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巴娃

第四十四章校刊《弦聲報》

若說巴娃的學習生涯有什么特色的話,那就是什么特色也沒有。她普通地單調,單調地普通。她有沒有喜歡的人,有沒有喜歡的事,有沒有喜歡的知識……其實都沒有。

她的心仿佛從出生以來就像一片隨風漂在了不知名的河流上的葉,無悲無喜,無愁無怨,由著世界主宰自己的命運和心。喜歡什么,感知什么,全憑世界帶給的造化。

說來也巧,因為初中被撤銷,所以,等巴娃到了高中,還是遇到了許多合并過來的初中老師,比如初次打開巴娃文學視野的歷史紅老師。

紅老師是巴娃初三那一年分配到學校的,一個剛從大學校園走進中學的青澀青年,普通的身高,瘦削的臉龐,大大的眼睛,豐厚的嘴唇構成他并不出色的長相,但是當他在歷史課上,見縫插針地、恰到好處地吟誦詩歌時,大家同時發現,這是一位富有才情華且浪漫多情的詩人老師。

雖然歷史當時算是一門副科,但因為紅老師是一名新老師,做什么都認真,好巧不巧,結果那一年中考突然加了歷史,不出所料地那一屆考了有史以來也是全縣最好的歷史成績。紅老師因此一炮而紅。

同學們不知道他紅不紅,但是卻深深地記憶著他上課給大家讀詩、講詩的情景,以及鼓勵大家背詩、寫詩,而且把同學們的詩認真地拜讀、認真地修改。那時候,形成了一股風潮,全校的學生都跟著他寫詩、評詩,常常在校園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他給同學指導詩歌的情景。青春朝氣的孩子,一直對老師敬而遠之的鄉村少年,遇到如此平易近人而且有趣善良的老師紅,怎么不會親切異常。有時候,一些同學甚至在晚自習結束之后,相邀跟老師談詩。因了這份機緣,紅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分量極高,既是親師,又是摯友。

巴娃寫的第一篇作文被印成鉛字,那種喜悅之情一生難忘。

當時的語文史老師是一位身材嬌小,長相甜美的女老師,她很支持大家跟著紅老師讀詩、寫詩。還常常從同學們的習作當中選擇優秀的發給紅老師批改印發。巴娃寫的一篇《阿蓮》就獲此殊榮。

阿蓮,是喜歡取名的年齡,巴娃給自己的女主角編的名字。原型是外婆那個村莊與巴娃年齡相仿的一個小女孩,每年寒暑假巴娃去到外婆家都會和她一起玩,她性格溫柔,與巴娃一樣,都在母親粗咧的教養上長大,感情細膩敏感。比起家里弟弟的驕縱,比起同村孩子的家長里短,巴娃真的非常喜歡跟她在一起玩。因為倆人都是女孩,因為巴娃是客人,所以小伙伴能玩得好,還不用承受大人之間的好壞糾葛。

又一年放假,巴娃如約到了外婆家。每天吃過早飯,巴娃就跑到外婆家后面的阿蓮家,找她玩。看她喂豬,看她掃地,看她刷碗,看她做很多很多事情,巴娃就跟在她的后面,跟她聊天,因為有伴,她的家務活兒干得也快很多,當她把分內的事情干完,就可以跟巴娃一起出門玩了。兩個小姐妹一起在屋后的菜園地里刨蚯蚓,一起打野桃,她在上打,巴娃在下面用兜撿,然后倆人在笑嘻嘻地窩在草垛上啃,又硬又酸的野桃還沒熟,難吃得要命,倆人抱著對它們熟透了的甜蜜想象,一邊啃一邊聊,吃得不亦樂乎!鄉村的孩子,嘴里有點嚼頭總是不錯的。

記得那一日,上午倆人還相約一起到河邊洗菜幫子,洗洗鬧鬧之后,各回各家,還相約下午一起去打豬草。只是一頓飯的功夫,巴娃正在外婆的床上睡午覺,朦朦朧朧間,聽到外面很吵。不一會兒,家里的人全部跑沒影,窸窸窣窣還聽到外面有人奔跑的聲音。巴娃爬起來,四下沒人,便不管那么多,惦記著去找阿蓮玩。走到她家門口,才發現人們已經把她家圍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說話,大家都在小聲說話,大家面面相覷,大家搖頭嘆息,只有一個女人的聲音尖銳地從屋子里不斷地傳出來,“我女哇——我女哇——”那是阿蓮媽媽的聲音,撕心裂肺,沖破房頂。巴娃知道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她想擠進人群去一看究竟,可以根本邁不動雙腳。一個大人的轉聲,巴娃遠遠瞧見了躺在涼床上的小伙伴,她全身都是濕的,她肚子鼓得高高的,她的頭發亂糟糟的,她的一側臉蒼白如灰,巴娃看不到她的眼睛,那雙笑起來會發光的眼睛,巴娃看不到。巴娃好害怕!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直到一把大手攔腰把她抱走。

