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得不到的思維爆炸

編織溫暖的網

“李東錦同學,請坐。“

心理咨詢室的椅子比想象中要舒服。李東錦僵硬地坐在上面,手指絞著衣角,眼睛盯著地板上一塊不規則的光斑——那是窗外樹葉縫隙漏進來的陽光。她不想來這里,是被輔導員半強迫地“建議“來的。

“你可以叫我蘇醫生,或者直接叫我的名字,蘇明河。“聲音從對面傳來,溫和得像一杯溫度剛好的水。

李東錦這才抬頭看了一眼這位“蘇醫生“。出乎意料,不是想象中嚴肅的中年人,而是一個約莫三十出頭的女性,短發利落地別在耳后,穿著淺藍色的襯衫,沒穿白大褂。最讓人意外的是她眼角有笑紋,像是經常笑的人。

“我知道你可能不太愿意來這里。“蘇明河把一杯溫水推到李東錦面前,“我們先隨便聊聊,你可以把這里當作一個安全的空間,說什么都不會傳出去。“

李東錦抿了抿嘴,“我沒什么好說的。“

“嗯,那我們就從'沒什么好說'開始。“蘇明河拿起一個筆記本,“能告訴我,最近睡得好嗎?“

這個簡單的問題像一把鑰匙,輕輕撬開了李東錦緊閉的嘴。“不好,“她聽見自己說,“要么睡不著,要么睡不醒。“

“具體是哪種情況更多?“

“都有。“李東錦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杯子,“有時候躺到凌晨三四點,腦子里像有個永不停歇的跑步機。有時候一睡就是十二個小時,醒來更累了。“

蘇明河點點頭,在本子上記了幾筆,“食欲呢?“

“有時候一天不吃也不餓,有時候...“李東錦突然停住了,她意識到自己正在像病人一樣回答醫生的問診,而這讓她感到一絲羞恥。

“有時候會暴飲暴食?“蘇明河自然地接上她的話,“這很正常,情緒和我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你覺得我抑郁了?“李東錦直接問道,聲音有些尖銳。

蘇明河放下筆,“抑郁不是一種'覺得',而是一系列可觀察的癥狀。根據你剛才的描述,確實有一些抑郁的跡象,但需要更詳細的評估。“她頓了頓,“不過,診斷標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現在感覺不舒服,而我們可以一起找出讓你感覺好一點的方法。“

這個回答讓李東錦有些意外。她以為會被直接貼上“抑郁癥“的標簽,然后開一堆藥打發走。

“今天我們先做個簡單的情緒評估。“蘇明河從抽屜里拿出幾張印有刻度表的紙,“這個叫'情緒溫度計',0表示最糟糕,10表示最好。你能標出過去一周你的情緒平均值嗎?“

李東錦盯著那張紙,突然感到一陣鼻酸。這么久以來,第一次有人不是簡單地問“你還好嗎“,而是給她一個具體的方法來表達那些混沌的感受。

她的手指微微發抖,在刻度3的位置畫了個小叉。

蘇明河沒有對此做出評價,只是點點頭,“謝謝你的誠實。接下來,我想邀請你參加一個小組活動,叫'情緒調節小組',每周一次,都是像你一樣在情緒上遇到挑戰的人。“

“一群精神病在一起互相傳染負面情緒?“李東錦下意識地諷刺道。

出乎意料的是,蘇明河笑了,“不,是一群勇敢的人在互相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年齡跨度有點大,從大學生到退休老人都有,但你會發現,情緒問題其實不分年齡。“

李東錦想拒絕,但蘇明河補充道:“答應我至少嘗試一次?如果不喜歡,我們再想其他方案。“

就這樣,三天后,李東錦站在了小組活動室的門外,手心里全是汗。她聽到里面傳來交談聲和偶爾的笑聲,比她想象的...要輕松。

推開門,她看到一圈椅子上坐著七八個人: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在織毛衣;兩個看起來像上班族的女性在小聲交談;一個戴眼鏡的男生大約研究生年紀,低頭玩手機;還有個四十多歲的大叔在給大家倒茶。

“啊,新朋友來了!“老太太第一個注意到她,熱情地招手,“快來坐我旁邊,親愛的。“

李東錦僵硬地走過去,感覺自己像個誤入別人家的陌生人。

“大家好,這是李東錦。“蘇明河介紹道,“東錦,這位是林阿姨,退休教師;王哥,程序員;小雨和小文,都是上班族;阿杰,研究生二年級...“

每個人都對她友善地點頭或微笑,沒有她想象中的同情或窺探的眼神。

“我們每周會有一個主題,今天的是'我的情緒觸發點'。“蘇明河環視一圈,“誰想先分享?“

出乎李東錦意料,最先舉手的是看起來最開朗的林阿姨。

“我老伴去世三年了。“老太太的聲音平靜,“別人都說時間能治愈一切,但對我來說,每天早上醒來發現旁邊沒有人,還是會像第一天那樣痛。“

活動室里安靜下來,只有織毛衣的竹針輕輕碰撞的聲音。

“上周是我老伴生日,我去墓地看他,遇到一對年輕情侶在附近的草坪上野餐。“林阿姨的眼睛望向遠處,“我突然就崩潰了,坐在墓碑旁哭了一個小時。不是因為嫉妒,而是想到我和老伴年輕時也那樣快樂過,而現在...“

