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溫處士是誰?原來是溫造。除了詩仙李白之外,很多人提到過溫造。擅寫駢文的韓愈也曾在《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提到過千里馬伯樂相關的內容,這篇文章中,溫造也是主角。在藥園村,左山村等地均有其痕跡。是今天的山東、河南、山西東部地區。在幽州,溫造興修水利,造福于百姓,具有重大的聲望。“無夢到徽州”是湯顯祖的個人意見,這位明代東方莎士比亞在走訪了撫州、徽州等地之后,還是認為黃山徽商氣太重,也許他還是比較喜歡江浙滬這樣的煙花,人氣、夜航船、江淮、蘇錫常手工藝行業者自由自在靈魂的棲息之地。
政治金錢和藝術,永恒的辯論沖突.湯顯祖也不例外.邪魅狂狷的湯顯祖,也開始覺得徽州金銀黃山白岳味道重了點.“湯大師帶領我們回去充滿愛的《牡丹亭》”.文藝之才和為官之才,天差地別。
湯顯祖也面臨這個兩難困境。”臨川四夢”他躺在老家江西撫州附近做起夢來,遂產生四部經典劇作:《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前兩記中均是中國書生愛上貴族小姐,南柯如名所知,關于高升和宦海沉浮.邯鄲記是懷才不遇的盧生遇見呂洞賓后大睡一覺,經歷了五十年宦海沉浮后發覺功名利祿不過過眼云煙。頗有一種LaMancha的堂吉訶德的騎士精神,仔細一瞧,湯顯祖果然和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同一時代。
關于湯顯祖的美文《還魂記》即《牡丹亭》之中的華麗夢境的詞藻已有許許多多“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已成為基本中國人的共同文化記憶。除了湯顯祖之外,我們想起另一位稍晚一些時期的朋友,即清代的孔尚任。
孔尚任的《桃花扇》成篇于江蘇泰州他的舊居桃園。主角李香君,講述一個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愛情悲劇。在經歷了相會,折騰后,結局是侯方域李香君紛紛出家。
不知道湯大師孔尚任怎么看自己塑造的這些角色。按現代人的眼光,這無疑有點傻.但也暗合一種中國古代文人敘事的脈絡.愛情悲劇折射政治浮沉.怪不得湯大師到了黃山白岳后感到“無夢”了。
然而古徽州雖然死板地存在一些商業規則,卻并不如浪漫的湯大師認為的那樣銅臭氣,從我們現代人的角度看,安徽省有許多著名的特色,如果看過秦海璐主演的紀實電影《到阜陽600里》便可以了解到安徽人的一些特點,他們樸實,有時候顯得狡黠而不團結。(本部電影)是敘述阜陽人在上海的一些務工場景、春節買火車票回家的一些故事。然而穿越到一千年前的古徽州,商賈力量遠比當代強盛。和古代相比,現代的徽州有些沒落。可是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我們仍然能看到安徽的強盛,例如中國科技大學坐落于HF市,等等。按下不表。
現在的黃山市,沒有過去那么輝煌,GDP在安徽省屬于吊車尾水平。然而1000年前,徽杭古道上,從古徽州到沿海,即現在的績溪經過杭州臨安到上海,是一條明清徽商背井離鄉做生意的路線。從黃山到杭州,或者再遠點到上海,可以借助水利運送大宗商品。那李白和韓愈頗為贊賞的溫處士溫造,便是這水利航運初步的開辟者。帶有官家身份的他在行使權力推動發展這方面,由于官員的身份,顯得更為便利。和溫州相比,黃山天然靠近內陸,沒有臨海,對外界依賴性較大,在封建王朝毀滅后,由于缺少官辦權力的有效扶持,隨著世界經濟的擴大,黃山到上海這條線路逐漸顯得有些外來人口務工化,有些隱沒并弱小于曾經的歷史地位了。
和湯大師孔尚任的綺麗愛情觀相比,古徽商人的家庭觀念也更為傳統和保守。這里不得不提到重要的徽商婦,徽商的女人們。她們是婚后時常寡居,送盼丈夫出行經商的一類婦女。和蘇錫常一帶畫舫成群,鶯歌燕舞的狀態相比,徽州女人顯得保守,守著傳統的平底高檐白墻的徽派建筑群式的家里,打點著周遭的一切家務事。民謠有云:
“一送郎,送到枕頭邊,拍拍枕頭睡睡添。二送郎,送到床面前,拍拍床沿坐坐添。三送郎,送到檻闥(按:窗)邊,開開檻闥看看天。有風有雨快點落,留我的郎哥歇夜添。四送郎,送到房門邊,左手摸門閂,右手摸門閂,不曉得門閂往哪邊。五送從民間歌謠看徽州人的觀念世界(郎,送到閣橋(按:樓梯)頭,左手搭欄干,眼淚往那流;右手提起羅裙揩眼淚;放下羅裙透地拖。六送郎,送到廳堂上,左手幫哥哥撐雨傘,右手幫哥哥拔門閂。兆民)七送郎,送到后門頭,望望后門一棵好石榴。心想摘個石榴給郎吃,吃著味道好回頭。八送郎,送到荷花塘,摘些荷葉拼張床。生男叫個荷花寶,生女就叫寶荷花。九送郎,送到燈籠店。別做燈籠千個眼,要學蠟燭一條心。十送郎,送到渡船頭。叫一聲撐船哥、搖櫓哥,幫我哥哥撐得穩端端。送郎送到小橋頭,手扶欄桿望水流。船家啊,今天撐俺家郎哥去,何時撐俺家郎哥回?”(顧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從女性視角來看,這種等待未必是凄苦的。林心如、潘虹等人主演的現代影視劇《大祠堂》等等關于古代徽州女性的很多特點反應了這樣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