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產生,需要正確的世界觀、倫理觀,好的生活習慣會增強人們對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興致,而這些事物是人們獲得幸福很重要的的泉源。羅素是20世紀最優秀的哲學家之一,一生有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對20世紀思想文化與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羅素因其對道德文化的貢獻在1950年來得諾貝爾文學獎。三年前我在《幸福之路》中標注的“自尊只有通過成功地完成由外在興趣啟發的活動才能得到”。找一些對外在的興趣會促進行動,只要這種興趣還在,就完全可以防止無聊造成的空虛。熱愛會是成就事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自信源于完成一個個小小的計劃,做一些小成就,人就會獲得自信。人的自信源于做完的事情。比如學好英語,完成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幾年下來英語成績斐然,也變得自信充實起來。
“愈多的智慧中有愈多的悲慟,得到更多的知識就是得到更多的悲傷?!币娺^國之棟梁之才,見過太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壯舉,見過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所以很難回去,因為仰望星空,會有太多美好的東西想去實現。并不是擁有了一切就會快樂,而是欠缺某些想要的東西才會快樂。人們輕而易舉獲得了想要的東西,就會很無聊很空虛。如果一個人什么都有,擁有了所有財富,什么東西他都能隨意購買,這樣對他就無聊空虛。?
“幸福的生活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平靜的,因為真正的快樂只存在于平靜的環境里。對于平靜我們時常覺得生活就是一灘死水。我目睹過全身心一年多時間備考的人,日子平靜如死水,早7點學到晚上11點,每個星期休息半天,300多天從未間斷過。這樣的生活就是平靜幸福的。也許有些人忍受不了這樣的無聊,想尋求點刺激,人的內心深處渴望刺激。大多數人都相信只要努力追求刺激,就可以避免無聊不是生命的一部分。一天24小時,下班回家后總得做點事吧。昨日與友人聊天時,剛好談到這個話題。隨著城市越修越大,那些有足夠財力的人總是在不同的地方尋樂、喝酒,唱歌、跳舞,還認為理想的生活完全沒有無聊。我們認為和其它理想一樣,比理想家想出的更加難以實現。工作的人則需忍受工作時的無聊。大多數道德家都在討論人怎么害怕無聊,且我們知道大多數罪惡都因無聊而起。為了擺脫古來的單調,有一部分人賭博,不少人喝得爛醉如泥,若不是政府干涉,酗酒現象更加嚴重。他們們想出戰爭,屠殺,迫害,詭計,還有爭吵等。偉人們也只有在某些時段大風大浪。蘇格拉底享受不定期的宴會,但是他大部分時光是與妻子共處,下午散散步,偶爾和幾個朋友碰碰面??档逻@輩子也沒到過離柯尼斯堡以外很遠的地方。達爾文余生差不多是家中度過的,前期在環游世界。馬克思在進行幾次巨大的革命后,也決定在大英博物館度過晚年。我們所見偉人的生活特點就安靜地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如外界所想的刺激。持之以恒的努力,完全的投入,以至于無法有多余力量去尋找讓他們勞累的娛樂。在假日恢復體力的活動如登山,是有助于其工作的活動。所以童年時就應多培養孩子忍受單調的生活。要多培養孩子的娛樂,且是那種花腦力和心力的娛樂活。不能忍受無聊的一代人,便是很難成就偉大的一代人。一個年輕人若想完成一個建設性的目標,那么他就要主動承擔單調,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誘惑,若是被其他事情分心,便很難完成遠大目標。
