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之后,教室里的氣球被拆除,黑板上的“元旦快樂”被擦凈,桌椅重新回到了秧田的式樣,大家又默契地把頭埋進了課本。坐在前幾排的同學上課很專注,作業很認真,表情重又嚴肅,仿佛他們從來就沒有笑過一般;只有后兩排的同學,還從他們經過時的風里聽到“元旦”“那天”的字樣。
巴娃坐在教室中間,對眼前的功課不敢無視,對后方的風也有耳聞。
天氣越來越冷,時間直逼臘月,寒假的聲音開始在教室里漸漸傳開來。一天晚自習前,一位同學在門口喊:
“501班,巴娃,有你信——快取——”
“啊,我的信?”巴娃詫異著,“誰能給自己寄信?”想著也信步從座位上走出去。
信封上所寄確實是自己的地點名字,但是落款?竟然來自南京某部隊?這會是誰?再看看字體,似曾相識。
回到座位,巴娃帶著滿心好奇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折疊工整的信紙展在眼前:
小妹妹,你好!還記得我是誰嗎?謝謝你上次幫我送信,謝謝你讓我欣賞到了那么一場精彩的主持節目。寫到這里,你大概應該猜到我是誰了吧?!現在我寄信給你作一個正式地自我介紹,我叫張偉,曾經也是西來一中的一名學子,因為我家就住在學校附近,所以上兩次見到你是我回家探親。高中畢業,我參了軍,在南京某部隊服役,現在是一名中士。小妹妹,你可以叫我張偉哥哥或者是中士哥哥,認識你很高興。
巴娃的心從始至終怦怦地跳,直到把這封短信讀了不下三遍,才漸漸平息心中的激動之情。那一夜自習,巴娃反反復復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給這位中士哥哥回信。
世界上每一個頭胎出生的女孩子應該都有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吧,那就是有一個哥哥。巴娃從小到大都被要求讓著弟弟,常常幻想要是有個哥哥就好了,而不是永遠跟著一個讓人討厭的弟弟。
當有人主動呼喚巴娃小妹妹的時候,她該是多么的欣喜與高興,而且還是一個兵哥哥。
經過小心翼翼地遣詞造句,巴娃終于寫好了一封得體的回信,信里充斥著欣喜,也填塞著對歡樂的克制,還稍待著講了自己的學習情況。
自從信寄出去之后,巴娃就開始數著日子盼著能夠回信,有時候又有點擔心根據信封上的地址能不能寄到,幾乎是每一次經過學校信箱的時候都會伸著頭朝里望一望,明知道時間不可能那么快,但是依然忍不住去瞅一眼。一周過去了,兩周過去了,巴娃稍微恢復了一點理智,雖然不知道南京有多遠,但是盤算著信應該到了,三周過去了,巴娃想著中士哥哥應該會在想著怎么給自己回信吧,四周過去了,年也快過完了,巴娃想著有可能信已經寄到了學校的信箱,只是自己不能拿而已。正月返校,巴娃早早就到了學校,把行李放到宿舍,立馬跑到教學樓信箱里搜尋,悲傷的是,除了洪老師的一封報紙,里面什么也沒有。一股沮喪之情,像正月里灰蒙蒙的天一般猛地籠罩住巴娃,巴娃找了很多理由,卻囿于自己狹小的認知,無解于那個高大的兵既然給自己寫信為何收到信不回信,還是信丟了?或者是他覺得小姑娘好麻煩?巴娃失魂落魄地回到宿舍。
那真是一段充滿期待又痛苦難挨的日子啊!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當堯河里的水解開冰封重新開始歡快向前的時候,對岸山上的杜鵑已然抽出了嫩芽,嫩芽似茶,只是葉片了多了一些新生的絨毛,看著更加嬌嫩可人。巴娃重又在河邊抱著政治歷史嘰里哇啦的背誦起來,聲音越背越大,仿佛要與堯河的水一較高下,河水的夢想在下游的海,巴娃的夢想在上游的京。看著河堤上枯草里鉆出的青草芽尖兒若隱若現,巴娃的心頭涌起無限的美好之情,她深吸一口氣,空氣中仿佛已經聞到青草的清氣、山上的花香,一切苦惱都拋到了九霄云外。只有這眼前的山與河,這時候的世間風物是巴娃應該暢快享受的,前途不明的路上更要學習從所擁有的事物上收獲快樂與成長,比如大自然。巴娃想到,學校幾千人,只有自己一人在此刻享此美景,巴娃想到,樹木河流日新月異,它們的這一刻只被自己看到,自己還是頂幸運的,不是嗎?
