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10月了,大家該忙梅洛的收獲了。
蒙特雷納酒莊采收葡萄并不是酒莊自己的員工參加采收,也不是酒莊出面請臨時工們來采收,而是將整個采收的過程外包給采收公司,這些采收公司出動自己的采收隊,負責葡萄的采收,初步挑選和運輸工作。
這些采收公司,基本是納帕當?shù)厝顺雒娼M建,機械操作員基本雇傭的是納帕當?shù)厝耍讓拥囊痪€采收員除了附近的家庭婦女,還有大量的就是老墨。至于他們有沒有證件,那和酒莊無關,肖逸飛不能細問。
管理這些老墨的工頭一般都是會英語,有證件或者是入了美國籍。有些入籍的墨裔工頭做了幾年,賺了些錢,混到些人脈,就單飛自己組建小的采收公司或者是葡萄園管理公司,因此這行競爭也很激烈。
將葡萄采收業(yè)務外包,肯定比酒莊自己雇臨時工采收價格要高。
的確有酒莊或者葡萄園自己雇傭臨時工來負責采收,但采用這種方式的多是些小酒莊,一般只有十幾或者幾十英畝的,它們一般就是自己找人采收,因為采收公司肯定是要賺一筆差價的,自己雇人相當于跳過了中間環(huán)節(jié),能便宜一些。
但蒙特雷納好歹有200多英畝的葡萄園,要自己雇人就需要雇傭一個龐大的臨時采收工隊伍。就靠葡萄園的戴維帶著自己的4個員工根本管不過來。因此,每年收獲期前,酒莊就和采收公司定好了合同,大概約定了需要的工人數(shù)量。在整個兩個月的采收期內,這些工人一般情況下就會專門為酒莊服務。
不過管理問題不是采收外包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逃避法律問題。
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臨時工肯定有不少甚至多數(shù)都是黑工,如果被移民局逮到酒莊雇傭黑工,那酒莊就要被罰款。但現(xiàn)在采收外包給管理公司了,移民局就算逮到有黑工,酒莊直接一句“我們不知道,他們不是我們雇傭的。”就推脫了法律責任。
雇傭臨時工,除了要發(fā)工資外,同樣要負責他們的保險、稅等問題。但是黑工沒有工卡,也就沒有銀行賬號,那酒莊就只能付現(xiàn)金,這一旦被國稅局盯上,認為你逃稅,那就麻煩了。還是外包給公司好,錢直接給了采收公司,至于其他的,酒莊不得而知,就沒有法律責任。
雇傭采收公司大約每噸成本大約在300到500美元,主要是納帕谷內采收公司和葡萄園管理公司多,競爭比較激烈,對蒙特雷納這種大客戶,采收公司的報價并不高。
自己雇傭臨時工,平均下來采收成本也要300到500美元一噸。但采收工人一旦出現(xiàn)工傷等原因,酒莊還可能面臨被告上法庭。蒙特雷納不是那些小酒莊,一旦上法庭,對自己的聲譽影響很大。外包就不同了,到時候一句“他不是我們的員工”就推脫了責任。
莊園中有5英畝的梅洛,他們將是莊園這邊第一批采摘的葡萄,接下里是20英畝的仙粉黛,最后是成熟最晚的赤霞珠。
采摘必須抓緊時間,過了最佳采摘期,葡萄酒的質量就會下降。
凌晨4點多,肖逸飛就被鬧鐘叫醒,他匆忙穿戴好,跑步來到了酒莊。平常這個時間停車場鬼影都沒一個,可現(xiàn)在車已經(jīng)停的滿滿當當,看來人到的不少。
老遠就聽見戴維的大嗓門在嚷嚷:
“。。。托馬森,你們負責XX地塊,阿沛你們負責XX地塊。。。”
酒莊實行的是專人負責,戴維在葡萄園就是老大,盡管這些員工是采收公司的,但因為他代表甲方,這些人也要歸他調配。他安排妥當后,叮囑各個工頭幾句采摘要認真仔細之類的話,又說了幾句否則扣錢之類的敲打警鐘。大家就開始出發(fā)了。
首先出動的是移動照明燈,天色都還沒亮,只能靠這玩意提供光明。
大家一到了葡萄園中,立馬就消失在葡萄叢,到處是只聞窸窸窣窣葡萄葉的聲音,而不見其人。
肖逸飛在“參觀”了釀酒工序后,也去漢納地塊看過工人采摘霞多麗的情況。只見他們站在葡萄藤面前,筐子放在腳邊,彎著腰,一手拿著葡萄串,一手拿著割刀,咔嚓咔嚓幾下就將一棵葡萄藤上面的采摘干凈,接著又來到另外一棵葡萄藤面前繼續(xù)操作,動作非常熟練。整個采收過程,用“熟練”“準確”“到位”,這三個詞最能形容這些人的動作。
采摘谷口的霞多麗時,肖逸飛和漢納不熟,不好意思去打攪大家的采摘工作。現(xiàn)在采摘莊園這邊的葡萄園,他和戴維就比較熟,于是他也弄了一套裝備,一把剪刀,一個筐子,打算跟著裝模作樣的采摘葡萄,算是體驗一把采摘工作。肖逸飛有自知之明,他沒有使用季節(jié)工們的割刀,而是使用了剪刀。
來到葡萄園,肖逸飛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難題。葡萄串大概在第一道鐵絲附近,離地有60厘米,他彎腰夠不著,或者說彎腰太累,要采摘還得蹲著。
接著他發(fā)現(xiàn)了第二個難題,外界光線不足,總會有少量葡萄葉擋住視線,必須翻開葡萄葉,才能找到葡萄串。
肖逸飛左手拿著葡萄串,眼睛辨認下成熟度,右手剪刀伺候,第一串葡萄順利到手。將它放回筐子,接著開始找第二串。。。
一個人頭頂這大塑料箱從那頭走了過來,不時有采摘工從葡萄藤中鉆出來,他停下,等著采摘工將自己框中的葡萄倒在他的塑料箱中,這人又頂著箱子繼續(xù)走。
“hi,man,你太慢了,你應該加快速度。”
是一個精瘦的小伙子,現(xiàn)在看不清膚色,反正不是黑色。可以判斷他肯定是臨時工,酒莊和葡萄園的家伙們都認識自己。
肖逸飛揮揮手,打算打發(fā)他走:
“沒事,我慢慢弄,你去其他地方吧。”
“怎么沒事,你一個人會拖慢整組人的進度。”
這人終于看清楚了,驚訝的說道:
“咦,你不是我這組的人,你是哪里的?我怎么沒見過你?”
