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爺作為生意場上的老手,自然知道如何在維持利潤的同時,又能保持與客戶的良好關系。
他拍著胸脯保證,會給謝每每提供最優質的食材。
簽訂合同的過程雖然在古代并不復雜。
但謝每每依舊謹慎地對每一個細節都過了一遍目,確認無誤后,才在布質的契約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看著謝每每專注而又自信的眼神,李大娘心中暗自點贊。
他知道,這位林姑娘,絕對不簡單。
莫老爺總是笑瞇瞇的,但在談起生意時,雙方都收起了閑聊的態度。
這次出行,謝每每不僅詢問了貨物的情況。
還巧妙地談及市場行情、物流、甚至是最近的天氣變化,如何影響貨物的保存。
每一個話題都無不體現出她精細的觀察和深厚的背景知識。
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謝每每展現出了她的智慧。
她首先是贊美莫老爺的商品質量超群,然后巧妙地提到了自己的預算限制,以及作為一個新手在市場上的不易。
她的話語誠懇,讓人感受到她的用心良苦。
與此同時,青青和江水也不是擺設。
青青時不時地用她那天真無邪的眼神望向莫老爺,像是在說:“您看,我們真的很需要您的幫助。”
而江水則在關鍵時刻提出一些看似無關痛癢卻極具分量的市場信息,給討價還價增添了籌碼。
快要走的時候,一只走失的豬不知怎地跑進了市場。
它在人群中穿梭,撞得攤販們手忙腳亂,一時間,尖叫、呵斥、笑聲混成一片。
趁著這個插曲,謝每每眼尖地注意到莫老爺不經意間露出的驚訝和無奈。
她心頭一動,立刻轉移話題,用略帶同情的語氣說:“看來今天市場真是不太平啊,這對生意也有些影響吧。”
莫老爺諱莫如深。
“哎呦,這不是李大娘和小謝姑娘嘛!買了不少東西啊!”一個穿著灰藍長衫、頭戴折扇帽的中年男人迎面走了過來,身后還跟著個瘦高的伙計。
“莫老爺!”李大娘一見,趕忙堆起笑臉,“今兒個風把您吹到這菜市場了?”
“哎,大娘別取笑我。”莫老爺哈哈一笑,扇子一合,站在兩人面前,目光落在謝每每身上,“這位就是你常說的那個聰明伶俐的小謝姑娘吧?果然長得機靈,看著就是個有主意的。”
謝每每眉眼一彎,禮貌地行了個禮:“莫老爺過獎了,剛才只是陪大娘買點東西。”
莫老爺點點頭,笑道:“買菜哪是小事!家里柴米油鹽,這點最要緊。對了,小謝姑娘,我聽說你最近擺地攤賣點小玩意兒,做得挺有聲色的?”
謝每每眼神微閃,立刻順勢接話:“托各位街坊的照顧,剛起步,勉強糊口。不過聽說莫老爺的店鋪生意可是遠近聞名呢!”
莫老爺擺擺手,臉上卻滿是得意:“什么遠近聞名,只不過靠著幾分人情維系罷了。聽李大娘說你這姑娘眼光獨到,最近賣的那些個小吃手工,倒讓我挺感興趣的。不如改天拿幾樣到我店里,咱合作試試看?”
謝每每目光微微一亮,但面上仍舊笑意得體:“能跟莫老爺合作,那是我的榮幸。不過您店里可是金貴地方,不怕我這些小生意丟了您的名頭?”
莫老爺大笑:“什么金貴不金貴的,做生意嘛,就是圖個熱鬧。再說了,你的小玩意兒聽著新鮮,說不定真能帶來些新客人。如何?”
謝每每沉吟了一下,點點頭:“既然莫老爺不嫌棄,那我改天帶些樣品過去請您過目,到時還請多提點意見。”
“成,就這么說定了!”莫老爺滿意地扇了扇扇子,隨即話鋒一轉,“不過丫頭,做生意也得小心點。最近街上有些不干凈的事兒,聽說有小商販被人堵了路,損了貨,可別一頭扎進去。”
李大娘聞言一驚,皺眉道:“又是那幫地痞?”
莫老爺嘆了口氣,搖搖頭:“不知道是誰,但聽說連縣衙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們這些做小生意的,多個心眼總沒錯。”
謝每每微微一笑,點頭道:“謝謝莫老爺提醒,我會小心的。”
莫老爺點了點頭,扭頭吩咐伙計:“走吧,回頭別忘了把賬簿拿給我。”又沖謝每每擺擺手,“丫頭,等你帶樣品來,我請你喝茶!”
“多謝莫老爺。”謝每每目送他離去,眼里閃過一絲深思。
李大娘壓低聲音問:“小謝,你真要跟莫老爺合作啊?”
謝每每輕輕一笑:“為什么不呢?他有鋪子和人脈,咱有創意和點子,這可是一步大棋。至于他說的那些不干凈的事兒嘛……”她頓了頓,目光沉了幾分,“也許正是咱該注意的。”
謝每每告辭了莫老爺。
身旁跟著李大娘,江水也跟在另一邊,菜市場的喧囂聲像潮水一樣涌來。
賣菜的、買菜的、吆喝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蘿卜怎么賣?”李大娘隨手拿起一個圓潤的蘿卜,眼睛一掃就看出有些磕碰。
“二十文一個。”攤主是個中年漢子,聲音粗得像破鑼。
“二十文?”李大娘一拍大腿,“你這是賣金蘿卜呢?十五文,不能再多了!”
“十五文也太少了,大娘,這蘿卜可是剛從地里拔出來的,水靈靈的!”
