賑災糧,是林淵勾結匪患,為的就是給剛登基不久的林惠政績抹黑。
同時也借助災民動亂,攪動林朝內亂,讓別國有機可乘,林惠當政期間,百姓民不聊生,借助百姓的手讓林惠不得不退位讓賢。
華陽在指證林淵所有罪責之后,高聲一陣永世不會背叛國家,懊悔替賊人辦事,助紂為虐的慷慨發言之后,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上。
當然!
華陽“死”后也被穆家送往別處頤養天年。
一代英王,就此落幕。
林淵先被貶為庶人,之后如同林惠一樣,被賜了鴆酒。
榮世子知曉榮王對魏氏所作所為之后,將一切過錯歸納到穆睿與身上,暗中刺殺穆睿與未果,被賀憬南抓住,壓入大牢內。
原本可以逃過一劫的林邀也由此殞命。
林淵一脈及黨派如數落網,核心人物被處決,受連家眷被流放。
穆寧安請求林悔解除穆睿與跟林淵婚姻,鑒于解除穆睿與跟林淵姻緣是先帝親賜,林悔再三思慮之后拒絕了穆寧安的請求。
為此,穆天第一次以穆家功績要挾林悔。
明著是要挾林悔,實際是要挾他們扶持多年的皇太長孫林稷。
只見穆天跪在林悔前道:“穆家百年來,征戰沙場,我穆家為鞏固邊境安慰,不少兒郎,埋骨他鄉,如今老夫就一個女兒在身旁。”
“老夫所托非人,將女兒推入虎口,如今真相大白,煩請圣上看在老夫一把年紀,又在多年前穆家北境雪山之戰,折了六子,白發人送黑發人,膝下無人送終的慘境下。同意我兒與林淵和離。”
穆天此言,暗指皇室害了穆家血脈親。
誰叫穆家北境雪山之戰,有林惠的手筆。
林悔看了一眼賀憬南說道:“穆老,榮淑郡主跟林淵的婚事是皇祖父親賜,沒有他老人家的旨意,誰都不敢輕易允,諾榮淑郡主跟林淵解除婚約。”
“但是朕可以給榮淑郡主一份殊榮,賜封榮淑郡主為榮淑公主,享嫡公主食邑,并將榮王府的一切財產歸納與榮淑公主。”
“他日榮淑公主可以任意處置這些財務,您看如何?”
穆天道:“榮王林淵以伏法,并以貶為了庶人,這樁賜婚自然也就不復存在,還請圣上還我兒自由之身?!?/p>
穆寧安也下跪請旨“臣女愿意舍去所有封號及食邑,只求圣上還姨母自由之身。”
南之衍道:“圣上,先帝賜婚之時,并不知林淵罪狀,故此才點錯了一樁婚事。若是先帝還在,知曉當初所犯之錯,也定不會讓其一錯再錯,還望圣上三思。”
南卿塵連忙附和道:“還望圣上三思。”
賀憬南聞言,也隨之附和道:“圣上請三思?!?/p>
林悔見賀憬南已暗示自己,便說道:“是朕欠考慮了,即如此,朕便下旨解除榮淑公主跟林淵的婚約,之前的封賞一切如舊?!?/p>
賀憬南不是不知道一旦林淵伏法,穆家會請旨讓其林悔或自己解除穆睿與跟林淵的婚約,還穆睿與自由身。
他無非是想借此看清,在穆家人心中,是對君王的忠誠重要,還是以血脈之親為重。
若是兩者選其一,穆家會怎么選。
很顯然,穆家選了后者。
眾人謝了恩,穆天請出傳國玉璽,道出當年真相,穆、祁兩家請出先帝遺旨,擁護林稷登位。
林悔讓位,林稷順利登基,與同年二初九帝后大婚。
由于林朝短時間內接二連三的換新帝,朝局動蕩,柳云霆夫婦縱使有圣旨召回,在穆寧安大婚之日也并未回京。
夫妻二人反向上奏,請抗旨不尊之罪。
柳云霆夫婦一番作為,穆寧安自然知曉其中用意,無非就是不想是寵而驕。
也為藏匿鋒芒,自古天子沒有一個不疑心的,穆家功高蓋主,柳云霆夫婦此番也是為了不讓林稷所忌憚。
……
“抱歉!張家洗刷冤屈,我卻將你藏匿至此?!?/p>
梅園。
穆寧安閨房之中。
張嫣跟穆寧安猶如之前一樣,相面而坐,嘮著家常。
穆寧安對張嫣滿眼歉意。
張嫣卻不以為然,笑笑道:“如此甚好!你們夫妻二人,不是給我留了一條后路的嘛。將來我所生之子,入嗣張家就行,眼下大業為重?!?/p>
張家能平反,張嫣已經感恩戴德。
她如今想做的就是替張家滿門忠烈報仇,小鷹將軍北凝無憂,原北隅國人皇室,因其母是西隅國公主,被送到南隅國當人質。
林朝南境之事后,北凝無憂立了功,被北隅國皇帝接回。
此番林稷跟穆寧安在給張家平反之后,沒有明著將張嫣活著的消息說出來,就是因為要借助張嫣跟北隅國聯姻的機會,送張嫣入北隅國當細作。
同時張嫣也想入北隅國親自手刃仇人,故此,三人達成一致,只有死人才不會被人懷疑。
帝后大婚一月后,祁媃兒被冊封皇貴妃,入住僅次于棲鳳殿的未央宮。
穆寧安自知今后后宮之中,不會只有她跟祁媃兒兩個后宮嬪妃,自然不會與之計較,更不會跟祁媃兒為敵。
加之著手張嫣入北隅國為細作的事,更加讓穆寧安忙的焦頭爛額,自然也就沒空理會祁媃兒。
祁媃兒又謙卑有理,從不找事兒,穆寧安就更沒理由找祁媃兒麻煩。
一個月后,張嫣在穆家幫襯之下,改名換姓,以北隅國丞相府嫡女顧知南的身份,嫁與北隅五皇子北凝無憂。
林朝短短三年之內,連換三任帝王。
朝局動蕩,別國虎視眈眈,若在經戰亂,百姓必定民不聊生。
寧詩語跟南心吟體恤百姓脊骨,諒解君王不易,為助林稷成大業,特地請旨聯姻。
南心吟與林稷夫婦達成協議,南心吟赴南隅國聯姻,林稷封南家歷代家主為忠義侯,并冊封自己為無憂公主,享嫡公主食邑。
且自己所享食邑,每年以自己的名義如數捐給南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