“這些人你都認識?”
“差不多吧,我們跟戴維長期打交道,附近的葡萄園也基本都認識。”
這個時候博走過來了。
“肖,你在這里干什么,走,我們要開始壓榨了。”
“這么快?”
“當然,越早壓榨越好。”
那人問博:“boss,他是誰啊?”
“阿沛,我以后不是boss了,他是新的boss,他是肖,他買下了酒莊,今年就是他付給你們工錢。”
“啊,肖,他就是那個億萬富翁?”
那個叫阿沛的年輕人很驚訝,連忙對肖說道:“對不起,我以為你是。。。不過你看起來好年輕。”
“沒關系,你們繼續(xù)吧,我去和博看看。”
跟著博,帶著自己摘下的幾串葡萄,肖逸飛回到了大路上。這里停著一輛拖拉機,后面的不銹鋼箱子中,已經(jīng)裝滿了紫黑色的葡萄,在射燈的照亮下,閃閃發(fā)光。
這些人速度好快啊,他才摘了幾串,這些人已經(jīng)堆滿了兩個大箱子。拖拉機發(fā)動了,肖逸飛跟著拖拉機來到了酒莊。
馬丁笑嘻嘻的迎上來:“老板,你的戰(zhàn)果不錯啊,一串、兩串。。”
博呵斥他道:“快去盯著選果。”
梅洛同樣要進行選果,接著就是破碎,壓榨。其實也不算壓榨,就是將葡萄從機器里面擠壓出去,比壓榨過程更加輕柔,基本上只是讓葡萄破皮。和白葡萄酒采用葡萄汁發(fā)酵不同的是,紅酒采用的是帶皮一起發(fā)酵。也就是說,葡萄皮破了之后,就不用更多的力道擠壓出汁,而是將果肉,果皮和果汁一起,送到出料口。
梅洛可以單獨釀造成品的梅洛葡萄酒,但蒙特雷納酒莊只是種植了這么少的梅洛,肯定不是單獨成酒的,而是用他來調和赤霞珠的味道。
博又拿著酒杯,用力蕩開果肉,舀了一些梅洛果汁,照樣聞了聞,晃一晃,又聞,最后嘗,肖逸飛也自覺的拿過杯子來進行了這么一套流程。梅洛果汁能聞到明顯的李子味道,嘗試后也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
博搖搖頭。
“品質中等,單獨釀造的話成熟度是個麻煩,還好我們是調配用。”
卡梅倫也說道:“對,單獨釀造稍不注意成品就會有青草味道。”
馬丁是個記吃不記打的家伙,他這會而又幸災樂禍了:“嘿嘿,有酒莊今年郁悶了。”
博又訓斥他,“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別人干什么。”
肖逸飛一樂,這話聽著耳熟,嘿嘿,馬丁現(xiàn)在可沒有橡木桶可供檢查了,不過可以進行第二次清洗工作。
幸好這次馬丁沒有被懲罰。
紅酒不是采用果汁發(fā)酵,不需要靜置澄清,加入一定比例二氧化硫等物質后,果肉、果皮和果汁的混合物就被直接輸送到發(fā)酵罐中。
盡管梅洛最后要調配到赤霞珠中,但大家一般都是采用的單獨的發(fā)酵罐發(fā)酵成酒,在進入橡木桶進行陳釀前和赤霞珠等進行調配。因此梅洛也要單獨占用一個發(fā)酵罐。
紅葡萄酒都是帶皮發(fā)酵,浸漬,這樣果皮中的色素和單寧才會進入酒液中,同時果皮上的天然酵母也就一起進入了富含糖分的葡萄混合物中。因此紅葡萄酒的發(fā)酵一開始不用加入酵母,可以等第二、三天進行第一次倒罐的時候才加入人工酵母。
其實人工酵母也是用天然酵母培養(yǎng)出來的。實驗室的凱西給肖逸飛講解演示了一下人工酵母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給天然酵母提供營養(yǎng),讓酵母菌大量繁殖,最后在將酵母菌提取出來,就成為了人工酵母。不過大家不是每年都要制備酵母菌,而是從外面或者自己弄到優(yōu)良的酵母菌菌株,然后一次培養(yǎng)一大堆酵母菌冷凍保存,每年要用的時候,從保存箱里取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