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投遞之原因——還要繼續打工啊,哈哈!
別的行業會議多不多,我不清楚。反正我的工作充斥著各種會議。
小范圍的會議是為了解決問題,全體成員的工作會議本質上就是打雞血、喊口號。
就像吃飯,小餐桌吃家常菜,健康又放松,不像鬧哄哄的大酒席,群情激昂,冠冕堂皇。
看,今天晚上的會議又開場了。
幾個環節,個人分享(常是工作激勵也有小資生活)、部門主管總結和安排工作,大boss講社會大勢、行業何去何從等等。
主持人肯定是少不了的,然后再來個領導總結老板的話,慷慨收場。
上臺講話是有癮的。尤其是克服了最初的拘謹以后,講話者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才華,不由得對自己大加贊賞,情態也會變得更自然、更投入。
盡情地輸出的酣暢淋漓,令人迷戀。如果手中還有決定的權力,那當然就由不得聽會者不順勢頂禮膜拜了。
環節一:班主任老師介紹工作經驗。
是人都知道,老師和學生相愛相殺的故事是永遠也講不完的。
不管這位老師優秀不優秀,班上幾十位同學,性格各異,何況每個孩子背后還有好幾位家長。
比如我們班,學生60位,企業微信群里隨時保持人數150以上。每天匯報,限時回復。
民辦和公辦又不可同日而語。
這位老師介紹了自己班上的目標,打造一個有愛團結的班集體。平時對學生的關心,體現在發零食、做美食給孩子吃、下雨天關心孩子有沒有淋濕衣服等等,愛心滿格。
課間和學生做游戲,周末帶全托生玩,送美食給他們吃。小學生全托(從開學到放暑假,整個學期在學校)這個事,真是不好言說。可能家長實在無奈吧。
頻繁有愛正能量滿滿的家校溝通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的每個月主動溝通是需要抽查的。注意是“主動”,不是家長有事找到你,而是你主動匯報孩子情況,每個人喔,若有遺漏堪比死罪(夸張了)。
班級群里經常有家長(家委會成員居多)獻愛心,給全班同學買零食之類的。家長們然后群里一致點贊,家長互贊,家長老師互贊,家長一致為老師點贊。
對,關系維護,超越了一切。
至于成績,卷上天也是內部考核的事情。差生?不存在的,民辦學校只有上帝。厭學不聽講的孩子還能每天堅持來上學,老師們要感謝孩子,感謝上天。
老師的分享是實實在在所做的工作,沒有浮夸,每一份截圖、視頻,配備悅耳的音樂,用心、溫馨。
我沒有太多感動,因為我們都是這樣做的。這份付出背后是疲累和透支,也是老師自救的方式。
偏執一點說,過“軟”的教育風氣是針對“善”,對“惡”軟弱無力,甚至毫無辦法。
環節二:各部門主管領導講話。點贊自己的屬下是必修課。總結上一周,安排本周工作,此處略過一萬字。
環節三:分享分享還是分享。民企老板至少是個能人,他們特別會學習,也擅于管理。全方位的分享是他的管理秘技。
今天的主題好像是AI形勢下的老師,如何應用AI。這個話題有點大,有點玄乎,所以這個走在時代前沿的科技題材把大家唬住了。
不過我們提前從一些小道消息中獲得了其精髓,就是學校有意引進諸如上海某AI品牌之類的學科訓練提升軟件。
好些年以前有不少依托賣學習機來提升成績的品牌,也有人試用過。包括我自己孩子,也報過某某知名品牌的網課。理論上效果當然是極好的,實際效果因人而異,重要的是堅持吧。
老板的講話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多年來成功帶來的自信是肯定的,感慨是難免的。
不過近幾年民辦教育的不確定性,給信心滿滿的老板們帶來了較大的壓力,甚至有少數老板萌生放棄辦學的念頭。
手里拿著資金躊躇滿志的縣城老板們一般也不會只滿足于投資某一個領域。往往廣開財源,涉獵廣泛。我之前就聽說過一位民校老板辦過飯店、開個婚介所,聽說還很成功。連鎖店都開到省城去了。
關于聊到社會上的某些熱點問題,以及以后的發展前景,洋洋灑灑的,我沒有記筆記,但是聽得還算認真。
臺下有的老師就沒有那么認真了,手機的音樂聲響了兩次。不過我還是比較謹慎的,在會前要求靜音時,俺就把所有聲音都關了:因為光把來電靜音是遠遠不夠的,哈哈!
除非你忍得住不刷社交軟件,直接來電不常有,而某信某音常有,一般難有例外。
周日晚上的會議在另外一位領導的總結聲里結束了。
在外面等待媽媽們回家的孩子,高興地迎上前來,但是其中有一部分還需再耐心一點,因為接下來是班主任會議,和另外一個活動的專題會議將分頭進行。
我不在此列。
走出校門,街道上已有點冷清,好在雨停了,潮濕的地面映照著路燈,顯出熱鬧的輝煌來。我加快腳步,明天早上六點還得起早床,上早自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