她停下來,深吸一口氣,“所以我的觸發點是'失去的快樂回憶'。它們本應是溫暖的,但有時候會變成刀子。“

李東錦怔住了。她原以為老年人不會懂她的痛苦,但此刻她分明在這個銀發老人眼中看到了與自己如出一轍的絕望。

“謝謝林阿姨的分享。“蘇明河輕聲說,“有誰有類似的感受想回應嗎?“

那個叫阿杰的研究生抬起頭,“我也是。前女友留下的書還在我書架上,每次看到都會...情緒崩潰。但我又舍不得收起來。“

“我懂那種感覺。“上班族小雨說,“對我來說是音樂。我和初戀男友最喜歡的歌,現在聽到還會生理性反胃。“

一個接一個,小組成員分享著自己的“觸發點“。李東錦發現,盡管年齡、背景各異,但那些痛苦的體驗竟如此相似——都是關于失去、關于愛而不得、關于自我懷疑。

“東錦,你想分享嗎?“蘇明河溫和地問,“完全沒關系如果不愿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她,但沒有壓力,只有耐心和包容。

“我...“李東錦的喉嚨發緊,“我玩一個網絡游戲,在那里認識了一個人。他...很溫柔,在我最糟糕的時候陪著我。然后我...喜歡上他了。“

她停頓了一下,以為會聽到嘲笑或不解,但只有鼓勵的點頭。

“但他拒絕了我,兩次。“她的聲音變小了,“理由是'不合適'。現在我一登錄游戲,看到好友列表里他的名字,就會...像林阿姨說的那樣,被回憶刺痛。“

“噢,親愛的。“林阿姨放下毛線,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被拒絕的滋味太難受了。“

程序員王哥突然開口:“你知道為什么游戲里的傷害特別痛嗎?因為在虛擬世界里,我們允許自己更脆弱。“

這句話像閃電一樣擊中李東錦。是的,在游戲里,在那個不用面對現實的世界里,她卸下了所有防備,讓尤醉生看到了最真實的自己——也因此,那里的傷痛更加難以愈合。

“我有個建議。“蘇明河說,“東錦,下次你登錄游戲時,能不能先做個小實驗?在看到那個名字時,停下來,感受身體的反應——是胸口發緊?胃部下沉?然后給自己一分鐘深呼吸,再決定是否繼續。“

“這有用嗎?“李東錦懷疑地問。

“不是魔法,但能幫你把自動化的痛苦反應變成有意識的選擇。“蘇明河解釋,“情緒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常被情緒控制而忘記了我們其實有選擇。“

活動結束時,林阿姨塞給李東錦一個小毛線玩偶,“我織的,送給你。下次小組記得告訴我那個游戲小子有沒有改變主意!“

握著那個略顯粗糙但充滿溫暖的小玩偶,李東錦突然意識到,這是她幾個月來第一次感到...不那么孤獨。

回去的路上,她路過一家咖啡店,透過玻璃窗,她看到里面一個女孩正在對著電腦哭泣,而同伴輕輕摟著她的肩膀。這個畫面讓她想起蘇明河說的話:“痛苦需要見證,治愈發生在關系中。“

也許,李東錦想,與人的緣真的是希望。不僅僅是與尤醉生的緣分,還有與蘇醫生、林阿姨、小組里每個人的相遇——這些聯結像一張看不見的網,在她墜落時輕輕托住她。

手機震動起來,是梅子的消息:“小組怎么樣?“

李東錦回復:“比想象的好。下周還會去。“

發完這條消息,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情緒溫度計“上升了一格。雖然只是從3到4,但這是一個開始。

林阿姨家的陽臺上擺滿了綠植,陽光透過紗簾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李東錦坐在舒適的藤椅上,笨拙地擺弄著兩根竹針和一團淺藍色的毛線。

