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花心憶,原名衛志凱。年齡25周歲。引用書中的一句話,我“成績優秀”,“是一個有為青年。”但現實往往不遂人愿,我和主角一樣,都沒有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施展出自己“有為”的一面。
寫了這么久的文章,終于到了給自己寫前言的時候了,我非常開心。其實我之前給自己寫過前言,但那是我剛開始心血來潮寫書的時候。那個前言很不錯,達到了我“賣弄文采的目的”,所以這次我就不賣弄了。
我是一個很悲劇的人物,十六歲剛上高中就輟學,毅然決然的去學理發,然后十七歲我就通過了會考,拿到了畢業證。輟學的原因有很多,老師的偏見,體罰,同學的孤立,嘲笑。這些也奠定了我后來悲劇人生的基礎,就是長達六年的抑郁癥。
六年來,我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之前的小鄉村里生活著。沒有什么圈子,倒是狗很多,養一條死一條,但我依然孜孜不倦的養著。
我的家庭注定我不能做一個很好的抑郁者,在這樣的生活里,我體驗著和我高中時期一樣的背叛,誤解,偏見,和輕視。每當看到一些并沒有我聰明的人用異樣的眼神看我,我從最開始的不屑轉為對他們這些人的在意。而這些轉變來自于漫長且漫長的時間,時間會改變一個人。
這些悲劇的話題到這結束,我們回到書本身來。這本書我做過很多次修改,我修改過開頭,修改過人物走向,甚至修改過用哪個人物當女主角。最后的結局告訴我,這些修改都是正確的。
我是一個很急躁的人,但這并不代表成書很快。反倒是這種急躁的性格讓書中有些情節推動很快,但讀者可以放心,這些在我修改的過程中都解決了。
2018年,我上了一所大專。書里有些情節就是我根據我在大專里發生的事改編的。書中幾次三番的提到霓虹燈,路燈,和日光燈,這些都是十九歲的我遇到這些場景,帶給我當時的反饋。那時候的我很喜歡,現在喜不喜歡我也不清楚,因為身體原因我沒怎么出過門。
有人說這是言情小說,但我認為這更是一本現實主義的小說。書里的每個人物前期都很夢幻,但后期卻都有一個現實主義的走向和結果。這些結果有很多的寓意,我想,就由大家去發現吧。
說到書的標題“天邊有樓蘭”,這個標題也是我幾經修改最后敲定的。“天邊”指的是他們對未來的期許,而“樓蘭”指的是男女主的愛情,合在一起“天邊有樓蘭”是站在最后一章鑫鑫仰望天邊的世界呈現出來的景象。
而本人心目中的樓蘭,就無從說起了。我沒有真正意義的喜歡過一個人,但我卻談過很多次。不代表我不承認,而是談到最后對方不承認了,所以我也無法承認了。
十九歲那一年,我考出了駕照。后來在學校被老師推到醫院,老師說我有抑郁。在醫院住院的過程中,有一個我在駕校認識的女生來看我。她帶了兩瓶營養快線,八個橘子,三根香蕉,乍一看很隨意,仔細一看還是很隨意。她說:“老衛啊,你怎么讀著讀著讀醫院來了”我說:“有人還活著活著來醫院呢,好歹我還讀書了,更費體力。”然后我們在醫院吵鬧了一會,就像我們在駕校醫院。
她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與當時的我并合不來。但我卻莫名的欣賞她。
我讀的學校也有兩個女生說要來,后來變卦了,我本也沒抱希望。反倒是大學里有一個很照顧我的學姐,在我出院以后問我為什么不通知她。
書中很多唱歌的情節是我經歷過的,也是我那個時候做過最勇敢的事。我端著話筒,手,胳膊,腿都軟了,我聽到一邊倒的聲音:下去吧。調好話筒,兩邊就像打仗一樣,一邊齊聲喊:“加油!”一邊齊聲喊“下去吧。”我是在這樣的陣仗下完成歌唱的。后來我在表白墻上守了一晚上,也沒有女生說想認識我。失落之余有個男生認出我來夸我唱歌好聽。
創作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每個身處青春的人,都能經歷過那段洗禮之后,喜笑顏開。
雖然我打了敗仗,但我會在抗抑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下本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