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秋,十六歲的劉離來到了生命中最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對別的孩子來說,高中生活是緊張的是恐懼的。但是對于劉離,這好像剛剛開始他的精彩人生,他在這里結識了要好的伙伴,他在這里情竇初開羞澀地往心里放下了一個人,但還算聽話地沒有去觸碰……
高中入學第一天,劉離自己騎著自行車馱著被子,帶著學費和30元的生活費,到學校報到。自己,對,自己!因為,同村的小伙伴們,都沒有理想的成績,都選擇了輟學、打工、掙錢、娶媳婦兒。
30元一個月的生活費,不用懷疑。30元對于劉離來說足矣。在學校食堂,早晚都是一份粥兩毛錢,一碟菜一毛錢,中午一份菜3毛錢。一天下來9毛錢,還有個別早飯不吃的時候。那么饅頭呢,饅頭不是不用花錢,在校園里,信任的建立不需要任何的證明,只需要你報上班級和學號,便可以在學校的饅頭房隨時登記領取饅頭票來計量,用饅頭票隨時換取饅頭,然后每當假期時,饅頭房的老板便會安排車子拿著每個學生的底賬和地址上門拉麥子。在校園里那種天然的信任遠高于社會上任何一種形式的信譽,那怕是合約,那怕是高額的違約金。那種社會上最大的奢侈品信任,在校園里若需要做任何的保證或者押金會顯得那是對這一方凈土莫大的侮辱。這是任何嚴密、完善的體制抑或控制系統都無法比擬的。
路上,他的思緒萬千,這些年匆匆的時光,這些年跟母親、哥哥、姐姐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心里很清楚為什么哥哥的成績那么的優異,最終卻選擇去上中專,因為那個年代只要中專一畢業馬上就能分配工作,那樣每個月就能有近千元的不菲的收入,那樣哥哥就能盡快地和父親一起撐起并不富裕的家。然而命運就是那么不濟,在哥哥剛上中專那一年,國家的政策變了,分配工作不會存在了,而且大部分的中專都被撤銷合并入大學,可哥哥還是一紙中專文憑。
他心里很清楚,在家里經濟條件只能負擔一個孩子上高中的情況下,為什么姐姐明明比自己的成績好,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后卻滿不在乎地說:“你們讓恁小兒上吧,我不想上學,沒勁。”他深刻明白著這背后的含義和用心。他沒有任何謙讓和拒絕,只是想盡快些離開家……
他甚至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他明知道自己這樣想不對,但他還是眼含熱淚地這樣認為著。家里的親人無論如何的彌補似乎都抹不平他幼時內心那一道傷烙,他恨著的同時也在感激著在小小的年紀就歷經著那么多的人間冷暖和苦痛。
第一天入學的他,面對著新的生活環境、面對著成百上千張新的面孔、面對著縣城里他那個時候眼里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面對著穿著洋氣的縣城里的同學們。他是失落的……。從此,她要一個人生活、打水、洗衣服、吃飯、睡覺、學習,然而,這些事情對他來說并不恐懼,早在小小年紀的時候他就獨自承擔過一次,他在內心很感激命運對他的磨練。他恐懼的是陌生而已。
他穿著樸素的衣服,拿著自己的入學手續,按部就班地辦理著。登記信息、交學費、年級班級號分配、宿舍分配、校服領取等等!
忙完了這些瑣碎,他托著疲憊的身子提著被褥和日用品找自己的宿舍。宿舍是在地下室,這是劉離自己選擇的區域,因為這里一年的住宿費只要一百元,跟樓上的每年300元住宿費比起來這讓他很是開心,因為這樣給并不富裕的家里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他再次確認著自己宿舍的信息,9號樓009,門是開著的。
他輕輕地走進宿舍,一股奇臭無比的臭腳味讓他不禁干嘔了一下,只見一個穿著還不如自己的胖子躺在一張下鋪上光著腳自顧自地跟其他兩個人嘰里咕嚕地介紹著自己。再看另外兩人捏著鼻子,嫌棄地說道:“我說胖子,你丫的能不能把鞋穿上?你人是活的,你這腳是死了多少年了嗎?”“對,要不你給我們每個人買個防毒面具,太不地道了,我看這都有熏死的蚊子了。”
胖子,臉上多少有些難為情又有點無賴奸笑的表情,他起身把鞋穿上。
“大家好,我叫劉離,也分在了這個宿舍,高一219班的,你們好。”劉離文明地介紹著自己。這時三人才發現一個捂著鼻子站在門口的劉離,也許、難道確實是因為這胖子的腳熏的有點烏煙瘴氣?
