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投遞之原因——太俗太浪漫
上篇提到的故事似乎偏離了“節約”之主題,明明節約是與金錢物質掛鉤,咋成了一個腦殘女二婚情感故事。
我不服,誰規定節約不能與情感、話語、能量……有關?!
矮矬窮的老常是一個極致的節約高手。
他節約話語,給你似金的沉默。
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當然有美中不足。人家勸我再婚我不喜歡,人家勸我不再婚我也不喜歡。說到底,干你何事?勸啥勸?
院子里這些烏鴉似的人和聒噪聲讓人十分煩。憑什么覺得我可憐?我書沒少讀,地方沒少走,工作不差,人還漂亮,我和你們無所事事的八卦婆們有交集嗎?我努力平行線似地躲開的婆婆媽媽甚至是大老爺們,偏要用望遠鏡、顯微鏡來窺探別人的世界。
我的世界簡單、坦蕩,不喜歡被關注,無論善意或惡意。
一次無意的機會,以不愛說話著稱的老常摸著我姑娘的頭,由衷地對人說了句:“和我兒子一樣,也是個讓人心疼的孩子?!边h遠站著的我突然就濕了眼眶。
說來奇怪,此后我常發現,我年幼的女兒開開心心地穿著短衣短褲,漲紅著小臉跟在老常兒子身后奔跑,大喊著“哥哥,哥哥!”
而老常安然地亙古不變般碼著他店里那一箱一箱的貨物,穿著他那件老掉牙的襯衫。
慢慢地知道了老常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用寡言對抗關注,用勞動維持生活,用一筆好字來表達美好的愿望。
沒有禮物,沒有鮮花,沒有解釋,也沒有承諾。
在他身邊人驚訝的感嘆議論聲里,我嫁給了他。
特立獨行,懶得入世,惜言如金,孤獨純真。我的體驗就是還行。
因為他永遠說不過你,吵架頂多兩個回合就主動敗下陣來,吵不過你,他節約他的話語,懶得吵,慣于裝聾作啞,就算吵輸了也不大介意。
他節約物欲,給你極簡的生活。
雖然我把話說得這么好聽,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個字“摳”。
一件襯衫穿十幾年你見過?我還真見過、摸過、收藏過。這件薄如蟬翼的“傳家寶”現在還在我家某個角落放著,我已經記不清啦,哈哈!
感謝某多多的出現,如今他自己應該也給忘了。
當年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他放棄穿它。
一直以來,洗衣服的事情我們是各管各的。某天,我看著這件飽經風霜的白色衣服,就是那種“的確良”材質,白已經不是很白了,成了一種相當復雜的顏色,有很多無法撫平的“歲月皺紋”。我想都沒想,直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邊去了。
誰知他見了桶子里的它,第一次發了火,撿起來又繼續穿,我開玩笑說:“來,葛朗臺,說出這件衣服的故事!”
他訕訕地沒有交代出個所以然來,鑒于他苦難深重的童年(多多少少道聽途說)和貧窮的形象,我不再深究,只是威脅他只要再穿就再次丟掉,而且保證他再也看不到它。
事情最后以他不再穿它結束,作為妥協,衣服不丟,而是收起來。他的核心價值觀是不浪費一針一線!
曾經在過新年時給他買過皮衣、皮鞋,他硬是放了三年都沒穿過一回,我一發火說要轉送我哥,他才意思了一回。
從此我漸漸興味索然,對他丐幫幫主的風格基本無視,反正他也不和我一起上街外出。
一年他個人穿戴支出基本為零。
什么,娛樂消費?你怎么能說出這么沒有覺悟的話來。
如果你像老常一樣,擁有一個同時具有千里眼和顯微鏡功能,全天候監督他一舉一動的奶奶,一個苦行僧式的父親,離家的母親,去世的妻子,不存在的兄弟姐妹,你應該可以理解他的無趣。
那副碩大無朋的木頭象棋和寫春聯的毛筆?不算,因為不要錢。
我曾經很想帶孩子們搬到老房子的一樓去住,桂花樹下一排長椅,多么愜意!
可是一樓房間沒辦法清理呀!好幾輩的家當都在這里呢!不賣錢,不收拾,每樣東西都看似有大用,又似屁用沒有。
進貨,理貨,賣貨,貨物是流動的過程,金錢則如石沉大海,在節約狂魔面前,委屈地喪失了流動性。
他節約約束,給你風一樣的自由。
如果我是一名讀者,看到這樣的故事會莫名其妙,無可理喻。
其實我自己也很納悶,碰到這樣的人,為什么就沒有心理不平衡呢?
應該也有心不平的時候吧。可是總有獨立的時間和空間讓你自我開解。
他舍不得買東西沒錯,可是你可以隨意啊!
他不多說話,可是你可以瘋瘋癲癲,大吼大叫啊!
你可以交朋友,吃四方,可以生小病、徒悲傷,可以走遍天涯海角,甚至懶得回頭……
可是,可是,驀然回首,他依然會很摳很摳,像一棵樹一樣,僅憑陽光雨露,永遠原地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