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窩飛出金鳳凰,青年才俊報家鄉(xiāng)。十年寒窗,十年爬坡,十年打拼,大器早成的張福祿王邯生以自己的方式感恩回報父老鄉(xiāng)親。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從鄉(xiāng)到村的幾里土路是村里幾輩人的心結(jié)。雨天,泥水下面“深不可測”,一不小心就一身“水泥”。晴天,一道道泥沙凸起棱角,騎車軋上摔跤,步行踩上崴腳。洗漱打扮好出村串親戚,走到半路返回家里洗臉換衣裳是常有的事。村村通公路,打通山溝到鄉(xiāng)鎮(zhèn)的最后一公里,借著國家政策的光,張福祿協(xié)調(diào)相關部門把家鄉(xiāng)這條堵心土路列進計劃,歷時8個月,水泥路通了,人便于行只實現(xiàn)了一半兒,繼續(xù)協(xié)調(diào),半年后,縣際班車直達村口。修路通車,生活在縣里市里的人愛回村了,村里人進城一天打個來回兒很輕松。打那以后,福祿娘又常駐村里小賣部,那里是村里CBD,人來人往,一句句“你兒真沒忘本!”“你兒官沒白當!”“還得是金鳳凰!”贊美讓老太太相當受用,揚眉吐氣,喜形于色,“我兒一句話的事。”高調(diào)招搖,樂極生悲,親戚鄉(xiāng)親不斷有事找上門來,“我兒子想在市里買房讓福祿找找開發(fā)商。”“我閨女衛(wèi)校畢業(yè)想進市醫(yī)院想想辦法。”一樁樁一件件,批發(fā)給張福祿,被拒之后,老太太又起了滿嘴大紫泡,埋怨嘮叨。山村,人多地少,大面積種植作物不現(xiàn)實,王邯生從農(nóng)科院找來實驗用的新特蔬菜種子,寄回家里,讓父母親送給愿意種的鄉(xiāng)親,并且聯(lián)系好了收購商,收獲季上門收購。父親提醒,可要說好了是自愿,別耽誤種別的落埋怨,母親堅持不能白送,賣給他們。也是在村里的CBD,母親賣種子,就連親戚也不肯白給。看熱鬧的多,真買的少,說風涼話的大有人在,好事沒有辦好,王邯生知道了以后,再也不通過父母給村里辦事,直接聯(lián)系縣農(nóng)業(yè)局技術(shù)推廣站,在政策允許范圍內(nèi),傾斜幫扶,把村定為菌類試驗點、文玩核桃種植點,授之以漁,把新技術(shù)、新產(chǎn)業(yè)輸送回家鄉(xiāng),讓好政策落地生根開花,鄉(xiāng)親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閑話少了,奉承多了,想法也多了起來。因為飛出去了,便有了許多“應該”和虧欠,“一句話的事”,應該給中學畢業(yè)的弟弟安排事業(yè)單位,應該給高中畢業(yè)的妹妹找穿制服的單位坐辦公室,應該給弟媳婦的弟弟弄套經(jīng)濟適用房,應該給村里小礦辦妥采礦手續(xù),村里人到市里住院應該給找人走后門。。。。當這些“應該”得不到滿足就是虧欠了,虧欠就是忘本。原本淳樸的鄉(xiāng)情因為這些莫須有的虧欠變得五味雜陳。一樣的初衷,不一樣的渠道和方式,努力回饋養(yǎng)育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成就,有煩惱,千絲萬縷,飛出去的是人生,飛不出去的是家鄉(xiāng)。
