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是獨生子女。
我周圍朋友也是獨生子女,所以一個家只能有一個娃簡直跟地球是圓的一樣深入我心。
我養阿凡達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
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什么信念是命運動搖不了的。
我朋友離開平江之際托孤我一只貓。
這貓就成為我們家第四個成員。
托孤之物本不該挑剔,無論怎么看,這只貓就算在市場上都有一戰之力。
品種是布偶,長得算漂亮,湛藍渾圓的大眼睛,通體黑毛少算雪白,毛軟乎,抱著像個暖和的毯子。
從私心而論我確實是喜歡這只小貓。
毛孩子的心思是細膩的。
阿凡達在第二只毛孩子進門的一刻充滿好奇,貓咪在家時間一天天延長,阿凡達逐漸這只動物發現這是我們家的第四個成員,看貓的眼光就挑剔了起來。
毛孩子有直覺這個外來闖入者會妨礙她的地位,開始對這只動物進行全方位的圍堵。
每天她就追著阿麗塔整個房子里面跑。
家里兩只動物,實況轉播的雞飛狗跳。跑起來的時候整個家都在震顫,打起來的時候滿屋毛飛。貓咪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存在尊老愛幼問題,體重實力打不過就用技術挑釁。例如故意在敵人的鼻子前面輕盈邁過,或者直接進敵方籠子里來回蹭,留下氣味。
阿凡達氣不過,就一直追著貓揍。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幾次阻攔,后來發現每天阻攔好幾次都沒什么用,有一次怕阿凡達下嘴不知輕重,情急之下直接伸出腿來阻攔兩娃打架,沒想到被阿凡達張嘴就咬,隔著兩條褲子,硬生生把我腿都咬出兩牙印。不知道咬在貓身上,那是多大的兩個大洞。
所以這只貓的名字,延續阿凡達的習慣,就叫阿麗塔。
戰爭一直持續,主人們漸漸麻木。兩只動物之間的尊卑輩分卻在打鬧之中逐漸分出來,架還打,慢慢地次數就少了。
一貓一狗之間達到了奇怪的平衡,相互經過的時候不再針鋒相對,只是沉默地聞了一下味道就各自離開。阿麗塔像是剛被馴服的倔強小孩,她處處都在模仿阿凡達的動作,阿凡達躺地板,她也躺地板,阿凡達躺在過道中間,她也躺在過道中間,就連姿勢,也一模一樣。
阿凡達是買回來陪我爸的,她喜歡靠近人類。我爸白天看電視的時候,阿凡達就躺在他腳邊一起看。
現在多了個阿麗塔,阿麗塔喜歡臥在沙發扶手上,她就在我爸看電視的時候臥在另一側的沙發扶手上。
這樣看起來整個畫面就非常和諧,一張沙發,一個老人,左手摸貓,右腳蹭狗,整個畫面其樂融融。
即使貓狗融洽了,爭風吃醋的事情有,而且很多。
阿凡達不允許在她的視線范圍內我親昵地撫摸甚至是抱起阿麗塔,只要我往阿麗塔頭上伸出手,手還沒碰到阿麗塔,阿凡達的腦瓜子一下子就湊上來了,填補了我手掌心的空缺。雖然對阿麗塔有點虧欠,畢竟阿凡達也是心頭肉,只好伸出另一只手來摸阿麗塔,另一只手難道就被允許了嗎,阿凡達站起來又往另一只手蹭去,大有一種我要主人所有的愛的感覺。
為了防止我那向外延伸的善意,阿凡達能貓能狗。出外能叼飛盤,進屋能回應逗貓棒,我用逗貓棒逗阿麗塔,阿麗塔高冷地用爪子撥了撥稍微回應,我正感覺自己家毛孩子高冷的時候,突然發現阿凡達能跳起來想夠逗貓棒了…
有時候毛孩子太貼心了,有一種貓狗莫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