“你好,我叫元小寶,可是我家人都叫我包子,我也是高一219的。”胖子最快搶著介紹著自己,劉離看著他心想著,包子確實應景兒,小寶?您可一點都不小,身高能有一米八的樣子,體重目測起碼也得200斤,看著穿著并不好,家里應該條件也一般般,怎么就吃的那么肥呢?這家伙絕對不挑食兒。他坐在床上一動,那床鐵床架咯吱咯吱的呻吟聲讓人生憐。
“我王川,高一219,我本打算睡這胖子的上鋪,但我現在改主意了,只能委屈你了。”王川打趣道。劉離看著坐在另個床鋪上鋪的王川,外表清秀、穿著樸素、整潔、精神。
“我齊申,我是……?我靠,我哪個班的來著?算了,回頭再說吧。哎,我住這個下鋪啊,不過,我估計多數不在宿舍住,我不住時你可以睡我的位置,夠意思了吧。”劉離看著齊申床鋪上扔著的索尼無外放的隨身聽、腰里掛著的摩托羅拉BB機,以及他身上光鮮的穿著很是奇怪,這些奢侈的高科技玩意都是在中學里僅見到過一次有錢的同學拿到學校炫耀,可是他為什么他也住在地下室。
齊申貌似看出了劉離的疑惑說道:“哎,兄弟,我們家可不是住不起樓上啊,我家里呢給我的是樓上的錢,我住這省下的200塊錢可以夠我泡一個月的網吧呢,哈哈。而且啊,我一早到學校就觀察了,這地下室啊冬暖夏涼,而且只安排四個人,樓上呢,冬冷夏熱,還一個屋八個人,你說誰住上面是不是很傻缺?”
劉離一邊收拾著自己的床鋪,一邊跟這幾個剛剛結識的舍友隨便聊著考試成績、兄弟姐妹、愛聽誰的歌,等等……
另一個宿舍樓外,通往宿舍門口的小道上,一個女孩,穿著白色襯衣,得體的牛仔褲,白色的運動鞋,一手在胸前摟著一本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手拎著好像剛采購的飯盆、牙刷、洗衣粉等用品,輕盈地走向宿舍入口,看上去是那么的清晰、自然、純粹、天生麗質,白皙的皮膚更是讓她整個的氣質出眾了許多,俊俏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這便是林若,在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獨生子女。
她走進三樓一端的宿舍,還沒進門就聽到里面一個女生埋怨道:“這萬惡的學校,鉆錢眼兒里了,這么個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整出一間宿舍來,在下服了,真是服了,若不是這屋頂有大梁壓著,這不用說,肯定還能整成上下鋪,睡六個人唄。哎呦,感謝,感謝大梁……”說著雙手合十朝著屋頂的大梁做出拜神的姿勢。
不難看出,這間不規則的宿舍之前很有可能只是個雜物間,空間確實狹小,也許是八零后這一代生源急劇地增多,這才讓校方絞盡腦汁地利用起每一處角落,不大地方擺著三張小床,門口一側摞著三個存放物品的柜子,正如剛才那女生所說,屋頂突兀向下的大梁限制了立體的空間,若非這樣校方估計真的會弄成上下鋪。
“咳,這有什么不好,我認為安排在這個宿舍里真是好運呢,其他宿舍一間八人,我們呢,只有三人,多好啊,安靜不貴、關系純粹、早起早睡、三好姐妹。你們好,林若,219。”白衣女孩大方幽默地向兩位舍友介紹著自己。
“林若?最里面那張床,你的?”進門時發牢騷的那個女孩,穿著稍微有些成熟,大大咧咧的樣子,指著宿舍里最好位置的那張床問道。
“不好意思,我來的太早了,嘻嘻。”林若笑道。
“我的天,您老人家這是天不亮就來了么?好吧,我叫丁寧,市里的,不想上學的,沒辦法,父母逼的。”丁寧介紹道。