四十不惑,所有的鮮衣怒馬背后是異于常人的犧牲和打拼。熟悉張福祿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機永遠的24小時開機,隨時電量充足,辦公桌上,文件蓋文件沒有啥縫隙,但是想找什么他一下就能翻出來,鍵盤縫里都是煙灰,不擦不吹,天長日久把灰摁成泥,越漬越厚,但是臟兮兮的鍵盤就像一支妙筆,一篇篇有見地、有內(nèi)容、有辦法的實用文章不停地被敲出來,落實到位,都是實績。煙灰缸里的煙屁歪七扭八的撅著,折射著主人認真忘我投入的工作狀態(tài)。2006念,一個凌晨,一聲巨響之后電話鈴聲響起,突發(fā)事故,從床上彈起來,開車到現(xiàn)場,連軸轉(zhuǎn)兩天兩宿,回到家才發(fā)現(xiàn)只穿了一只襪子。現(xiàn)官理舊政,接待企業(yè)職工大規(guī)模上訪,站在體育場中央的桌子上,拿著話筒,捋前因后果,講法律政策,回答形形色色的問題,放下架子傾聽,耐著性子解答,13個小時不吃不喝,群眾散了,他被120拉走了。家里,不管幾點,媳婦就是鬧表,“瞇一會兒叫我。”家里人認為是工作狂,外面人說他太較真。他自己說,農(nóng)村孩子有今天只能硬拼。當官干點實事,讓領導放心,同僚服氣,群眾不罵娘,張福祿基本上做到了。岳父經(jīng)常給他講為官之道,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做事是根本,但是因勢利導學會借勢往往能事半功倍。岳母經(jīng)常勸說,差不多就行了,事業(yè)這個西瓜再大和健康和家庭相比也是芝麻。媳婦,成功男人背后的頂梁柱,不嗔不擾,軍功章里多一半的功勞。
潛心科研,沉浸技術(shù)成果推廣,王邯生以苦為樂,樂在其中。試驗田里,他挽起褲腿兩腳泥,比農(nóng)民還農(nóng)民,學術(shù)講座,他西裝革履侃侃而談,比教授還教授,普通話依然說不標準,形象也還是欠佳,但是工作起來的狀態(tài)讓很多人敬佩著迷。培育的新品種西紅柿病了,從發(fā)現(xiàn)第一片黃葉到找到病根有效化解,吃住在不能直立的溫室里七天七宿,餓了吃饅頭,渴了喝涼水,困了累了躺在草柵上歇歇,七天之后回到家,像極了“要飯的”。省里、部里向下面要實驗數(shù)據(jù),可信度、采信度最高。數(shù)據(jù)權(quán)威,成果可靠,技術(shù)領先,成了業(yè)界一致口碑。鉆研創(chuàng)新推廣,十幾年下來,碩果累累,拉動經(jīng)濟的同時,他帶領的團隊也產(chǎn)生了品牌效應,職稱晉升,職務提升,雙豐收。媳婦依然是三班倒,活沒少干,累沒少挨,壞在嘴上,不是抱怨就是嘮叨,臉難看,話難聽,自卑敏感,猜忌成了便飯。沒有人能平白無故的成功,奮力拼搏的路上流血流汗,奉獻犧牲,透支健康,冷淡溫柔,有得有失。張福祿王邯生,工作性質(zhì)不同,性格秉性各異,但是想干事的激情,功成名就的追求,做事情的專注無我,是刻在他們骨子里的共性,也是事業(yè)有成的根基。
摸爬滾打,人到中年,也算功成名就。年輕時負重爬坡,時間精力主要用在工作上,瑣碎的忙碌和向上奔的壓力埋沒了情欲,隨著方方面面條件都具備時,從蠢蠢欲動到把人性撕裂,像脫褲子一樣把尊嚴褪到腳后跟,欲望脫韁,沒有什么不能發(fā)生。人生開掛,放飛人性,生活開戒。
出差。張福祿帶隊去東莞考察項目,沒有了日常工作的羈絆,一路上和下屬們談天說地嘮家常,打撲克,平易隨和,談笑風生,風趣幽默,偶然遭遇女同事仰慕討好的目光,像心窩里被撓了癢癢,無比享受。考察改為慢節(jié)奏,閑暇時被安排洗浴按摩一條龍,閑雜人等很知趣的退避,一人一技師獨處,“先生一看就是勞心的大領導,氣質(zhì)就能看出來,徹底放松減壓,我們有新服務項目,已經(jīng)有人給買完了單。”第一次,緊張尷尬,回到賓館第一時間給師姐打去電話,問問老人,聊聊孩子,囑咐多喝水早些睡覺。放下電話躺在床上,一會兒想想師姐想想孩子,一會兒想想這次性體驗,愧疚、刺激、神秘,交織在一起,失眠。第二天,再和同事們在一起,有點心虛和不好意思,目光盡量不直視,用余光瞟一眼瞟一眼的觀察捕捉,未見異常。考察延期,逗留了小半個月打道回府。進門格外興奮,抱著媳婦擁著兒子,“再也不出門了,真累,真想你們啊!”。