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姑母的醉仙樓生意很好,凌霜提供的杏干果茶方子很受歡迎,這個茶飲是改良過的。凌霜以前在西北旅游時,喝的杏皮水為冰鎮飲,這里的冰塊太貴,冰鎮的杏皮水在酒樓雅間提供,樓下賣的茶飲是常溫,加了山楂紅棗皮調和微澀的杏皮,酸酸甜甜的也好喝。
聞姑母給凌霜的分紅,一個月送一次,當然是為了補貼她,凌霜很感激,盤算著怎么“由錢生錢”。前輩子的日常生活里,處處有經濟學,最常聽到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簡單的辦法是到銀行存個定期,攢多了存大額,配比買點金融產品。
此時的投資,聽說存在于民間,將閑錢投到親友開的鋪面里,約定好分期收息、到期收本,當然,有本錢的都自家開店。凌霜尋思著最好開個鋪子,聞姑母知道她的想法很贊成,幫她留意合適的店面,恰好醉仙樓所在的巷子里,有家綢緞鋪要賣,聞姑母讓凌霜去看看。
約好了時間,凌霜到了醉仙樓等候姑姑,小翠推開雅間的窗戶看街景,招呼凌霜道:“呀,那位公子的穿戴奇怪,不過還挺好看的呢!”
凌霜湊過去一瞧,是位身材高大的俊俏書生,身著一襲白色葛紗長袍,腰間系著宮絳的兩端,是造型別致的骨雕,他神態自若地搖著折扇,步履矯健地行走在人群中,雖沒有錦衣玉飾,自有君子氣度,醒目得讓人一眼可見。
凌霜不覺脫口而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書生仿佛覺察到動靜,迅速往醉仙樓上掃了一眼,凌霜縮頭不及,瞬間撞上書生的眼神,那桃花眼中的和煦溫柔,仿若一陣春風拂面,就聽到小翠喃喃自語:“天呀,他看到我啦,他真好看呢!”
凌霜扯回小翠,關上窗戶輕斥道:“不要瞎講,亂說什么呢!”小翠回過神來笑道:“當著別人我不會亂說的,不過剛才那個書生,很好看的對吧!”
“行了,不要說些沒用的,快看看姑母來了嗎?”
凌霜心里好笑,前世的媒介多,抬眼可見花樣美男,對美人已經脫敏,到了此地,乍見如此風貌的佳人,令凌霜驚艷了!
豈料隨后的見聞,書生的卓絕文采更令凌霜稱奇!
凌霜和聞姑母看過那家布店,店面的位置初看不起眼,但離城隍廟和酒樓都不遠,因老板急需現銀,迫于無奈才出售店鋪。凌霜有幾分意動,鋪子的掌柜是個有經驗的老人,擺放布匹時,考慮了花色與價格,如果能買下來,只需繼續沿用原班人就行。只是店鋪的價格“咬手”,一定要現付三百兩,五天內交付。
“你和卓楓商量下,如果錢不湊手,我可以借給你們一半,如果還不夠,就要考慮個期限,我到親友間說說,湊些款子給你們,分期付息、到期還本”,聞姑母對凌霜解釋說,“我找的人多半是官家家眷,都有閑錢不會反悔的,不像這個布店老板,找的人不靠譜,稍有風吹草動,就慌著來提錢,擠兌得人家只有賣店。”
凌霜笑著答應回去考慮下,說起店里的布料,“棉布、綢緞的花色比較多,適合秋冬季穿,適合這夏天的只有細葛布,如果進一些芝麻紗、暗花綢,客人一定會多些。”
馬車走到漢水邊的望江樓,忽然走不動了,小翠打聽后回復說:“前面的茶館里,好多大人和書生們在辯論文章,一時堵上了。”
聞姑母笑說:“哦,是茶館里的新花樣,每逢初五,請名仕們來清談,或者題字研習書法,今天正好是休沐,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咱們也去雅室里喝杯茶,讓馬車慢慢挪過去了再走”,和凌霜戴好帷帽面紗進了茶館。
茶館里果然人聲如潮,往里走的大廳左側,幾個人圍著桌案上的書法評論著,大廳右側的幾個人正在對文,那位身著葛袍的書生也在其中。小翠剛叫了聲“哎呀……”,凌霜嚴厲地盯了她一眼,見她低頭不吭聲了,才回頭跟上姑姑進了雅間。
茶館的雅間只是隔了一道珠簾,外面的情形輕易可見。一位年長的文人說道:“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顯然是出了上聯,葛紗袍的書生脫口而出:“丈量地畝,地長杖短短量長,”年長者看著望江樓,說:“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書生的桃花眼含著笑意,對道:“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年長者捋著胡須贊許道:“小友思維敏捷,妙語連珠,好文采!”
書生忙拱手道:“先生謬贊,只是些雕蟲小技,學生正有些困惑,想向先生請教!”
“噢,愿聞其詳。”年長者說著,兩人在隨從引領下走進雅室,到屏風后的另一側去了。
凌霜聽到兩人對對子時,心中訝異,“這對子仿佛在名人軼事里出現過,莫非那書生是位歷史大家?是哪本書中提及的呢?”
正想著心思,聽到屏風那邊傳來年長者的輕斥,“國家朝政,皆是君臣一心制定,豈是黃口小兒信口道來的?小子狷狂!”
“可是,流傳的童謠能反映民心民情,互市也有利于民生經濟。”書生的語調很平靜。
聞姑母輕聲說:“咱們的馬車應該過去了,走吧!”示意凌霜戴上帷帽面紗,“論國事的地方,咱們還是離遠些為宜。”
晚間,凌霜和卓楓商量布店的事,卓楓表示手里還有點銀子,不用借錢,只是提醒凌霜,“經營生意之事,你涉足得會不會早了?姑母是有了表哥后,想要寬裕些才操心的,咱家人口簡單,不至于讓你現在就開始管這些。”
“我已經及笄了,早些接觸世情,即便是吃虧成本也不大,早經歷早受益嘛!”凌霜堅持自己的想法,說道:“而且賺錢和管錢,聽起來容易,其實這里面的學問,要實踐才能體會到的,知易行難吧!”
“不錯,所謂人心叵測,商海險惡,你能有如此認知墊底,萬一遇上點風浪,也經受得起,有的文人以為錢財是阿堵物,推崇‘下看金玉不如泥’,是讀書讀呆了,卻不知衣食困頓之時,寸步都難行!”
卓楓言語溫和,“不過,尋商機追求賺銀也需適度,能供生活即可,不要失了心性,大千世界里,有趣之事很多的。”
凌霜點頭應道:“我原想著錢多就多用、錢少就少用,可萬一需多用錢時,偏巧錢正少,不如能賺時積攢些,免得窘迫。”
“你這么想也有理,只是不要太辛苦”,卓楓打趣道,“你放心,將來出閣時的陪嫁,不止這家店鋪的!”
凌霜腹誹,這個笑話真無趣!看來,如同現代人一樣,女子被催婚是常態,只不過此時的標準是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