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產生,需要正確的世界觀、倫理觀,好的生活習慣會增強人們對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興致,而這些事物是人們獲得幸福很重要的的泉源。羅素是20世紀最優秀的哲學家之一,一生有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對20世紀思想文化與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羅素因其對道德文化的貢獻在1950年來得諾貝爾文學獎。三年前我在《幸福之路》中標注的“自尊只有通過成功地完成由外在興趣啟發的活動才能得到”。找一些對外在的興趣會促進行動,只要這種興趣還在,就完全可以防止無聊造成的空虛。熱愛會是成就事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自信源于完成一個個小小的計劃,做一些小成就,人就會獲得自信。人的自信源于做完的事情。比如學好英語,完成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幾年下來英語成績斐然,也變得自信充實起來。
“愈多的智慧中有愈多的悲慟,得到更多的知識就是得到更多的悲傷?!币娺^國之棟梁之才,見過太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壯舉,見過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所以很難回去,因為仰望星空,會有太多美好的東西想去實現。并不是擁有了一切就會快樂,而是欠缺某些想要的東西才會快樂。人們輕而易舉獲得了想要的東西,就會很無聊很空虛。如果一個人什么都有,擁有了所有財富,什么東西他都能隨意購買,這樣對他就無聊空虛。
“幸福的生活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平靜的,因為真正的快樂只存在于平靜的環境里。對于平靜我們時常覺得生活就是一灘死水。我目睹過全身心一年多時間備考的人,日子平靜如死水,早7點學到晚上11點,每個星期休息半天,300多天從未間斷過。這樣的生活就是平靜幸福的。也許有些人忍受不了這樣的無聊,想尋求點刺激,人的內心深處渴望刺激。大多數人都相信只要努力追求刺激,就可以避免無聊不是生命的一部分。一天24小時,下班回家后總得做點事吧。昨日與友人聊天時,剛好談到這個話題。隨著城市越修越大,那些有足夠財力的人總是在不同的地方尋樂、喝酒,唱歌、跳舞,還認為理想的生活完全沒有無聊。我們認為和其它理想一樣,比理想家想出的更加難以實現。工作的人則需忍受工作時的無聊。大多數道德家都在討論人怎么害怕無聊,且我們知道大多數罪惡都因無聊而起。為了擺脫古來的單調,有一部分人賭博,不少人喝得爛醉如泥,若不是政府干涉,酗酒現象更加嚴重。他們們想出戰爭,屠殺,迫害,詭計,還有爭吵等。偉人們也只有在某些時段大風大浪。蘇格拉底享受不定期的宴會,但是他大部分時光是與妻子共處,下午散散步,偶爾和幾個朋友碰碰面??档逻@輩子也沒到過離柯尼斯堡以外很遠的地方。達爾文余生差不多是家中度過的,前期在環游世界。馬克思在進行幾次巨大的革命后,也決定在大英博物館度過晚年。我們所見偉人的生活特點就安靜地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如外界所想的刺激。持之以恒的努力,完全的投入,以至于無法有多余力量去尋找讓他們勞累的娛樂。在假日恢復體力的活動如登山,是有助于其工作的活動。所以童年時就應多培養孩子忍受單調的生活。要多培養孩子的娛樂,且是那種花腦力和心力的娛樂活。不能忍受無聊的一代人,便是很難成就偉大的一代人。一個年輕人若想完成一個建設性的目標,那么他就要主動承擔單調,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誘惑,若是被其他事情分心,便很難完成遠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