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洞府前面的平臺,小奇與少年辭別,下山前往扶桑樹下。
夜晚的湯谷十分寂靜,可以聽到遠(yuǎn)處規(guī)律的海浪聲。小奇下山后一路飛行,很快又來到扶桑樹下。
扶桑樹上的殘魂在夜色中閃爍,祈圓種下的扶桑樹能在短短幾年便生長得如此繁茂,想必也是與這些殘魂的反哺有關(guān),扶桑樹和扶桑族人互相依附,互相滋養(yǎng)。
小奇抬頭望去,那么多的殘魂,不知哪一個是冉喜的,她臨終可交代了什么,她又是如何慘死?只能等以后見到友仁才能了解來龍去脈了。
小奇轉(zhuǎn)身看了看損毀的院落和茅屋,這場景難免讓他想不咸山的山頂庭院,都是一樣的的被摧毀過,破敗過。
小奇不自覺地用起修復(fù)之術(shù),雖難以百分百還原,畢竟他沒見過這院落被毀前的模樣,他只能將茅屋修繕好,將院中的漁網(wǎng)農(nóng)具收拾整齊,將柵欄重新歸位,至少看上去這是一個完好干凈的庭院了,等友仁云游回來也有個暫時的居所。
做完這一切,小奇繞著扶桑樹轉(zhuǎn)了一圈,雖然三界聯(lián)通之門已開,但是怎么進(jìn)入這道門?門在哪里?小奇還是一頭霧水。
他立于冉喜的墓碑前,尋思了許久,不禁說道:“冉喜,祈圓有難,現(xiàn)在冥界,我想去看看她,你若能聽到,請告訴我三界之門如何打開。”
小奇說完望著那塊簡陋的墓碑良久,有抬頭望向那樹冠上的扶桑族殘魂。這三界之門若就是這棵樹,到底該如何打開進(jìn)入呢?
小奇正思索著,突然樹冠上一個火紅色的殘魂飛落下來,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來到小奇眼前,轉(zhuǎn)著圈,上下翻飛,然后又慢慢飛向樹后,小球了然,這是在引導(dǎo)他,遂飛身跟了過去。
這殘魂看小奇跟了過來,停頓了片刻,又向上飛去,此刻更像是一簇會飛的小火苗躍動著,轉(zhuǎn)眼便飛到樹冠上,小奇緊跟著飛了上去。
樹冠之上的枝干依然粗壯,蜿蜒著,仿佛藏于樹冠中的一條小路,小奇走在這枝干之上,兩旁是茂密的扶桑樹枝葉和一盞盞殘魂“小燈籠”,將這條樹冠中的小路照得通亮。
小奇跟在那簇“小火苗”之后向前走,樹冠之上仿佛是一片叢林,淡淡的樹葉的香氣讓人清醒。
就這樣一直向前走著,在地上只覺得這扶桑樹之大也不過是覆蓋了半個湯谷,當(dāng)真在這樹冠之上穿梭,才發(fā)現(xiàn)樹上的世界更大,這條小路好長。
也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開始出現(xiàn)不一樣的景觀,兩旁殘魂小燈籠沒有了,倒是前方茂密的枝葉縫隙中卻有亮光傳來,那是一堵綠色的枝葉纏繞成的墻,殘魂“小火苗”就停在那里上下跳動。
小奇走到它跟前伸出手掌,那“小火苗”仿佛聽懂了他的召喚,飛落下來,在他掌心跳動著。“你是想告訴我這就是三界之門嗎?”小奇看得出這殘魂是在幫他,也許它就是冉喜。
小奇試探著喚出:“冉喜?你是冉喜嗎?”可惜“小火苗”沒有應(yīng)答,它只是跳躍著飛到那堵墻邊。小奇明白了,穿過這里應(yīng)該就是三界之門了。
“多謝!”他看著這簇“小火苗”說道,內(nèi)心已確認(rèn)這就是冉喜的一縷殘魂,諸多感慨和感激涌上心頭。“小火苗”定住了,接著又跳躍著沿著這條枝干小路飛回去了,很快就消失在轉(zhuǎn)彎處。
小奇看著眼前這堵墻,先是用手推了推,根本推不動。他向上看去,這墻并不是高不可攀,于是,小奇飛身一躍,立于墻頭。遠(yuǎn)眺過去,眼前的一切另小奇震驚無比。
樹墻的另一面是另一個天地了,眼前的一切既不是湯谷也不是茫茫東海。目之所及極為空曠,藍(lán)天白云之下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有各種姿態(tài)的仙鶴,或飛于高空在云朵間穿梭,或立于水畔引頸唳鳴,閑適輕盈地漫步。水邊還有梅花鹿踱著步子。
而蘆葦蕩中間高高地聳立著三座寶塔:白色、金色、黑色。小奇知道這分別是天界,人界和冥界。原來這便是三界之門了。
小奇飛身來到那座黑色的寶塔前,毫不猶豫地走了進(jìn)去,里面并沒有把守之人,漆黑一片,直到一束光從塔頂照射下來,將小奇籠罩其中。還沒等小奇反應(yīng)過來,這束光像是有吸力一般,將小奇猛地被吸了上去,仿佛是一陣龍卷風(fēng),小奇翻滾著看不清眼前的一切。
等到這吸力消失,小奇從高空墜落,緩緩落地,眼前卻已不是塔內(nèi),他來到了冥界。
