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主院,楊嬤嬤和那外面的小丫鬟說了,過了一會冬梅走了出來,“嬤嬤回來了,剛夫人在處理些事情,現在事情已經處理完了,咱們進去吧。”
進了屋子,楊嬤嬤先是向梁氏請了安,梁氏道,“嬤嬤坐吧,冬梅看茶。”楊嬤嬤謝了謝方才坐下。
梁氏見那楊嬤嬤雖有一絲倦意,但精神還不錯,臉上還帶著一絲笑意,“看嬤嬤這樣子,這次回家定是有什么好事發生。”
聽得梁氏的話,楊嬤嬤臉上的止都止不住,“稟告夫人,這次家去,我家那小子的親事定下來了。”
梁氏笑道,“那就恭喜嬤嬤了,定的是哪家的閨女?”
楊嬤嬤喜氣洋洋,“是我家遠房表姐家的,那孩子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勤勞能干,人長得也周正。這次家去請了四里八鄉有名的媒婆上門提的親。”
梁氏道,“那可是喜事啊,成親的日子定了嗎?”
楊嬤嬤道,“預備在十月里成親,那時田里的莊稼也都收了,天也涼爽,正適合辦酒。”
梁氏道,“這可是喜事,等日子定下來,到時候和管事的說下,到時候家里也派人去賀下。”
楊嬤嬤立馬站起來行了個大禮,“那我就提前謝謝夫人賞了。”那楊嬤嬤又說道,“啟稟夫人,自從我來了咱府上,得老爺夫人看得起,讓我照顧小姐,這日子過的是越來越有盼頭了。我家那小子和他那爹一樣喜歡舞槍弄棒的,這不年前和村里人上山打獵,分得半只野豬肉還有幾只活的山雞,那野豬肉早就處理好了,一直凍著在也還算新鮮。家里沒有什么好東西,我家那小子定要我帶來讓老爺夫人們嘗嘗。今兒個也是他趕車送我回來的,我讓他將東西已經送到廚下了。”
梁氏道,“嬤嬤有心了。對了,你兒子也來了,人呢?”
楊嬤嬤道,“家里還有事情,就讓他先回去了。”
梁氏道,“好不容易來一趟,怎么就回去了?嬤嬤這可不行。”
楊嬤嬤笑道,“若有下次,我再讓他來給老爺夫人們磕個頭。我知夫人也忙,我就先回院里了。”
梁氏道,“去吧,冬梅~送下楊嬤嬤。”
晚上,餐桌上就多了兩道菜,分別是那炙野豬肉和那香菇燉山雞湯,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趙毅吃著那炙豬肉,不得想起以前在邊關的日子。每到夏秋,只要沐休,趙毅就會和梁氏騎馬打獵,然后當場將那獵物烤來吃,現在想想恍如隔世。
正月十五一早,趙家人聚在一起吃早飯,說來趙毅和梁氏兩夫婦都是京城人士,只是常年在外,那口味也是多變,三個孩子都出生在任上,因此那飯食也是南北特色兼而有之。那乳糖圓子就是京城口味,而當地的習俗就是要吃炸春卷,還得配些諸如涼拌苔干,咸鴨胗等各色小菜。玉兒每樣都嘗了些,要不是梁氏控制著,那就又要吃個肚兒圓。
梁氏看著都發愁,“玉兒你是不是又吃胖了些?”
玉兒趕緊道,“沒有呢,我是要長個了。”說著又要夾個春卷吃。
梁氏趕緊攔住了,“好了,不許再吃了,志兒,一會盯著她讓她多扎會馬步。你看別人家的小姑娘可沒有比你能吃的,真是愁死我了。再過兩日就要開始學習了,夫子留給你的功課再檢查一下,看是否還有什么遺漏的。”
玉兒撅著嘴說道,“知道了。”
趙毅笑道,“好不容易放個假,你也別管的太嚴了。今天街上熱鬧的很,不如早些吃晚飯,讓他們兄妹去街上逛逛、玩樂一番。”
梁氏白了趙毅一眼道,“還出去玩呢,上次的事情你不記得了?”
趙毅道,“孩子們遲早要長大的,讓他們多經歷經歷沒什么壞事。不過這次你們可要帶足人手,還要記得要低調些。”
玉兒立馬歡呼起來,“太好了,爹娘放心,我一定注意安全,緊緊跟在哥哥們身邊。”趙強和趙志也鄭重表態一定保護好妹妹。
“趙志兄,你們怎么也在這里?”來人正是張家姐弟。
“夫子好!”玉兒趕緊親熱的小跑過去。
張書顏立馬關心道,“慢一些,人多擁擠。”
幾人相互客氣了一番,趙強問道,“你們怎么在這里?”
張書杰說道,“趙小將軍,這幾日我都悶在家里讀書,因今日熱鬧,就和姐姐出來轉轉透透氣。你們是來猜燈謎的?”
趙志不好意思的說道,“可惜我們連第一輪都沒有進入,沒能拿到花燈,玉兒還不高興呢。”
“玉兒妹妹,你看中了哪盞燈?”張書杰問道.
“是那個兔兒燈,要不書杰哥哥你幫我贏來。”
張書杰道,“這還不容易,只要進了第二輪就行了唄。”
然后張書杰就自信滿滿的擠進樓里,趙強等也護著妹妹也跟了過去。
張書顏不喜熱鬧,就沒有跟進去。“書杰、玉兒我在外面等你們。”回頭一看,趙志也沒有進去,張書顏訝異道,“趙二公子,你怎么沒有跟進去?”趙志有些靦腆的說道,“今兒個人多,那我也在外面待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