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社的活動室里飄著福爾馬林的氣味,林硯之盯著培養皿里泡發的青蛙標本,指甲無意識摳著實驗臺邊沿。上周社團招新時,他明明看見蘇晚站在標本柜前,指尖懸在銀杏標本盒上方遲遲未落。
“林硯之!“社長舉著解剖刀沖他喊,“幫我按住蟾蜍的后腿!“
他慌忙回神,指尖剛觸到冰涼的蛙皮,那團灰白色物體突然劇烈彈動。玻璃缸里的標本突然集體晃動起來,像是無數雙凝固的眼睛同時睜開。林硯之踉蹌著后退,后腰撞上堆滿標本瓶的鐵架,整面墻的玻璃器皿發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嘖,笨手笨腳。“蘇晚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白大褂領口別著枚銀杏葉胸針。她彎腰收拾碎裂的燒杯時,發梢掃過林硯之的手背,他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雪松香。
“那個...“林硯之指著標本柜第三層,“上周你說要收集不同地區的銀杏樣本?“
蘇晚轉身時白大褂掃過試劑架,試管里的酚酞試劑遇堿變紅,在試管架上綻開粉色漣漪:“我在準備市級科展的課題,“她抽出個貼著“2025.10.7“標簽的標本盒,“不過這個...“盒蓋掀開的瞬間,林硯之看見自己熟悉的筆跡——
「2025.9.23林硯之贈」
“那天在辦公室值班,打掃衛生時發現的。“蘇晚用鑷子夾起葉片,顯微鏡下的葉脈紋路在投影屏上舒展成迷宮,“你知不知道...有些標本保存得當的話,細胞結構能維持上百年?“
玻璃窗外的蟬鳴突然拔高,林硯之看見陽光透過百葉窗,在蘇晚側臉割出明暗分明的裂痕。她將銀杏葉放進標本盒的動作慢得近乎凝滯,金屬扣合上的剎那,他分明看見葉片背面有鉛筆勾勒的極淡笑靨。
------
圖書館搬遷這天,灰塵在晨光中跳著圓舞曲。林硯之抱著摞書經過舊書庫時,聽見窸窣聲響從天花板通風管道傳來。踩著吱呀作響的木梯探頭望去,蘇晚正踮腳擦拭最高層的書架,發繩松了垂在肩頭,露出后頸處淡粉色的胎記。
“小心點!“他本能地伸手去扶梯子,卻在半空中僵住。指尖掠過她垂落的馬尾時,蘇晚突然轉頭,梯子隨之搖晃。林硯之踉蹌著抱住最上層書架,整面墻的舊書轟然倒塌。
塵埃落定后,兩人在泛黃的書海中四目相對。一本硬殼筆記從書堆里滑出,封面上潦草地寫著“2015屆天文社紀念冊“。蘇晚俯身拾起時,腕間的銀鐲勾住扉頁,扯出張黑白老照片——三個戴紅領巾的孩子站在老槐樹下,中間扎羊角辮的女孩懷里抱著個殘缺的星座儀。
“這是我姑姑的遺物。“蘇晚摩挲著照片邊角,“她說當年就是在這棵樹下,教會我辨認北斗七星的。“
林硯之突然想起什么,轉身從書包掏出皺巴巴的筆記本。扉頁上是他小學時畫的簡筆畫:歪歪扭扭的北斗七星下方,寫著“送給未來的天文學家“。泛黃的紙頁間,夾著片干枯的法國梧桐葉,葉脈上用修正液涂寫的“蘇晚“二字已斑駁成褐色。
通風管道的風突然停了,灰塵顆粒在光線中靜止成細小的星河。蘇晚將照片反過來,背面是首未寫完的詩:“你是我遺失的星軌/在銀河傾覆時/落進我的瞳孔...“
------
暮色漫過操場看臺時,林硯之還在調試社團活動的投影儀。幕布上忽明忽暗的光影里,他看見蘇晚抱著作業本走向教師辦公室,馬尾辮隨著步伐一翹一翹,像極了幼時養過的垂耳兔。
“等等!“他抱著工具箱追出去,塑膠跑道在腳下發出黏膩的摩擦聲。拐角處教導主任舉著巡堂記錄本迎面而來,林硯之猛地剎住腳步,工具箱重重砸在地上。
“啪嗒“
螺絲刀滑過水泥地面,竟在磚縫間勾出一枚生銹的指南針。表盤玻璃裂紋里嵌著粒鉆石砂,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林硯之撿起時,指南針內芯突然轉動起來,指針固執地指著西北方。
“看什么呢?“蘇晚抱著作業本折返,運動鞋碾過那粒鉆石砂,“今晚社團觀測流星雨,你要不要...“
話音未落,教導主任咳嗽一聲,蘇晚立刻噤聲。暮色中,兩人的影子在地面拉得老長,像兩艘即將駛離港灣的船。林硯之攥緊指南針,金屬冰冷的觸感順著掌心蔓延,直到教導主任的皮鞋聲消失在走廊盡頭。
“今晚九點,天臺見。“蘇晚將作業本塞進他懷里,轉身時馬尾掃過他鼻尖,“帶上這個。“
林硯之低頭,作業本里夾著張便簽紙,稚嫩的鉛筆字歪歪扭扭:“給你講個秘密——我爺爺說,真正的天文學家要在流星雨里尋找丟失的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