謝每每笑了笑,接過話頭:“拔出來的蘿卜可經不起太陽曬,這皮一干就賣不出價了。十二文吧,我們全買了。”
攤主一愣,隨即皺眉:“十二文也太狠了,至少十八文!”
李大娘裝模作樣地放下蘿卜,扯著謝每每就要走:“走走走,這家貴,前頭那家還新鮮呢!”
“哎哎,別急啊!”攤主趕緊攔住,“十四文!大娘,這總行了吧?”
謝每每故意踱了兩步,回頭丟下一句:“十文一顆,多了不買。”
攤主糾結半天,終于一咬牙:“得了,十文就十文!全給你們!”
李大娘得意地看著謝每每,小聲嘀咕:“丫頭,你這嘴真能抹了蜜似的。”
“經驗。”謝每每彎彎嘴角,“這還只是開胃菜。”
兩人走到米鋪門口時,李大娘壓低聲音:“小謝,這家老板可難纏,咱可得小心點。”
鋪子里的老板正笑瞇瞇地招呼別的客人,見她們進來,立刻迎上來:“喲,大娘,今天要買啥?”
“先看米,”謝每每笑著接口,“上好的長粒米,一斗多少錢?”
“六百文。”老板一臉自信。
“六百文?”李大娘一聽火氣就上來了,“上次不是五百五嗎?你這漲得也太快了吧!”
老板不慌不忙地攤手:“大娘,最近糧價都漲了,六百文已經是良心價了。”
“良心?”謝每每冷笑,“昨天城西那家才五百二,你這都比別人貴出一斗小米的錢了。”
老板臉色微變,但還嘴硬:“他們那米哪能比得上我家的!您這次買回去試試,要是不好吃,下次我送您一斗!”
“那可不行,錢多出來了哪有回頭的理兒。”謝每每輕輕敲了敲柜臺,“五百文一斗,今天買三斗。”
老板頓時猶豫了。
旁邊另一個客人插嘴:“五百文我也買兩斗!”
這下老板徹底被逼得無路可退,只能苦笑:“好好好,五百文就五百文。大娘,這可真是看在熟人的份上啊!”
走出米鋪時,李大娘拍了拍布袋,感慨萬千:“你這丫頭,真是個金算盤,三下五除二就省了小半斗米的錢!”
謝每每笑著擺擺手:“咱得精打細算,省下來的都是賺的。你看著吧,這才剛開始。”
兩人拐進了菜市場另一頭,一個賣青菜的攤位前擠滿了人。
攤主是個滿臉胡茬的大漢,正哼哼哈哈地招呼著:“新鮮的青菜!兩捆三十文,自己挑啊!”
李大娘站在攤前,眼睛一瞇,隨手捏了捏一捆青菜的莖:“這菜倒是脆,可葉子邊上都蔫了。兩捆三十文,這價也太硬了。”
攤主樂了:“大娘,您這話說得,不愛買就別買啊!這可是我早上三更天就割下來的。”
謝每每笑著接過話頭:“三更天割的,也架不住日頭曬啊,這葉子早上還沒這顏色吧?二十文兩捆,咱帶走。”
攤主瞥了她一眼:“這丫頭還挺會砍價。二十五文,不能再低了!”
謝每每故作驚訝:“二十五文買這發蔫的菜?大叔,您是賣菜呢還是賣情懷啊?”
周圍買菜的顧客笑了起來,有人附和:“可不嘛,這菜都快成草了,還這么貴!”
攤主頓時有些掛不住面子,撓了撓頭:“行吧行吧,二十文兩捆,就當交個朋友了!”
謝每每點點頭,從懷里掏出一把銅錢,笑盈盈地說道:“早這樣多省事。”
往前走了幾步,謝每每停在一個小攤前。
攤主是個滿臉皺紋的老婦人,手里拿著一把小刀正在削南瓜皮。她攤上擺的都是些樣貌不太好的瓜果,價格寫得倒是很實在。
“奶奶,這瓜怎么賣?”謝每每蹲下來,隨手拿起一個仔細看了看。
“十文一個,實誠價。”老婦人抬頭笑了笑。
“十文啊……看著挺劃算,就是這瓜不夠均勻,拿回去剁了還得挑挑。”謝每每一邊說,一邊挑出三個看上去還算好的,指著說道,“三個八文怎么樣?”
老婦人眼珠一轉,搖了搖頭:“不行,這已經是底價了,十文少一文我都不賣。”
“那這樣吧,您這瓜我們全包了,五文一個,咱就圖個快利。”謝每每拍拍手,站起身笑著說,“您這攤位前頭地方窄,我們拿走了,您也好輕省些。”
老婦人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攤上零零散散的瓜,嘆了口氣:“行吧,全包了!”
謝每每爽快地遞過錢,抬手招呼身后的李大娘:“把這些瓜搬到袋子里,回頭還能剁了做菜賣。”
李大娘扛著裝滿菜的布袋,笑得滿臉褶子:“丫頭,算下來這一趟省了足足三成的錢!我看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謝每每搖了搖頭,目光望向市場盡頭那幾家氣派的大鋪子:“省的這些是小錢,咱以后要賺的,是讓這些鋪子老板都羨慕的錢。”
李大娘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嘀咕道:“你說得輕巧,那些大鋪子背后可有門路的,咱想插一腳,得拼命啊。”
謝每每嘴角微揚,語氣里帶著一絲篤定:“拼命就拼命,只要有腦子,再難的生意也能做成。”
三人說笑著走出市場,謝每每手里攥著剛剛討價省下來的錢,心中已經盤算開了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