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粥小學就讀于D小,鎮上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學。D小很小,一個院門進去,一個冂字形的建筑,中間一棟辦公樓連著左右兩排三層樓的教學樓,分別是低年級和高年級。
D小的六年,是粥粥最幸福快樂的時光,每當回憶起D小,心中就是滿滿的溫情與感動。雖然它只是一個鎮中心小學,連稍大一點的報告廳都沒有,更不用提階梯教室。但是D小從沒有讓孩子們囿于這方寸之間,D小的老師們在有限的經費下,盡可能地讓孩子們接觸更廣袤的天地,見識更大的世界。
D小有著非常豐富的社團活動:鼓號隊、武術隊、田徑隊、排球隊、合唱隊等樣樣不少;還跟當地的駐軍部隊聯誼合作,組織了一支少年軍校,平時操練、匯報時穿軍裝、戴軍帽、站軍姿,英姿颯爽。
每周的有興趣小組活動:美術、音樂、舞蹈、書法、手工、趣味數學等。那個年代鎮上的孩子幾乎沒有條件開展課外培訓,但D小給了他們接觸除了課本外興趣愛好的機會。
每學年D小還會租借鎮上唯一的影劇院,舉辦一次文藝匯演,由高年級每個班級表演一個節目。這也是粥粥學生時代最期待的活動,無論是作為觀眾還是演員。
但粥粥一次都沒有被班主任選過表演節目,尤其是有一次班主任編排了一個集體舞,幾乎全班女生都上了,沒有她。老師說因為她個子比較高,跟大家一起不太協調。但她不信,回家的路上默默流淚,對自己的長相更加猶疑和不自信。是因為長得不好看嗎?是因為假小子的形象嗎?她在心里問自己。她羨慕班上的女同學都是長頭發扎辮子,她看到漂亮的扎頭彩帶也會買一兩條,等著也許某一天自己就能扎上;甚至暑假表妹來她家玩,她借表妹的長發模仿古裝劇里的造型,用買的彩條給表妹編辮子…她恨媽媽為什么一直給她剪短發,從來不允許她留長發。
D小還有紅領巾廣播站,坐落于高年級的兩層樓梯間的一間小屋子。學校會在每一屆的四年級選出新的校廣播站播音員,粥粥四年級入選的播音員,一直播到六年級畢業。從這間小屋子,粥粥的聲音通過話筒,傳遞到每間教室的小喇叭里,回蕩在整個校園。也正是在這里,粥粥第一次見到了江淼。
江淼比粥粥高,身材頎長,皮膚白皙,五官清秀,溫柔細長的眼睛,笑起來就如同一彎月。粥粥應該是被那個燦爛的笑容給點亮的。在此之前,她并不知道江淼,或者她不記得關于江淼的任何,即使他是隔壁班的班長。所以粥粥一直覺得,是喜歡的朦朧情愫開啟了她的童年覺知:自此之后,她開始默默關注這個人和與他有關的事,與之相伴的是烙印在心底的每個當下自己的感受。
每周的廣播是她最期待的,因為那是她可能唯一能再見到他的機會,但每周的節目不一樣,不一定會安排到他倆一起播報,所以整個四年級她也沒有見過他幾次。如果剛巧安排到他倆一起播報,那20分鐘是她最開心的時光。
粥粥是大方的,就如同她清爽的短發一樣。當她與喜歡的江淼待在一起的時候,她是活潑開朗的,甚至是主動攀談的那個。就是那種舉重若輕若無其事的樣子,因為她不允許自己被看穿。
其他時候,她也會盼望再見到他。她會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倚在走廊璧上望向隔壁班,在嬉鬧的男生中尋找他的身影;她也會在回家的路上,期待能跟他不期而遇。還有一次稍長時間的相處,是四年級那次區夏令營,D小五個名額里就有她和他,這次他們可以從早到晚一起活動!記得老師通知8點半在校門口集合,粥粥5點不到就醒了,再也沒睡著。她索性爬起來,拿出勞技課的工具材料,做起手工。粥粥在手工方面可以說是毫無天賦,笨手笨腳,勞技課作業基本都是同桌或者前后桌幫忙協助完成。但這一刻她用做手工來消磨時光,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見面…
整個四年級粥粥幾乎沒見過江淼幾次,所以粥粥對于江淼的印象是模糊的,但她知道因為這個人她的學生時代突然被點亮了,她看清了周圍的同學的樣子,也窺探了自己的內心。而她沒想到的是,之后的兩年他們成了同班同學,還是前后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