,眼前正是那棵大桃樹。而樹下祈圓的肉身卻不見了。也幸好小奇沒有看到,那樣的祈圓會讓小奇痛心不已。
但他看到了白虎。白虎趴在樹下正緊盯著小奇。“我來找祈圓,我是小奇。”
白虎緩緩起身,調(diào)轉(zhuǎn)方向,回頭看了一眼小奇,“跟我來吧。”白虎將小奇也帶帶到宗布神的宮殿大門外,大門自動打開,像上次帶小青鳥一樣,白虎帶著小奇穿過廊亭,來到祈圓所在的庭院。
門還未開,小奇就聽見庭院里傳來熟悉的清爽歡快的笑聲,他的心激動得砰砰砰,跳得很快——祈圓還活著,開心地活著。小奇臉上難得有了笑容。
然后,白虎卻轉(zhuǎn)過頭來說了句:“她未必認(rèn)得出你。”小奇的笑容凝固了,他沒抬懂白虎的意思,“怎么會?我們不會忘記彼此。”白虎轉(zhuǎn)過頭沒說什么,帶著小奇走入那扇門。
小奇一眼便看到在老槐樹下蕩著秋千的祈圓。這是他從未見過的祈圓:秋千從老槐樹上垂下,極高,而祈圓蕩得更高,仿佛要飛出院墻,她穿著平日里很少見她穿的紗裙,溫柔的顏色,長長的批帛隨著秋千蕩上蕩下在空中飛舞著。確切地說,小奇沒見過祈圓如此盛裝小女兒的模樣,比那些仙女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奇就這樣靜靜看著她,有些恍惚,然后悄悄來到秋千后面。白虎則示意兩旁的侍女暫避。秋千慢慢蕩低了些,小奇在身后又將秋千推起,聽到祈圓又咯咯地笑出聲,喊著“再高些,再高些呀!”只見祈圓站在秋千上,用力蕩起,那秋千便又飛高了。
反復(fù)幾次,終于停了下來,祈圓坐在秋千板上,輕喘著,頭歪向一邊,斜靠著秋千繩,看到白虎正看著她,便問道:“有何事?白虎將軍。”
“公主,有故友來冥界找你!”白虎答道,看向其前后面的小奇。
公主?也對,祈圓是宗布神的女兒,在冥界她自然是公主。小奇想到。
祈圓順著白虎的目光轉(zhuǎn)頭看向身后,小奇正癡癡地看著她,微笑著,眼睛濕潤,三年了,小奇等了三年,尤其親眼見到祈圓還活著,內(nèi)心的激動無以言表。
“你是誰?我認(rèn)識你嗎?”祈圓開口問小奇,表情很是驚訝不解。
小奇笑容消失,看向白虎。
“她不記得你了。”白虎說道,然后不再理會,踱著步子走了。
小奇皺起眉頭看向祈圓,“我是你的小奇呀,你把我忘了嗎?”小奇一陣心痛襲來。他心痛的是不知道祈圓經(jīng)歷了什么才會將他忘記。
“小奇?小奇……小奇,很好玩的名字。”祈圓喃喃道。
小奇還要說什么,身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父王!”祈圓喊道,她從秋千上跳下來,向小奇這邊走來。
小奇回頭一看,身后之人應(yīng)該就是宗布神,他表情凝重,“總算是保住了性命,只是她的記憶缺失了。”宗布神說道。
“再下小奇,拜見宗布神!”小奇轉(zhuǎn)身行禮道。
宗布神將他輕輕扶起,“起來吧,我知道你,從小就陪著她,和她出生入死,我作為父親要感謝你替我守護(hù)她才是。”
“可是我并沒有保護(hù)好她,還是讓她受了不少苦。”小奇自責(zé)道。
宗布神擺擺手,“你有情有義,遇見你是小女的福氣,你們對抗的是三界之?dāng)常軅谒y免。跟我來。”
“父親,你認(rèn)識他?他說認(rèn)識我可我不記得了。”祈圓說道,滿臉的納悶。
“沒關(guān)系,你以后會想起來的。先去休息吧!“宗布神寵愛地看著祈圓,示意侍女將祈圓帶回房休息。
小奇跟隨宗布神來到旁邊的涼亭,在石桌旁坐下。
“是小青鳥通知你來的?”宗布神先問道。
小奇搖頭,“我從湯谷穿過三界之門而來,我從不咸山出來時,小青鳥還未回去。”
“哦,怪不得你看到祈圓如今的樣子感到驚訝,看來你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宗布神說道。
“晚輩來晚了,祈圓為什么失去了以前的記憶?”這是小奇最關(guān)心的問題。
“若不是小青鳥在西王母那里求來法子,恐怕這樣的祈圓你也見不到,而只能看到一個神識游離的分身。她的肉身已死,而且中了蠱毒,不得已之下,我和嫦娥將她的神識神力抽離了那具尸身。為了將她靈肉合一,小青鳥去尋了西王母,求來仙方,祈圓的命總算是保住了,只是她的過往記憶沒有很好地抽離出來,就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了。”宗布神深深地嘆了口氣。
“沒關(guān)系,還活著就好。記憶我們慢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