春天是給人希望的季節,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巴娃仿佛重新找回了那個只知道埋頭苦干的女孩。
時光如水,知識是水里的營養,正在滋養這個叫作巴娃的鄉下來的姑娘,連她自己都有感覺自己正在變得不同。學習政治,她仿佛擁有了另一雙看世界的眼睛;學習歷史,她對事物有了更多角度的看法;學習語文、學習物理后,看堯河的水都在巴娃的激蕩起不同的思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在船上,如果以岸為參照物,船在動,以船體為參照物,船不動,以水為參照物與以岸為參照物又是不一樣的速度。你看,雖然只是學習課本,但也不僅是應試,地理課讓巴娃看到地球很上,太平洋的另一端還有一些更加發達的國家,他們擁有不同的氣候,不同的風物人情,哪怕只是中國,江南春暖的此時此刻,東北的冰雪還封鎖著所有北國望春的人民。地理老師說,他其實是一位回民,曾經有很堅定的信仰,但是命運把他推到這個小縣城教書,他已經被同化,他吃著跟大家一樣的飲食,穿著跟大家一樣的服飾,過著跟大家一樣節日。哦,原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各花各朵都不同。
一日午后,巴娃小憩起來,頭有些昏沉,洗了一把涼水臉,還灌了一大杯水才叫頭腦清醒了一些,剛剛爬下床的腳步穩健了一些。還沒有進走廊,亮舉著一只信封從男生到教學樓的走廊里快步過來,一邊走還一邊喊:
“姐,姐——有你的信,”呼哧呼哧地,遞到巴娃手心,還貓到身邊,悄瞇瞇地問,“南京寄來的?誰呀?”
巴娃有一些愣神,一時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生一小會兒氣。
終究理智快速恢復,拿住信白了亮一眼,“朋友唄,別管哈!別跟我媽講,也別跟你爸媽講。”
待亮跟著其他男生走開的時候,巴娃才開始讓自己的心情一點點地流淌出來,那份克制的驚喜啊,像一條積蓄已久的溪流,從一個小小的出口傾瀉而下,不敢沖突堤岸放肆流淌,卻是急急向前。巴娃忙把信揣進口袋,還怕不小心露出來,把手伸進去再緊緊地攥著,生怕飛了一般。
等跑到座位上,看周圍環境安全,才細致地打開信封:
可愛的小妹妹:
哇,是他,是他的筆跡,是他的口氣,每一個字都蒼勁有力,每一個語氣都正直認真,而語言承載的意義又充滿著甜蜜蜜。
巴娃輕撫胸口,繼續讀下去:
好久不見啰!上次收到你的回信,哥哥很開心,正準備回信,結果突然有任務,耽誤了這么久,讓你著急了,希望得到你的理解。看你稱呼我為中士哥哥,我很喜歡這個稱呼,我會努力的。
巴娃并不懂“會努力”是什么意思,但是就覺得是很好的意思,因為自己也在努力啊。巴娃一直像在黑夜里摸索的人,她對自己的生活、成長與未來有太多太多的疑惑不解,如果能得一個也在努力的哥哥的指引,那該是多么令人安心的一件事情啊!
從你的信中得知你學習不錯,哥哥真的為你高興。其實,上次回去,中士哥哥也問了你的老師們,就知道了你會是一個有出息的姑娘,希望高中剩下的一小半能夠更進一步。聽你說理想是成為一名老師,哥哥所在的這座城市南京,有一所特別好的大學,南師大,你可以試試。我們接下來時間會比較寬裕,你若回信,我會及時回復的。
雖亦不是很長的一封信,巴娃不僅讀了好幾遍,甚至拿起筆在草稿紙上模仿起這個中士哥哥的筆跡,每一個字都一般大小,每一筆都含著力量,然后每一個筆畫的收尾都有一個小小的掃尾,形成了他獨特的筆跡特點。巴娃寫著寫著,很快就掌握了他字體的要領,雖然沒有中士的字大氣有力度,但是形式卻是差不多的。這在巴娃字體形成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一步,后來常有見過她字的人都會問出一句:你的字筆畫后面怎么都有一條小尾巴。巴娃無所謂別人是夸是貶,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中士哥哥留下的痕跡,而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以至于到了好幾天之后,回信都已經寄出去了,巴娃才猛然覺醒,哥哥建議自己考南師的囑托。巴娃跑去問老師,南師怎么樣,自己能不能考得上。老師哈哈一笑,說這個學校能考得上南師的一個都沒有,再次強調這是一所普高的事實。巴娃很受挫,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么努力,自己的同學也這么努力怎么考上好大學一個都沒有。老師看出巴娃的疑惑,解釋到:因為咱們學校的學生底子差,家庭條件也都一般。巴娃抬眼看著老師,老師繼續說:你家父母會給你請老師補課嗎?啊?補課?巴娃詫異,然后悲傷地低下了頭:我家不想讓我上學了,尤其是我媽媽,她希望我出去打工,補貼家用。那不就是啰,老師又補充說,不過也還是要好好讀,女孩子哪怕上一個專科,出來也有事做,至少嫁人能嫁得好一些嘛,哈哈。老師的笑善意的,巴娃聽到耳朵里卻充滿了宿命感。