展示禮物,催著師姐不著急做飯,先試新衣服,講南方見聞,路上趣事,談笑風生。晚飯后寬衣沐浴,例行公事乏力,師姐安慰“出門累的,歇兩天就好了。”歇了幾天之后再親密,發(fā)現(xiàn)私密之處起了像皰疹一樣的東西,師姐很緊張,問疼不疼,癢不癢,用不用去醫(yī)院。張福祿笑著安慰“沒事,水土不服,你想咱老北方人到那么南邊,吃的喝的都不習慣,考察節(jié)奏還快,還連喝了幾場大酒,沒事,不用管它,回到家,自己就好了,只是委屈媳婦了,忍一忍啊。”之后,專門跑到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找了小診所,輸液。師姐沒有多想,只是很心疼,做飯多做清淡的,每天沏好綠茶給帶著,囑咐多多喝水去火。第一次“放松”“減壓”驚險刺激,有驚無險。之后,加班更是常態(tài)。,體貼入微,一直忙到六個月后老太太去世后的喪事,舍命舍財,善解人意,悉心陪伴,在文琪母親身后事辦完以后,再次“特事特辦”安排出公差散心,普通家庭背景,面對像張福祿這樣的權(quán)貴,職場上的優(yōu)待,物質(zhì)上的滿足以及行為上的溫柔攻勢,溫柔的陷阱,文琪也不是例外,很快被拐到床上,沉迷其中。一次一次得手,放大了他的自信,張福祿與眾多女人們的混亂情史,社會有口碑,單位同僚部下心知肚明,師姐看穿不說破,但是多少年養(yǎng)成不打電話不打擾工作的規(guī)矩被打破,師姐時不時會找個事由打個電話,百分之八十以上,張福祿會壓低聲音“開會呢!”“說事呢!”語氣很匆忙,態(tài)度相當官方。電話打的多了,對方不在服務區(qū)的時候也多了起來。回到家里,態(tài)度很壓制,“怎么還添毛病了?我都忙成什么樣了?都煩什么樣了?是不是個事就打電話,讓人家看著家屬多不自立多不懂事!”師姐也不慣著“怎么開會成了你唯一的工作方式嗎?也不是工廠銷售員天天出差?”往往是他一句“不可理喻!”在沒有真打起來時就結(jié)束爭吵。年底了,按照慣例,單位班子幾家子吃頓飯,和同事說家屬有事走不開,和師姐說“聚什么聚,俗不俗,這樣場合參加掉價!”師姐本來就膩歪這種活動,由他說去。后來,手機已經(jīng)相當普遍,技術(shù)更新也快,微博、QQ、微信各種應用層出不窮,張福祿的手機成了他最緊張的東西,回家坐在車里,先是一刪再刪,恐怕一個不注意刪不干凈,到家機不離手,上廁所、下廚房都拿著,睡覺壓在枕頭底下,不喝酒時怎么都行,喝多了就難免疏忽。一個周末,晚上剛關了電視上床,一個手機號不停重撥著給他打,師姐問,有急事吧,否則不會這么打。張福祿輕描淡寫“村里一個叫他老叔的,煩死人,讓給兒子安排工作。不用搭理他!”悄悄記下電話號碼,因為心里有第六感,不安,第二天回娘家,讓母親打了一個,接通,女的,說打錯了。果然他撒謊了。只看臉色,母親就明白了。“說出來吧,這種事朋友同學都不能說,別憋出病來!”母親話音未落,師姐徹底繃不住了。“這段時間我一個整覺沒睡過,他像個賊,我像個偵探,捕捉眼前的跡象,回憶之前的種種,權(quán)力都變成了性欲嗎?那么苦的出身,脫胎換骨熬出來,就變成這?就為了這個?外人知道了怎么看他又怎么笑話我,孩子以后怎么抬得起頭?我想過,因為我的腿腳讓他在外面自卑,包括兒子出生第一時間他先看孩子腿有沒有毛病腳有沒有問題,我都走過心。”母親靜靜地聽著,一遍又一遍給她擦眼淚,面色平淡。哭痛快了,母親說,你不說我都明白,男人至死是少年,他犯的錯是很多男人都犯過的,人常說,就怕小人有了權(quán)窮人有了錢,小窮乍富沒下限,他只不過比別人下作,只不過是事發(fā)生在了咱們身上,你說他像個賊,知道做賊說明他心里怕,怕你知道,怕我們知道,怕孩子知道,怕家散了,怕就得做賊,就見不得人,到啥時候都是偷,還好不是什么真愛,要是那樣,昏了頭,鬧離婚,才真是問題了。