“林若你好,我叫曉玉,咱都是一個班的,你剛才說關系純粹、三好姐妹?我跟丁寧幾乎是一起進屋的,我還是在她前面一些,我進門看到最里面靠著窗戶的床上已經鋪好了,我就準備把東西放中間床上呢,丁寧在我后邊直接把他的包隔著我就扔到了中間床位,我從小就搶不過別人。”在最外面一張床上正鋪著被子的女孩慢慢地說著,眼睛上帶著厚厚的兩塊玻璃眼鏡兒,她說話的速度就好像隨身聽電量不足一樣的感覺,一字一字的蹦著出來。雖說話里透著委屈,但她還是慢條斯理地收拾著自己的床鋪,也許,畢竟就三個人,哪兒好哪兒壞并無太大所謂,也許更多的是曉玉就是這樣的性格,不爭不搶不氣不惱,永遠的慢性子、熱心腸。
“哈哈,要不我跟你換換?”林若問道。
“那怎么好意思呢,我娘說過,做人得講道理,要守規矩,丁寧我不是說你啊。我是說我不能跟人林若換位置。”噢,天吶,還是一字一字的蹦出來。
“我?我的天……可憐的孩子。”丁寧看著曉玉,似乎她根本就沒注意到曉玉的話語能涉及到她,但這善意的提醒讓她真是哭笑不得。
“好了,這好的位置呢,只有這一個,沒辦法。我呢占了咱宿舍陽光最充足的地方,為了表示歉意呢我請大家吃飯,怎么樣?”林若說道。
“別,先來后到的,算不上歉意啊,還是我請你們吧,咱們正式認識一下,反正我媽給我的錢我也不知道怎么花”丁寧說道,讓林若和曉玉似乎沒有爭的余地。說著話從口袋里掏出錢包:“看到沒?五百大洋,爺請你們,可城里的飯店你們隨表挑。”
“啊?我媽給我80塊錢,我都覺得足足的了呢,500?你不會沒交學費吧?”曉玉疑惑地看著丁寧。
是啊,學校一個月會放一次假,學生們又都能回家換洗衣物、拿生活費,劉離這一個月準備了30塊錢。一個月五百?她們家是多么的有錢啊!
“切,我爸和我媽呢在做鋼材貿易,這點錢,多賣一捆鋼筋的事兒,今天咱可勁兒的造啊,千萬別心疼我爸媽的錢,他們眼里只有錢。說吧,去哪兒吃,要不我下去問問宿管阿姨打聽一下,這城里哪里最高檔?”丁寧似乎對自己的父母很是不滿。
“別,我覺得吧,雖說你是市里的,見過大世面,但這縣城里你也是初來乍到,我和曉玉呢更別提了,都是農村來的。這又是剛開學報到,咱呀,還是老老實實的食堂吃,不過你可以選擇在小食堂請我們開小灶,怎么樣?”林若冷靜的說道。
“對對對,我聽他們高二的說,小食堂有一家做麻辣燙可好吃了”曉玉說道。
零三年,中國的經濟幾乎是剛剛上好了拉車的套,勢頭剛剛開啟,市區基層建設交通也都是剛剛有了初步的規劃、設想!縣城,每次出門都能看到三五輛汽車,偶爾還能看到個十萬元以上的豪車,路邊還時常看到靠在電話亭上用相對較便宜的200電話卡拉著家長里短、匯報著出門在外的一日三餐。就是那樣的狀態,談不上繁榮富裕,但勢頭喜人,催人奮進,充滿著希望!
那個時候有些出門多、腦子活、或者有著得天獨厚地理優勢和傳統優勢的一小部分人就率先奔向了小康。
學校大食堂的飯菜,都是應季的白菜、茄子之類,大鍋熬大鍋燉,沒有多少油水。這難免讓少數的富家子弟難以下咽,最起碼長期下去受不了。
學校小食堂的運營模式便應運而生了,小食堂對外承包,自主經營,時間限制寬松,食物搭配靈活多樣,是縣城里或部分鄉鎮富戶孩子甚至市里來的學生經常光顧的地方。
林若雖說看起來家庭該是富裕一些,但也沒能靠著吃,只是每周會去上幾次,改善一下伙食,或者應著那句窮養兒富養女。劉離只是聽說,當然,他也不打算去。他甚至連走上二樓的眾多的小食堂排列分布格局都沒想過,他只是聽大家說著什么炒餅燴餅,涼皮米線,哦,都是些什么鬼東西,肯定比不上家里的炒饅頭誘人!他甚至為自己的節衣縮食感到自豪,他也會對一些公子哥千金小姐們的錦衣玉食感到反感!
“哎呦我天……好吧,麻辣燙,那就麻辣燙嘍,每人兩份,吃一份看一份?怎么樣?哈哈……”丁寧故作瞧不起的樣子打趣道。
三個女孩都放下手里還未收拾停當的物品,嬉鬧著出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