談談嫉妒,嫉妒是人最不幸的特點之一。嫉妒的人是希望看到他人不幸,而且因別人擁有的東西而痛苦,并看不到自己的擁有。昨日友人告訴我看了別人的朋友圈會不開心,羨慕別人的擁有。與嫉妒相反的情感是欽佩。舉例說如果我有工資讓我滿足,但我遇到了有我工資兩倍的人,那么我會更加嫉妒他,對自己的滿足感會逐漸淡去,我們要預防這樣的行為,便減少無益的心理念頭。想象那位有我收入兩倍的人,無疑也會嫉妒比她收入更多的人,她也會有這樣的折磨。以此類推,如一位室外體力工作者,且薪水微薄,可能會羨慕學校里的小學老師,不用在烈日炎炎下曝曬。小學老師可能會羨慕同班同學進成了初中老師,初中老師又嫉妒高中老師工資高,高中老師可能會嫉妒大學老師有地位且賺的盆豐缽滿,大學老師可能嫉妒著名教授學術成就,著名教授可能嫉妒世界上某位著名文學家,文學家又可能嫉妒某位偉人,而某位偉人可能嫉妒大力士??肆λ?,而這個神話人物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你無法僅靠成功來擺脫疾妒,因為你總能找到歷史中或神話故事中比你更成功的人。要擺脫嫉妒就需要不去想象一些人物來比較,而是享受當下,去享受真實存在的樂趣,因為很多比較都是無意義且愚蠢的。為了擺脫疾妒,文明人要像拓展知識一樣拓展自己的心靈,必須學會自我超越,這樣才能獲得自由。嫉妒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并不是無藥可救的魔鬼,是一種英雄式受難者為了達到另一個彼岸,而摸黑跋涉過黑夜,也許是為了達到另一個更美好的彼岸,也許也會走向死亡。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祝你鼎沸勝意,祝你喜樂皆安,祝你清澈圓滿起波瀾。無畏,無悔,無憾。請務必相信東風浩蕩,驕陽晴朗。不為錦瑟迷,不為流年欺。見人間,眼無是非,望歲月,心有風景。
來談談興趣,如喜歡看籃球比賽的人勝過不喜的人,而喜愛閱讀的人也比不喜閱讀的人更加高明,因為喜愛閱讀的人比看籃球比賽的機會多。一個人興趣愈多,就愈有機會得到快樂,也就不太需要依賴其它什么東西,他可以自娛自樂,如果失去某樣東西,那么他還有其它的寄托。生命是很短暫的,也許沒有辦法讓我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感興趣,但如果讓我們有足夠興趣讓自己每天都充實滿滿,則也是不錯的選擇。人們喜愛傷春悲秋,孤芳自賞,即使在他眼前是多彩的世界,他還是會專注于自己內心的空虛。大家不要以為顧影自憐有什么偉大之處。卓越的女性和卓越的男性應該沒有什么差別,不應像傳統教育那樣區分,興致是獲得快樂和幸福的法門。也許人們想擁有一種填滿的空閑時間的興趣,讓人在嚴肅的要務之外得到放松的興趣,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很多,很少有男人不和妻子吵架,很少有情侶不為對方感到痛苦,很少有學生不為學業愁眉苦臉,很少有病人不為生病而心灰意冷,很少有商人不為經濟壓力而心煩意亂,很少有人不為工作的事情而垂頭喪氣。如果這種時候,他把焦慮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那是天大的幸運。有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會閱讀偵探小說,有的人會閱讀文學名著,還有的人會看哲學著作,有的人會讀歷史書籍,無疑這四種人是相當明智的,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轉移注意力的話,那么他一定繼續困擾著。還有當人處于極度痛苦中,如失去摯愛之人,或失戀之中,一定程度的悲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們一味沉浸痛苦之中,是一點意都沒有的,傷春悲秋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這時候大多數人選擇麻痹自己,用酒精或者毒品來消愁,可是這些卻是短暫的麻痹,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我們應該尋找新的頻道。如非痛苦時便需培養廣泛興趣,如果一個人只能專注少數興趣,如果這些興趣被不幸籠罩時,在不悲傷時培養多數興趣才能是明智選擇,在快樂時培養多數興趣,讓我們大開心靈之窗,大拓展閑暇興趣,為不幸的到來預備好一方寧靜的空間。當我們在悲痛時轉移到這些興趣,喚起其它的思緒,以替代不幸時產生的悲痛。明智的方式便是在擁有核心興趣之外,發展出更多的興趣。
不幸福可能源于分裂或者不和諧,源于有意識或無意識,缺乏協調的自我分裂,源于我們與社會并未建立起很好的聯結。我們只有保持自己與世界同步,努力在教育和諸多嘗試上下功夫,避開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望。幸福的人有幸福的信仰,不幸福的人有不幸福的信條,因為歸諸了信仰和信條,所以造成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