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處江南,但此地也如同京城一般四季分明。春夏時節的江南,細雨紛飛,入眼的總是一片碧色,可到了秋冬時節,原該是蕭條景象,卻又色彩斑斕起來。
剛入秋時巷弄口的柿子樹上便結了不少果子,但樹上的柿子個頭兒卻不大,稀稀落落的墜在每條枝丫上,星星點點的橙紅色果子幾乎要垂到屋檐上,倒讓白墻灰瓦也顯得有了幾分生機。
而隨著時光的腳步,江南的色彩還會更加熱烈。江瑤翻開母親的書,一片紅色的楓葉掉了出來。
兒時,母親總是帶著江瑤喜歡將這些火紅的樹葉仔細收集起來,再將它們壓在書本里。
江瑤把掉落的葉片又仔細放回書頁中,“鯉兒,將窗打開些吧,倒是太悶了。”
“如今雪停了,小姐不如去園子里逛逛。”鯉兒道。
“也好,也不知那些鯉魚如何了。”
院中已是白茫茫一片,許是因為昨夜的雪下的太大了,今日清晨顯得格外寂靜,只聽得到主仆二人走在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走過風雨廊,卻聽見院子中似有人聲,江瑤便欲拉著鯉兒往別處去,不料院中人倒是先發現了她們。
“是什么人在那?”院中傳來時閱的聲音。
江瑤只好繼續向院中走去,“時少爺,早。”
“原來是江小姐,”時閱沖江瑤點點頭,又挑起眉毛疑惑道,“江小姐也有晨練的習慣嗎?”
江瑤笑笑道,“時少爺說笑了。”
“我們小姐可不曾學過武,昨日雪下的那樣大,小姐是擔心這池中的錦鯉。”鯉兒在一旁道。
“哈哈哈,江小姐倒是不必擔心它們,雖這水面上看著結了冰,但它們在冰下沒有這樣冷,還是自由自在的游弋呢!”
“當真?”江瑤看著水面上的冰,十分懷疑。
“不信你到這里來看,”時閱的眼神落在那沒有被雪覆蓋的冰面處。
果然,雖然池上結了冰,又覆上了一層雪,但還能看到魚兒在冰下游著,江瑤笑了起來。
“沒想到江小姐這樣喜歡這池錦鯉。”時閱不自覺也有些笑意。
“大概是因為這池錦鯉紅彤彤的,兩腮胖嘟嘟的,倒和我身邊的鯉兒如出一轍,讓我不禁愛屋及烏了罷。”江瑤一邊說,一邊掩嘴笑起來。
“好啊小姐,你是在打趣鯉兒!”
“原來如此,”時閱也抿嘴一笑,“鯉兒的名字起的甚妙,很貼切。”
鯉兒羞憤非常,卻又不好反駁時閱少爺,便自己走去院子另一側了。
“我在軍校多年來習慣了,清晨便要活動活動,方才覺得一日都精神些。”時閱說道。
“其實我除了擔心這些鯉魚之外,還是想來院子看看還有沒有落葉,”江瑤見時閱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便繼續說了下去,“兒時,母親秋天便會帶我去撿些落葉,壓在書中保存起來,十分好看。母親最喜歡秋天,也最喜歡看書,每每打開不同的書本,掉落出不同的樹葉,都是一種驚喜。”
江瑤向前方望著,目光似在那落了雪的地方探索著,時閱看向江瑤問道,“但是落了雪,便是有落葉,也都被打濕,壓在雪下了呀?”
“是呀,只是今早打開了母親的書,恰好看到一片楓葉,雖然知道這個時節已經沒有了,但到底還是想出來看看,若是有呢。”江瑤笑了笑,收回了目光。
“江南的雪下的不大,況且有些樹上還有葉子呢,想必過兩日,你還是可以收集到好看的葉子的。”時閱此前也聽妹妹說到過江瑤的母親在她小時候便去世了,父親對她也不甚關心,因此便出言安慰道。
“謝謝你,其實只是回憶起一些小時候的事情罷了,時少爺還請別笑我才是。”
“自是不會,倒是別叫我時少爺了,若你不嫌,跟著時華稱呼我就好。”時閱在學校中習慣了別人直接叫他的名字,而不是在名字后面再跟上少爺二字,且江瑤在時家想必也還要住上段時日,時閱倒也希望她能自在些。
“好。”江瑤微笑。
忽的一陣風吹來,江瑤將斗篷攬了攬,廊外又飄起雪花。
“又下雪了,想來明年是十分好的一年。”時閱道。
“時閱哥哥明年便學有所成,想來必然前程似錦,自然是十分好的一年。”江瑤想起之前時華所說,明年時閱便要完成學業,也不由替他開心。
“江瑤妹妹過了年也要去學堂了,更是十一分好的一年了,哈哈哈哈。”時閱笑道。
江瑤的目光望向時閱,竟覺得未來的日子讓她心中生出無限期盼。
“好啊,你們在這賞雪景,竟不叫我!”時華的到來打斷了二人的交談。
時閱搶先道,“何故說我們不叫你,想來江瑤妹妹也知,華兒你絕不會早起。”
“哥哥!你!”時華在欄桿上抓了把雪就向時閱扔來,而時閱靈活的在連廊中躲閃著,時華抓不住他,便氣鼓鼓坐在江瑤旁邊說起話來。
“江瑤,你可別理他,他慣會欺負人!日后你便知道了!”
“倒不知是誰欺負人,竟講起我的壞話來?”時閱不再與時華玩鬧了,與她們一起坐在廊下,“不過說來,過了年,你可再沒懶覺可以睡了。”
“啊!對呀!”時華想到年后便要去學堂了,不過雖然沒以往自在,但學堂帶給時華的期待遠遠超過了家中的這些玩樂。
“那我可要好好珍惜年節,說起來年節,又可以聽戲了~”時華想到又能聽到昆曲,且興許沈漣又會講些新的故事,便將剛剛的情緒一掃而空。
地面上的雪積的越發厚了起來,映襯著屋檐下的燈籠更加鮮紅,三人坐在這里說話竟都舍不得回屋中去,江瑤的心也越發的溫暖起來,便讓這雪下的再厚些吧,就像時閱所說,明年,必定是極好的一年。
“少爺,安少爺和安小姐來了,正在前廳和老爺、夫人說話,夫人喚您與小姐們一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