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路,趕的路,趕路的人!
小時候不知道什么是趕路,只知道地方變了,總是被變換不同的地方!從這里住,到那里住,這里還沒有待熱乎,又要去另一個地方!遇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情!遇到不同的有意思的,遇到相同的無趣的!
記得第一次趕路,那是一個夏天,是在我姥爺家,那是一個悶熱的夏天!我媽是一個很孝順的女兒,每當工作不忙的時候,總是帶上我去姥爺家小住一些日子,也就是所謂的“回娘家”,在那個時候,也在那個年代也比較流行這樣孝順父母!那時候的我也格外的聽話!或許我是一個好孩子,或許也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下,我們受到的熏陶是這樣的,所以我是那樣的孩子!
趕路,這個詞很新鮮,因為經(jīng)常聽到電視劇里面說這個詞,在生活中,我們還是很少聽的!在電視里面,進京趕考的學子,會被路人問到:先生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學子回答:我從某地方來,要進京趕考,請問閣下,進京的路怎么走,我著急趕路!
問路,指路,趕路!
有時候趕的是腳下的路,有時候趕的是學業(yè)的前程,有時候趕的是事業(yè)的有成,有時候趕的是命運的進程!
“請問,大嬸,去集上的路怎么走啊”一個騎著三輪車的小男孩,騎著他姥爺?shù)娜嗆嚕氉砸蝗耍瑳]有帶錢,就壯著膽子去趕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大嬸很熱情,也看出來小男孩是本村里的孩子,就指了一個方向,“往那個方向走,也就是往東走,孩子,慢點騎,這會兒的孩子,真有出息,都會騎三輪了”,“謝謝大嬸”,男孩朝著大嬸指的方向使勁的瞪著那笨重且十分喜愛的三輪車!
過了一會兒,聽見背后有人喊著,“石榴啊,小石榴,你怎么跑這來了,讓我好找”,“姥爺,我這不想去集上看看,早上你說你忙,我就自己騎車走了,你怎么找到我的”,“你姥爺我,在這里多少年了,一尋思,你就是在這路上,再說你騎得也不快”,“那,我們一起去啊,哈哈,我沒帶錢,姥爺你帶了嗎”,“帶了,你媽不讓你亂買東西,只花伍角”,“那走吧”,“往哪走,你走錯方向了”,“集不是在東邊嗎,我沒走錯,我還問了一個大嬸”,“嗨,村里這些老娘們兒,有的看你是小孩,跟你開玩笑,編瞎話”。
在姥爺?shù)恼_指引下,我們找到了大集,買到了,我喜歡喝的飲料!
我們繼續(xù)趕路,回家!
在路上,姥爺那瘦瘦的背,顯得格外的踏實,一腳一腳的踏踏板,三輪車的輪子上面的輻條快速的圍繞著中心的軸承旋轉,格外的踏實!
趕路,趕的路,趕路的人,在孩童時間,這件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大嬸,集上,怎么走?”
“往東走”
“謝謝”
趕路,趕正確的路,趕路的正確是內(nèi)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