不要光放大了看自己受的傷,多少輩女人都是這么過來的,這是經(jīng)歷,熬過去,健康還在,家還在,就是勝利。“我爸爸比他官大怎么不這樣。”“過去的事不想提,也猶豫過是不是應該告訴你,假如告訴過你,你可能早就不這么單純無憂無慮,遇到如今的事也不會反應這么劇烈。”既然說破了,每到想不開,師姐都會約上母親單獨待會兒,母親就像她的情緒垃圾回收站,讓她跳出那些不堪向前看,讓她站在高處俯瞰那些“花紅柳綠”,師姐經(jīng)常慶幸,不用家丑外揚,擺渡人在身邊。時間久了,師姐從察覺端倪到“人贓俱獲”,“警察抓賊”的橋段多了。換季的機會,師姐把他的內(nèi)衣全部換成了白色,洗的時候都會刻意加入桂花味的增香劑,母親問為什么,“我覺得外面女人看到他的內(nèi)衣潔白味道溫馨,一定會想他妻子賢惠,夫妻感情甜蜜,影響胡搞的心情。”師姐并沒有察覺母親表情的瞬間變化,更沒有看到老太太眼角的淚花。師姐很佩服母親,雖然什么都知道,可是再面對張福祿的時候,老太太沒有任何異常,既不格外關心,也沒有絲毫冷淡和反感,以前什么樣還什么樣。倒是張福祿,經(jīng)常無事獻殷勤,嘴更甜,腿更勤,行動更體貼,中國好女婿。張福祿說,出了很多間諜案,國家強化保密,領導干部手機都要求加密,于是給手機設了密碼,百密一疏,趁他酩酊大醉之際,師姐翻看手機記事簿,密碼到手之后,張福祿再沒有秘密可言,每當發(fā)現(xiàn)證據(jù),師姐都無法控制自己,臉瞬間通紅,心跳到嗓子眼,手腳冰涼,哆嗦,一遍又一遍確認,從不愿相信到不得不信,晚上,吃藥片睡覺,白天,喝濃咖啡提神,就這么過了?這是日子嗎?這是人的活法嗎?多少年自問,原來沒有答案也能過,原來自己是個“偽潔癖”。還有一種病態(tài)就是看張福祿演戲上了癮,經(jīng)常“逗他玩”看他如何應對自己,成了樂趣。“昨天有個女的給我打電話了。”就說這么多,戛然而止。張福祿臉上的肌肉立即緊了,豎絲變橫絲,高度緊張,做若無其事狀,“別沒話找話,一個打錯的電話值得說說!”“昨晚你手機屏幕突然亮了,有一條信息。”“垃圾信息滿天飛,大驚小怪!你老操心我手機干什么?”先發(fā)制人這事,張福祿玩得很溜兒。盡管不捅破,不抓奸,出于保護自己,師姐添置了專用洗衣機,一個大衛(wèi)生間間隔成兩個小的,一人一個衛(wèi)生間。慢慢的精力也從那些事上一點點抽離,閑暇時間,學習素描,練練工筆,看看畫展,買買衣服,嘗嘗美食,從圍著家和張福祿轉(zhuǎn),到精神自立,耗時很長,但效果明顯,人也圓潤了,皺紋都淺了,淡淡的不悲不喜。母親看著閨女的變化,欣慰不已,父親知曉了原委,“點”了張福祿幾次,現(xiàn)在不比從前了,為官從政,要格外注意網(wǎng)絡輿情,一點差錯,上了網(wǎng),很難收場,誰也保不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不現(xiàn)實,只是會更“注意”。經(jīng)常在家“罵”那些敗類:“真理解不了,腦袋進水了?為下半身活著?多睡幾個女人能怎么著啊!一把年紀還不收手,差不多得了!”聲情并茂。面對師姐時“六根清凈”,半夜時分,夢中喊著女人的名字,呻吟和情話,高潮迭起。師姐都是報以冷笑,心里涼涼的慘慘的,閨蜜問,“都這樣的為啥不分屋睡?”“我心里也被扭曲了,白天看他表演好張福,晚上想看真面目,看戲上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面對張福祿對比、挑剔、游離的眼神,愛家、顧家、戀家的賣力表演,假作真時真亦假,五味雜陳波瀾不驚過著日子。這一切,張福祿的父母渾然不知,生活在城里的親戚對他的風流韻事略有耳聞,偶爾茶余飯后傳回村里,別人津津樂道,老村長長嘆:“就怕這個,別出事比什么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