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鋪老板還想繼續(xù)說,眼尖的看到有客人來了,只好歉意的對她笑笑,開始招待其他客人。
葉婉昭也不介意。
她從豬肉鋪老板嘴里得到信息后,就徑直離開了。
若是豬肉鋪老板此刻分心注意她,就會發(fā)現(xiàn)她離去的方向,正是他指的他家院子的方向。
葉婉昭走進老板家所在的那條巷子。
不算冷清,也不算熱鬧。
她覺得沒什么可看的,隨意掃了兩眼,就準備收回視線。
正要轉(zhuǎn)身離開時,她眸光一定。
順著她視線的方向看去,就看到距離老板家大約兩三家距離的方向,竟然有個稍顯陳舊的院子。
它的門口與別處不同,一看便是無人居住之地。
葉婉昭走了過去,仔細觀察它的門口。
只見門板處有些朽態(tài),灰塵積了厚厚的一層。
這條巷子不遠處便是鬧市,居住的都是附近的百姓,房源按理說會很受歡迎。
但奇怪的是,這里居然有一家院子,暫時無人居住也就罷了,居然灰塵都積了這么厚,可見是長時間都無人住。
她在門口目光逡巡著,觸及到某處時突然頓住。
這院子的門雖然陳舊甚至有些離了門框,從縫隙中往里看去,門里面除了門栓之外,居然還有一道鐵鏈鎖著門栓,而且看得出質(zhì)地很新。
一個破舊的院子,一道久未打開的門,居然門內(nèi)側(cè)有新的鐵鏈鎖著門?
若是人家主人家離開時為防止外人擅闖,在外頭加一道鎖也就罷了。
但這鎖鏈卻是在里頭。
這就有意思了。
葉婉昭低頭沉思。
正在這時,她感覺自己的大腿被一個沖力撞了一下,身子不禁后退幾步。
抬眸看去,才發(fā)現(xiàn)是個渾身肉乎乎的小男孩玩樂時不看路,才撞到她這里的。
“姑娘,不好意思?!?/p>
小男孩的娘親連忙走過向她道歉,“我家孩子調(diào)皮,撞到你了,他不是有意的,沒撞傷你吧。”
葉婉昭笑著搖頭,動作一頓,道:“嬸子,我向您打聽個事兒,我娘托我來訪親,只是我看著,這戶人家怎么好像沒人住了?”
年輕的婦人是個老實性子,聽葉婉昭這么一說,就信了。
她恍然道:“原來你是這家的親戚啊,怪不得我覺得你有些面生,剛才一直看你盯著這戶看。這戶人家都搬走好久了,你娘怎么會這時候叫你來?”
葉婉昭面不改色。
“我們家才搬來的上京,之前一直在老家的,娘說咱家有一門親在上京,好些年沒有聯(lián)系了。這不,既然來都來了,我娘就喚了我來走走親戚?!?/p>
婦人拍手一笑:“原來如此?!?/p>
“小姑娘,那你可來的太晚了,這戶的王老爺,十年前就搬走了?!?/p>
“十年前就搬走了?住的好好的,這是為何?”
“看來你們當真是一直沒有往來了,這也難怪你不知曉。這戶人家原是跟隔壁那家一樣,做的是豬肉生意,但是賣的不如人家好,沒錢賺了,這不,就灰溜溜的搬走了唄。”
婦人說這話時語氣還帶著幾分看好戲,但又想起這是人家的親戚,訕訕的閉上了嘴。
葉婉昭不介意的笑笑,反正那什么親戚都是她胡扯來的。
她了然的想著,原來這就是跟街頭那位大叔家搶生意的人家啊。
住的倒是挺近。
“既然人都搬走了,這院子怎么還沒有賣出去?前面就是集市,應該挺多人要的吧,放著不浪費嗎?實在不行租出去也成啊。”
“這我倒不清楚了,聽我婆母說啊,這院子原先是要賣的,后面不知怎的,就不了了之了。主人也不在,旁人就是想租也租不成了。這不,一來二去,就這么荒廢了唄?!?/p>
葉婉昭打聽完消息,道了聲謝便離開。
她并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循著一條小路繞向院子的另一頭。
兇手行兇時定然在一個足夠隱秘的地點。
在距離案發(fā)現(xiàn)場方圓不到五里的地方居然有一個荒廢的院子,實在可疑。
葉婉昭想從后面那條巷子繞過去,這里四通八達,又有許多死胡同,怎么繞都繞不回那處院子。
無奈只能放棄。
**
葉婉昭回到了和葉擇仁約定的地點——茶樓。
當她走近時,發(fā)現(xiàn)葉擇仁居然站在茶樓的門口前,看到她人,一臉驚喜的疾步上前。
葉婉昭頓時笑得兩眼彎彎,蹦蹦跳跳的靠近。
“爹爹,你在等我嗎?”
葉擇仁著急的拉著她的袖子走:“可不是!吳大頭那小子找到了個人,疑似見過生前的死者。我想著帶你一同去看看呢?!?/p>
兩人匆匆忙忙來到一家客棧。
客棧大廳里,吳大頭正拉著掌柜模樣的人在問些什么,神情嚴肅。
看到葉擇仁二人到了,他立馬露出一個憨實的笑。
“六姑娘,您來了?!?/p>
葉擇仁:“……”
到底誰才是這小子的上司?
吳大頭卻沒有管自家上司心里怎么想。
他原本是隨著葉擇仁從寧州回京的官家小吏,回京后一直處于閑置在家,前不久葉擇仁被圣上封了京兆府尹,他才同入了京兆府。
如今是獨領(lǐng)一支府衙小隊。
葉婉昭見是認識的人,也笑了笑。
一行人來到后院的房間。
“這位掌柜的,就是疑似見過死者的人。”
她直入正題,把目光看向客棧掌柜。
吳大頭立馬站直回道:“不錯。我們得了令,知道死者可能是外鄉(xiāng)人,就從附近的客棧開始走訪?!?/p>
“這家云來客棧是這附近的大客棧之一。接待的大多數(shù)都是外地有錢的富商。”
“其實我們前幾日也來問過,但那時掌柜的剛好回岳家一趟,不在客棧,直到昨日才回來。”
倒也是陰差陽錯了。
“掌柜的,你給我們說說你看到的那個人。”
掌柜的看到居然是個小姑娘在問,心下奇怪,但也沒說什么。
“你們說的那個年輕的外鄉(xiāng)人啊,我確實有些印象。他呀,束著冠,瞧著已然及冠之年了。長得眉清目秀的,說話很是和氣,穿的是錦繡衣服,戴的是寶石頭冠,一看就知道家境優(yōu)越?!?/p>
葉婉昭歪頭疑惑:“你們店里外鄉(xiāng)人這么多,你怎么會對這人記得這么清楚?”
掌柜道:“原本我們店里人來人往的,像他這樣的子弟來投宿的沒有十個也有八個,這是你說起他是個左撇子,我倒是有了印象?!?/p>
“那日我在柜臺前算賬,碰巧撞見那個少年人從外頭回來,瞥了一眼我的賬簿,就立刻指出賬簿上一個地方錯了。”
“我仔細一算,呦,還真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