很快,巴娃收到了中士的回信,信里講了一些他在部隊里的故事,他們訓練時的項目和成績,他和戰友比賽內務時,自己的被子疊得又快又好,他還要指導別人干等等。巴娃看得津津有味,仿佛那是另一個世界。這一次回信,巴娃決定不要急急地隨便寫點東西了,巴娃緩了兩天,把自己心里那亂麻一樣愁緒進行了自以為的梳理,然后用恰當的筆觸在信里跟中士哥哥進行了交流。巴娃說自己考不上南師,全校都沒人能考得上,巴娃說自己認真聽講,也認真做每道題,巴娃說自己化學太差了,可能高三要選文科,雖然地理也不行,巴娃還說多么希望能選自己喜歡的科目放在一起學一起考呀,那她就選物理和政治,她還附帶著說物理娘娘其實很高大帥氣,政治老師也是英姿颯爽。巴娃在信里還若有若無地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諸多困惑,也講到了自己出自農村,家里人不是很樂意給女孩讀書的現實。
第一次,巴娃痛痛快快毫無負擔地把壓在心頭所有話,都講給了一個只見過三次面的哥哥去聽,巴娃從來沒有想過會不信任他,是他那一身軍裝,還是他也曾經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不管什么原因,巴娃就是莫名其妙地相信他,并且相信他會給予她指引。巴娃呀,她太渴望撥開眼前的迷霧,看清前進的方向了。
當再次收到回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朋之后了,這一次巴娃沒有了先前的緊張,但那份沉甸甸的喜悅還是叫巴娃激動不已。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里面是厚厚的好幾張信紙。哥哥這次跟巴娃多聊了幾句,巴娃不知道自己信里哪句話觸動了中士哥哥的話匣子,那么多,手里捏著信紙,巴娃有一種面前擺著滿桌山珍海味的滿足感,尤其是正待享用之時,都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無限接近幸福的時候。
展信慢讀,一句:可愛的小妹妹,你好!來信已閱,很感謝你的信任,向我傾訴你胸中苦悶。哥哥反復閱讀,加以梳理,才敢以落筆給予你回信。一個求學不被父母鼓勵的女生,一個對自己有期待卻不知道路在何方的女生,一個急切地想要尋找答案的女生,哥哥說得對嗎?
在我寫下想跟你寫的內容時,我先講講我自己吧,我高中讀書的時候,成績也還可以,我是一個男生,繼續考大學是可行的。但是在高考前,我的父母期望我來當兵,而且說高中生當兵,比初中生更好,也夠了。說實話,我是一個當兵的好苗子(哦,對了,順便告訴你一聲,我現在已經是上士了,但你可以繼續稱呼我為中士哥哥),我在部隊里如魚得水,可是我依然羨慕和向往校園生活,我每次回家探親,都會到學校里走一走看一看。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我會選擇考上大學再進部隊鍛煉自己。當然,我并不后悔,我現在在這里,依然可以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生活技能,而且我也在自考,也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不僅級別提升,而且已經拿下了大專學歷,我并不打算停止,后面會繼續深造拿下本科學歷。
當我的故事說完的時候,你是不是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清晰一點的認識。其實,我想說的是,你可以不用想得太遠,能不能考上不去想,有沒有人能考上不去想,考上了父母給不給上不去想,你只想你每天要背的書,要做的題,要尋找的夢想。我們部隊有很多的訓練,說不累是假的,但是我牢記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它適用于一次拉練,也適用于整個軍旅生活。我現在把它送給你,希望小妹妹能夠堅定地求學下去,魯迅不是說過一句話嘛: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面前本沒有路,你去走,才有!
不知道多少里路之外飄來的話語呀!就像一股清泉流過巴娃的心間,洗滌著巴娃困頓蒙塵的心靈,這位年輕的人兒眼前依然沒有路,但是她已經知道要怎么做了,她要堅定著自己的堅定,毫不動搖,走出一條路來,就像上天神奇地把中士送給自己做哥哥的偉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