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請你簡單地進行一下自我介紹,以方便我們判斷一下你是否適合我們咖啡館的崗位。”
“大家好,我叫于大為,你們可以叫我大為,也可以叫我David,我出生在一個美麗的江南水城絲州,因為有水的緣故,我們當地人對于水資源都很珍視。而與水有緣份的事物,我們也很關注。絲州因為是一個古老的水城,老街與古建筑比較多,有很豐富的歷史積淀。都說我們中國人喜歡飲茶,自然在絲州這樣的地方,老一輩的人都喜歡泡一壺茶來待客、來會友,以及消磨時光。可是呢,年輕一代人更喜歡新鮮的洋玩意,對老一輩人的一壺清茶并不是特別有興趣。從我的角度來說,我熱愛我的家鄉,我也很喜歡那些有著歷史厚重感的一磚一瓦,可是隨著當地居民一點點的老去,我會意識到,可能有一天,這些在老街與古建筑里面泡茶的人就不在了,那原來的煙火氣與老街里面的燈光也許就不在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鄉,或者說為了讓更多的年青人樂意在老街與古建筑里面穿行,親近我們的城市,我在想,是否可以在老街或者古建筑里面開一家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茶咖工作室。一方面,有老一輩人喜聞樂見的東方茶飲;另一方面,也有受年青人追捧的西式咖啡。這也是我本次來圖書館應聘咖啡師學習咖啡技術的一個初心吧。希望咖啡館的各位主理人師兄師姐,可以考慮一下我,我的個人簡歷相信大家也已經看過了。我這個學期恰好每個周三下午沒有課,如果可能的話,我很樂意每個周三下午過來學習咖啡技術,同時為咖啡館提供優質的服務。”
講完上述一大段話,站在演講臺上的于大為手心里沁出來許多汗珠。茶咖工作室,這真的是自己在現場隨機應變才想出來的點子,主打一個與眾不同或者叫給主考官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
茶,就是爺爺手里面,用透明的器具泡的一壺清茶,澄澈、潔凈,主打一個經歷歲月滄桑依舊有如少年歸來時的初心不改,綿柔的恒久感,沁人心脾。
咖啡,就是我手里面,用陶瓷杯雙手捧起來的一杯或深或淺的棕,濃郁、熱烈,主打一個自由奔放的靈魂向往一切未知的勇敢無畏,縱頭破血流,吾心往矣。
于大為自己對于這兩種飲料,是這樣想的。
當然了,他也曾暢想過,有朝一日,當自己年華老去,在老街的古宅里,他可以放一張黑膠唱片,也可以放絲州戲腔,給自己的孫子輩親手煮一杯鮮咖啡,也可以給自己和老伴沏一壺好茶。眼前的碗里面,有老伴細細切出來的面絲兒,一把蔥花一把綠油油的小青菜,滴上幾滴上乘的小磨香油,淋一勺子微甜且咸度適宜的澆頭,自己坐在藤椅里,搖著一把圓形蒲扇,看著孫兒們嘰嘰喳喳,滿屋子跑跑跳跳。
可是,誰會樂意跟我一起看夕陽西下、遠山含黛呢?絲州啊,畢竟是一個慢生活的城市。想賺快錢,絲州沒有這個可能性;想賺大錢,絲州這樣慢悠悠的小日子估計就回不去。想做一個安老于宅的倚門翁,肯陪我一起慢慢變老的我的老嫗估計極難尋覓。我于大為是不是到老也會依舊文藝浪漫?是不是也會依舊衣衫得體考究鮮亮逼人?那我的老嫗也不能只是一個天天只會灑掃煮飯的尋常女子吧?滿臉核桃紋的老嫗,有啥好看的?萬一還不懂得我這個人,可應該怎么辦?
若一個人精明,就會想法極度細膩;若一個人精明,打理起自己生活的時候,就容不得半點瑕疵。可惜,當一個人太精明的時候,加上又是少年郎,這樣的精明就會全部浮現于他的臉孔之上,因此,若不經歷世事,他不太懂得隱藏,既傷人,也容易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