“不對不對,親愛的,食指要這樣勾住線。“林阿姨溫暖的手覆上她的,輕輕調整著姿勢,“織毛衣最重要的是耐心,一針錯了沒關系,拆了重來就是。“

李東錦看著自己歪歪扭扭的幾行針腳,嘆了口氣,“您怎么能織得這么整齊?“

“我教書四十年,板書從沒歪過。“林阿姨得意地眨眨眼,“老伴總說我這雙手天生就該做細致活。他走之后...織毛衣成了我每天跟他說話的方式。“

李東錦注意到老人說這話時手上的動作沒有絲毫停滯,仿佛痛苦已經與技藝融為一體。

“您...不覺得孤單嗎?“話一出口李東錦就后悔了自己的冒昧。

但林阿姨只是笑了笑,“當然孤單。但你知道嗎?我發現幫助別人是治愈孤單最好的藥。“她指向客廳墻上的一張照片,上面是一群老人和孩子圍在一起織毛衣,“我每周三去兒童福利院教孩子們手工,那些小家伙叫我'毛線奶奶'。“

照片里林阿姨的笑容比在小組活動時更加明亮。李東錦突然明白了蘇醫生說的“治愈發生在關系中“是什么意思。

“要不要這周末跟我一起去?“林阿姨問,“孩子們最喜歡年輕姐姐了。“

李東錦本想推辭,但看著老人期待的眼神,她點了點頭。竹針在她手中似乎變得聽話了一些。

***

深夜十一點半,寫字樓依然燈火通明。王哥領著李東錦穿過迷宮般的走廊,刷卡進入一間小型休息室。

“加班文化是程序員的職業病。“他打開冰箱拿出兩罐啤酒,“我以前可以連續編碼三十六小時,直到有一天,我在會議室暈倒了。“

李東錦接過啤酒,“因為過度勞累?“

“因為我想證明自己。“王哥拉開易拉罐,“升職壓力,房貸壓力,三十多歲男人的面子壓力...混合在一起就像個定時炸彈。“他指了指太陽穴,“醫生說我的大腦就像過載的服務器,需要強制關機。“

休息室的落地窗外,城市夜景璀璨如星河。王哥從錢包里抽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條,“這是我的'情緒過載預警清單',蘇醫生幫我列的。當出現三個以上癥狀時,我就必須停下工作。“

李東錦接過紙條,上面寫著:“1.手指不自覺顫抖2.后頸肌肉僵硬3.視線無法聚焦4.無故煩躁5.忘記基本單詞...“

“現在我能提前兩三天預感情緒風暴要來了。“王哥的語氣帶著自豪,“上周我主動申請調休,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他們沉默地喝了一會兒啤酒。李東錦想起自己熬夜等尤醉生消息的夜晚,那些越來越失控的情緒波動。

“要不要去吃拉面?“王哥突然問,“我知道有家店開到凌晨四點,老板是我病友。“

那家叫做“燈火“的拉面店藏在巷子深處,吧臺只有六個座位。老板是個手臂有紋身的壯漢,見到王哥卻露出溫柔的笑容。

“老位置給你留著呢。“老板看向李東錦,“這位是?“

“小組里的新朋友。“王哥介紹道,“給她來碗特制豚骨,多加筍干。“

熱騰騰的拉面上桌,蒸騰的熱氣模糊了李東錦的視線。她第一次向人提起那些沒發給尤醉生的長篇大論,提起自己如何像毒癮發作一樣反復查看手機。

“我懂那種感覺。“王哥吹了吹面條,“就像debug時明明知道代碼有問題,卻停不下來檢查的強迫感。“

老板在一旁擦拭杯子,突然插話:“我以前是個股票交易員,每天盯著屏幕十六個小時。直到有天我把鍵盤砸穿了顯示器——那是我最后一次在華爾街上班。“

三個人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李東錦發現,原來分享不堪可以這樣輕松。

***

小雨的音樂治療工作坊設在社區活動中心的地下室。李東錦跟著她穿過掛滿各種民族樂器的走廊,耳邊隱約傳來鼓點和人聲的混合。

“聲音是最直接的情緒出口。“小雨遞給她一個非洲鼓,“當語言失效時,讓身體說話。“

房間里約有十幾個人圍坐成圈,中間放著各種打擊樂器。帶領者是個扎臟辮的年輕女孩,她引導大家用呼吸和簡單節奏建立連接。

“今天我們來玩'情緒回聲'游戲。“帶領者說,“一個人打出代表自己當下感受的節奏,其他人重復,然后即興發展。“

當輪到李東錦時,她遲疑地敲出一段急促而不規則的節奏——就像她失眠時的心跳。令她驚訝的是,整個圈子立刻準確地重復了這個節奏,然后有人加入高音鈴鐺,有人用沙錘填補空隙,她的孤獨節奏變成了一首完整的樂曲。

“感受到嗎?“小雨在她耳邊低語,“你的痛苦被接住了,而且轉化成了別的東西。“

工作坊結束時,李東錦的手掌因擊鼓而微微發紅發熱,但心里有種奇異的平靜。經過一家樂器店時,她駐足看了一會兒櫥窗里的口琴。

“想試試?“小雨問。

“我...可以嗎?“

“當然。“小雨推門而入,“我教你第一課——《小星星》。“

簡單的音符從李東錦唇間溢出,走調但充滿生機。她想起尤醉生曾經在游戲里教她射箭的情景——原來被引導的感覺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