外公把巴娃抱回家,責怪外婆沒把丫頭看好,死人別嚇著孩子。然后,就是大人間若有若無的談話。

“中午都在睡覺,哪知道她跑河里去了。”后悔。

“就是,去干嘛?”嗔怪。

“她娘哭死了,養那么大一個閨女。”遺憾。

“那河溝不干凈,”有人神秘地說,“一輩輩,都有孩子折在了那兒。”

“不許玩水,不許去河邊,聽到沒有!如果再到水邊去,”一個媽媽嚇唬靠在身邊的孩子,“水里有水猴子抓小孩吃。”

小孩子被嚇得一愣一愣地,轉過臉瞧著門前那嘩啦啦的小河。

到這里,巴娃才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怖,真切地知道自己的小伙伴不見了,以后再也不會出現了,自己已經永遠地失去了這個小伙伴。那放假到外婆家里來還有什么意思,巴娃傻傻地想著。后面兩天,全村的男人都幫著料理喪事,全村的女人都輪番上門寬慰那個失去了女兒的可憐的母親。巴娃經常一個人坐在家里,哪兒也不想去,哪兒也不給去,可是外婆不知道的是,巴娃已經開始發燒,燒得迷迷瞪瞪的。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晚上了,外公只得連夜叫爸爸媽媽過來連夜把接走。回到自己家,巴娃才慢慢地恢復了精神。

后來放假,巴娃再也不去外婆家長住了。媽媽也默契地再不強求。

巴娃把這件事朦朧的傷心往事,寫進了作文里,巴娃小心地遣詞造句。沒想到,這篇作文卻被史老師評為優等,雖然沒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朗讀,但是卻悄悄推薦給了校刊《弦聲報》,并獲得了發表。當巴娃看著那一篇長長的作文,竟有一種深深地寬慰感。巴娃沒用小伙伴的真名,卻相信小伙伴在天上一定知道寫的是她。

紅老師拿著報紙給愛好文學的幾個同學講其中的作品時,提著巴娃的《阿蓮》說道:這是一篇頗具情節的作品,作者通過講述與好朋友相交時的快樂,以及朋友遭遇不幸時的痛苦,情真意切,蕩氣回腸,讓人動容。

文貴情真。這是史老師和紅老師教給巴娃對于文學的初步認知。

后來巴娃在紅老師的引導下,開始學習讀詩寫詩:

金魚:一朵無莖的花/綻放在玻璃之境/一片飄逸的云/嬉游于水的穹頂/身披華彩的錦緞/鰭似靈動的風影/眼眸藏著星子/幽夢在碧波間不醒。

蒲公英:一把把隨風的傘/絨毛是云的碎片/在愈來愈成熟的日子里/浪跡天涯/似星子散落天邊/于歲月里飛舞蹁躚/追尋夢的方向/托起希望的重量。

一首首小詩,像一點點星火照亮了巴娃枯竭的精神。巴娃開始像詩人一樣去尋找身邊一切可以寫的東西,發現、觀察、想象、描繪,這些目標仿佛打開了巴娃的第三只眼,當一個孩子擁有了詩人的眼睛,世界一切事物便有了注釋,人間一切感悟都有了出口。巴娃由此時,開始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日記里有好詩好文的摘抄,也有小詩小文的撰寫,巴娃把一切可以與人說,不可與人說的都說進了日記本。隨著日記本的豐厚,巴娃便能時常投稿于學校的小報。

誰能想到,因為學校的拆并,小報、老師、同學們能一起同上一個臺階,成為高中校園的校報。

年輕的紅老師,對于巴娃等同學們,是有功德的。單調無趣的知識,乏味的老師,不學無術的同學們,構成了枯燥的初中生活,偏偏這一份小報,這一份執念,這一份詩情像光一樣照進了巴娃的心中。因為常常想寫,卻苦于詞不達意,積累不夠,巴娃便開始努力讀書。家里買不起書,學校也沒有圖書館,巴娃就讀老師的雜志,讀新華字典,使勁讀語文書,真真是吃得少卻消化好。進了高中之后,紅老師還留在初中部任教,常常不得見,但是每月一期的《弦聲報》卻能如期到達教室。其他同學讀的是文章,巴娃讀的是回憶和溫情。

時過境遷。聽說紅老師因為出色的教學水平早已從初中部調到高中部,又因《弦聲報》的不同凡響受到縣里的賞識常常給領導執筆,學校因此露臉,再后來他成功調入縣城的重點高中,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語文老師,桃李滿天下。

仿佛默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水富县| 八宿县| 绥德县| 孟村| 东城区| 龙游县| 沁阳市| 正阳县| 衡山县| 孟州市| 邓州市| 民权县| 扬中市| 手机| 梓潼县| 海口市| 木里| 保山市| 成都市| 项城市| 黔西| 彭泽县| 喀什市| 理塘县| 永康市| 汽车| 安仁县| 定结县| 横峰县| 易门县| 平利县| 五指山市| 手游| 保德县| 常德市| 仪陇县| 平罗县| 阿勒泰市| 兴和县|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