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下又停停,歇不下來,就是個頑皮的小冬子。今兒個初三,天再怎么樣,還是有村男人雪靴套著,背著個鋤頭去菜地除雪摘菜,正因為家里有婆娘出言:蔬菜沒了,年糕也放不了了,村男人只能去扒揭塑料薄膜菜棚蓋些,去掏幾棵大白菜回來煮年糕。又有些村漢子巴望著,太陽亮個像,好讓他們村口塘邊搬個桌子聚集一起推九牌,因為下雨正月里窩在誰家里吵吵鬧鬧都不太受待見,還不如天空底下朝天玩耍來個痛快,高吼罵牌,低聲嘀咕,跺腳拍桌,拎褲跳急,都礙不到誰的眼。
挖菜的挖菜,等牌的等牌,在村里過年的男人心里都打著九九。
天公正月里像是故意罰村漢子般,讓其統統安靜在家陪娘娃。北風吹著,呼呼的把靠墻玉米垛吹的作響,村口宮家的土狗阿汪也趴在門穴前,舔著雪花,甘蔗渣也要嚼上幾口,好無聊,想著等下趁主人不注意,溜之大吉,找伴耍玩去。
梔子家阿爸呢開起收音機,喜鬧的過年曲兒播起來,渲的家里阿爺阿奶回憶看大戲的日子。
太公那會每年都會包場請戲,請鄉親看大戲,搭戲臺,請鑼布鼓,鬧去孽氣,迎得旭氣。恭送走過往,喜慶接春。春去春回,納春接福,年年如常。戲班里的各角各色來到村里,前后莊子里的村人就蜂擁而至,評頭論足,擠的是人頭,瞧的是氣氛。
眼瞅著,初三不出行,初四可出門。梔子阿爸幫著阿媽懸上屋檐的熏青魚,掛上油泡串串,刨下竹筍片,切下年糕段。梔子很欽佩村落里的出門規矩,哪個祖宗定下的,似乎有些在理,逢雙大吉。
因為下一天,就要去黃土坡徐家小姑婆那了。安頓好家中日常,免得鼠叔記掛。
雪下歸雪下,初三的玩是不能停歇的。稻谷場的淺水灣還是凍冰,剛巧就是梔子他們一堆娃的好去處。樓上拉下彈珠四輪平板車,車前牽個布繩索。群娃突擊賽剪刀石頭布,選上的坐車,落下的拉纖。梔子被一哥順讓了一次,贏得坐車的機會:兩腳收放車上,擠擠的坐在平板車上,獨輪車的彈珠抹上黃油,前人拉車,繞著冰地一甩,梔子雙手控住車把頭,飛車炫起來,哇吼,哇吼,轉滑轉滑,直到摩擦有力阻礙車前進,才慢慢的車停下來。旋著的冰地,還是沒有被旋裂,下一個控車再來。稻谷場淺水地真是個寶地,無盡的笑聲在陰冷的雪天里飄揚,村落的這方,被村落的那方一直羨慕。這方天生的地理優越,即可搭戲臺也可嘻戲滑冰。這方好風水。
從天亮玩到天又黑,這方的鄰居娃一大片都被大人喊回家只剩下總有幾個吵鬧的,踏踩著冰,似乎有一肚子的火沒處撒,原來是要從冰地里踏出幾枚硬幣來,也不知從哪里得來的消息:此處有幣。
直到大人呼喊:小威,小武你們還不回家吃夜飯?!
初三的夜,黃熾燈泡下的大圓桌坐著格外暖和。梔子家阿媽阿爸,籌辦了一桌子的火鍋宴,熱辣辣的,齊轟轟的。
蘿卜大筒骨,白菜油泡,千張豆腐皮,菊花菜,黑木耳。白切謝雞,紅燒鯽魚,籠屜里蒸著大肉圓。蛋花酒一壺。不夠再加。
梔子喜不盡的不夠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