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騎兵孤軍追了沒多遠,的的確確是撞上梁子他家的家丁騎兵了,只不過撞上的敵軍騎兵,數量上有那么一點點多。
旌旗招展,百騎呼嘯,俄而千騎如影掠過,萬馬奔騰劈山開海,卷平崗。
李平胡部精騎先發,所率乃是李成梁遼東三千家丁甲騎,人馬皆甲李家的最后本錢,氣動云霄。
遼東鐵騎之后,是何和禮、扈爾漢、費英東、清佳努等女真全部騎兵兩千騎,生在白山黑水苦寒地,與天斗與地斗,敢拼敢打不怕死,勇悍非常。
再之后,是李舜臣、郭再祐、陳鱗、權粟等八衛騎兵簡單出了三千騎,后綴著兩千唐騎湊數,共計足額萬騎。
一比十,龐大的騎兵集群赫然橫在杜松面前,更別說身后的步兵了。密集的步兵軍團猶如橫亙的巨獸,一把把精鋼鍛造的刺刀寒光耀耀,火紅的軍服猶如突兀升騰噴涌出現的火海,火紅的唐旗高高飄揚。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次征伐遼東李家非常賣力氣,家丁騎兵在內的一萬軍騎齊出不算,兩萬披掛整齊的步卒斗志昂揚,壯碩士卒手持長槍大盾排頭在前,一頂頂荷葉兜帽下是手持唐軍淘汰鳥銃的遼東火器營兵,更有斬馬長刀手、弓弩手、長槍兵等。
冤家宜解不宜結,花虎成功解了雙方的仇恨,李成梁他們家便也沒太多芥蒂可供扭捏的不選擇了。梁子既已下了決心,自然不會是像擠牙膏式的出力,稍稍恢復元氣的遼東軍傾巢而出。歸唐以來李家軍首戰,自該要證明證明自己的有種。
帥旗之下,臉色白凈的花虎鞭哨前指,霎那間戰鼓擂動法螺聲聲,李平胡所部猶如脫韁野馬筆直的朝杜松撞去。
遼東騎兵的馬蹄剛剛揚起塵埃,新降之將的何和禮等不甘示弱,立功心切的飆起馬速側翼迂回,直抄杜松后路攻殺。
馬軍齊動,步軍豈會坐視,李家軍步卒快步前進,唐軍步兵速度更快。訓練有素的運動中面敵變陣,右翼排頭為標準左轉彎,一排排一隊隊一團團扛槍跑步前進,大橫陣變作大豎陣,簡單的變動效率卻提升很多。
而杜松這邊,局勢的緊急程度不容他有哪怕半秒的思考,調轉馬頭趕緊跑路??杀捡Y已久的坐騎哪比得過以逸待勞的坐騎,兩軍騎兵很快就追逐遭遇,一輪弓箭互射過后,全員拎起長柄大砍刀。相撞在一起,絞殺在一起,騎兵混戰一處鮮血飆灑。
“杜松休走!”
李平胡縱馬提刀亂戰里直沖杜松,被他喊聲呼喚吸引,尚繼官和陳繼盛緊隨其后,其余何和禮、扈爾漢、清佳努、揚吉努、李舜臣、郭再佑、陳鱗、尼堪外蘭、寧古親章京等將聞訊而來加入戰團,大小一十八將你追我趕你堵我截,圍攻杜松殺得口干舌燥手臂酸痛。這種規模的群毆別說虎將如杜松了,哪怕是劉鋌還活著,哪怕是換呂布上,也遭不住啊。
杜松已然熄了把家丁騎兵都撈出來的打算,手持金背大刀奮力突圍,金背刀掄得揮出殘影,方才突出重圍殺出血路。突圍的第一時間杜松急向錦州方向狂奔,身旁只有十余騎兵倉皇逃竄,非但把后面兩千步兵舍了,更是把廣寧城也舍了。
可沒辦法呀,大明在遼西就杜松、董一元兩支兵馬,薊州宣大三鎮的血液都已抽空了,無兵可調拿什么跟唐軍主力碰,不到五萬人的新兵蛋子?
…………
兩千明軍精銳步兵的尸體鋪展在遼西平原土地上,一直鋪到廣寧城門口。
唐軍主力兵臨城下,許久后花虎姍姍來遲,舉起千里眼打量城防狀況,疲憊的小臉兒稍稍蹙額。
廣寧衛城,原大遼顯州城,始建于遼穆宗時期。遼城為夯土方形土城,后毀于金元之際戰火,至洪武二十五年五月遣指揮王雄重筑,為夯土長方形土城,規模大于遼代。
明城周長約7千米,有永安、拱鎮、太安、迎恩、靜遠五座城門,后由都督劉禎裹磚并擴建甕城。明嘉靖三十四年,都御使蘇志皋再擴新城,又名南關,設東西南三座城門,周長與舊城合計8.5千米。嘉靖朝的擴建將衛城擴展到二道河北岸,二道河成為護城河。
至此明軍遼西重鎮廣寧城落成,呈南寬北窄狀,南北長約2千米,東西最寬處約1.6千米,城墻平均高11.7米,基寬約6米,頂寬約5米。以條石作基,內石外磚,砌墻以石灰、米汁加桐油粘接,中填夯土,以三合土鋪磚封頂,墻頂外側設有女兒墻及垛口。城墻四隅各設一角樓,各門內均置有甕城,內有馬道可登城門之上。
這樣一座大城重鎮,哪怕守軍兵力不足,想要啃下來很費功夫。
秦歲打馬來道:“元帥,我軍遠道而來已經很疲憊了,請下令扎營休整?!?/p>
額頭已經薄薄一層汗的花虎點點頭,簡單下派任務扎營圍城,在成斐的服侍下座馬扎上好好休息休息。休到體力恢復過來,花虎有余力便召蕭隆、秦歲兩位軍師商議軍事。在此期間成斐抽空燒壺熱水,熱水燙剩飯連湯帶米給花虎喂點,肚子里有東西恢復更快。
“廣寧是座堅固的城池,輕易是無法攻克的,但再堅固的城池也要有足夠強大的軍隊才能有效果。明軍在遼西的兵力只剩錦州的董一元了,所以不足為懼,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琢磨怎么破城?!被ɑ⒄Z氣一頓:“但我沒有這個時間,比起廣寧城蒙古更重要,我必須趕快去見蒙古諸侯鐘金。所以計劃不變,但要多留些軍隊來攻打廣寧城,并且要留大將統一指揮調遣。還要防止錦州明軍的增援,比如襲擾和輸入兵糧。”
“大帥的意思是在我們當中留下一人?”秦歲問道。
蕭隆主動說道:“老夫留下吧,老夫老了體力跟不上,不要再犯薩爾滸的過錯,拖大軍后腿了?!?/p>
花虎頷首道:“老將軍,慶重奇兵部我留下,此外還有朝鮮八郡精銳之師,唔……李成梁的步軍也留下一萬,炮兵團也留下。這樣總計兵力近十萬,符合倍則圍之的兵法?!?/p>
蕭隆慨然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