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朋友說菌子要下來了,邀請我去吃。
很心動,但是還是止于行動。
掏出手機(jī)看了一眼機(jī)票,單程就要小兩千塊錢。
跨越近乎一個中國為了去吃一趟菌子是否值得,當(dāng)我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去不了了。
很多時候真的需要說走就走的決心,對我來說,只要被拖延了,那之后完成的幾率近乎為零。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這樣。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人總是在羨慕他人,然后被瑣事纏身。
滿懷愧疚的拒絕了朋友的邀請,心情略有沉重。
朋友沉默了一陣說要不然給我寄點(diǎn)兒過來,然后過了一會兒又說還是算了,在當(dāng)?shù)亟?jīng)驗(yàn)充足尚且可能去醫(yī)院,如果寄過來怕之后沒有我這個朋友了。
如果說最想嘗試的,除了云南的菌子,還有武漢的公交車和重慶的蛐蛐車,山東航空倒是領(lǐng)教過,很符合我的胃口。
想著古人遍訪名山大川,踏遍山河萬里,于山巔撥云見日,處浪潮擊水三千里。
奈何身陷一隅之地,管中窺豹尚不能夠。
突然想起對周游的向往并不是詩詞歌賦或者小說之類的。
我的啟蒙是三毛的游記散文集,萬水千山走遍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分。
這是前半本書剛認(rèn)識的荷西意外去世之后再度出游的第一部分,先前還沉溺于海、荷西和潛水,再之后就只能看到三毛給荷西描金了。
萬水千山走遍可能不止是世界地理意義上的走遍,更可能是心里的路已經(jīng)走完了。
在91年三毛去世之后的二十年,這本書才由BJ十月文藝出版,當(dāng)時第一本書還是盜版,在被窩里看藥師的孫女,恍然間天已大亮。
至于撒哈拉沙漠之類的地方,更是心向往之。
這算是我的旅游念頭興起的開端,也算是我散文的啟蒙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