校園湖邊的長椅上,阿杰盤腿而坐,雙手輕放在膝蓋上。清晨的陽光在水面上灑下碎金,幾只早起的鴨子在岸邊梳理羽毛。

“正念不是清空頭腦,“他閉著眼睛說,“而是觀察思緒像觀察湖面的波紋,來了又去,不執著任何一朵。“

李東錦學著他的樣子調整呼吸,卻忍不住偷瞄這個在小組里總是沉默的研究生。此刻的阿杰與平日判若兩人,神情寧靜得像個修行者。

“我論文被拒稿四次時,差點跳進這個湖。“阿杰突然開口,眼睛仍然閉著,“然后我導師帶我去見了蘇醫生。她教我,焦慮是對未來的恐懼,而正念是把注意力拉回當下。“

一只蜻蜓停在李東錦的膝蓋上,翅膀在陽光下近乎透明。她驚訝地發現自己注意到了這個微小細節——在過去,她的思緒總是被各種擔憂塞滿,根本無暇顧及眼前的世界。

“每天十分鐘,堅持一個月。“阿杰遞給她一個手機APP鏈接,“我們可以在小組里打卡。“

回宿舍的路上,李東錦發現自己的腳步比往常輕快。經過食堂時,她第一次注意到門口那棵櫻花樹已經開始冒出新芽。

***

凌晨兩點十三分,李東錦的手機瘋狂震動。是小雨在小組群里發的緊急消息:“小文失聯了!她先生說她下午出門后就沒回家!“

群里立刻活躍起來。王哥負責聯系醫院急診室;林阿姨想起小文常去的公園;阿杰建議分頭尋找;蘇醫生則提醒大家保持冷靜。

李東錦套上外套沖出門。深夜的街道空無一人,她的腳步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不知為何,她直覺小文會在河邊的長椅上——那是她自己曾經獨自哭泣的地方。

果然,遠遠地她就看到一個蜷縮的身影。小文穿著單薄的居家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臉上淚痕交錯。

“小文姐...“李東錦輕聲喚道,生怕驚動她。

“我...我只是需要透口氣。“小文的聲音嘶啞,“孩子們吵得我頭痛,丈夫根本不理解...我走到這里就...動不了了。“

李東錦脫下外套披在她肩上,然后坐下來,沒有說那些無用的安慰話,只是靜靜地陪著她。這招是從王哥那里學來的——有時候陪伴比語言更有力量。

“你知道嗎?“小文終于開口,“有時候我真羨慕你,至少你還沒有被婚姻和孩子綁住。“

李東錦搖搖頭,“我也羨慕你啊,有人需要你,有人愛你。“

小文苦笑,“人總是想要自己沒有的東西。“

遠處傳來呼喊聲,是其他小組成員打著手電筒找來了。看到燈光的那一刻,小文緊緊握住了李東錦的手。

回程的出租車上,林阿姨摟著小文的肩膀,哼著一首老歌。李東錦靠在車窗上,看著城市夜景在雨中模糊成一片光暈。她突然很想給尤醉生發條消息,不是訴苦或質問,只是想告訴他,今晚的雨聲很美。

但她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她在小組群里發了一句:“安全送小文姐到家了,大家放心。“

立刻,一連串的“擁抱“表情刷滿了屏幕。王哥發來拉面店的定位:“明天晚上七點,老板請客壓驚“;小雨提議周末音樂工作坊加開特別場;阿杰則分享了一段正念呼吸的音頻。

李東錦把手機貼在胸口,感受著那種被接住的溫暖。與尤醉生的緣分或許尚未明了,但與這些人的緣分,已經實實在在地編織成了一張托住她的網。

回到宿舍,她從抽屜深處找出那個塵封已久的日記本,在新的一頁上寫道:“今天,我幫助了一個人。這感覺...很好。“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一縷月光穿過云層,正好落在她剛學會編織的藍色圍巾上——那是林阿姨教她的第一件作品,歪歪扭扭的針腳里,盛滿了治愈的可能。

錦字爾爾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司法| 阜康市| 尚义县| 莱阳市| 伊宁市| 康马县| 南宫市| 景谷| 梨树县| 莱西市| 获嘉县| 泸溪县| 湘潭县| 沿河| 商洛市| 定西市| 奉节县| 金湖县| 昔阳县| 尉犁县| 中方县| 濉溪县| 沙湾县| 丽水市| 类乌齐县| 固原市| 谷城县| 双城市| 吉木萨尔县| 齐齐哈尔市| 丰台区| 勃利县| 日土县| 文化| 资溪县| 洛南县| 墨江| 容城县| 醴陵市|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