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贅述,紹興是魯迅先生的故鄉。
魯迅先生是現當代筆者最為喜愛的文學家思想家之一。他的天賦,思維方式,人生經歷和寫作狀態均令人折服并長久處于敬仰中。
紹興從來不缺大家。從其如雷貫耳的命名便可以知道?!皶?。位于錢塘江南岸,會稽山陰。熟悉的地名讓我們首先想到《蘭亭集序》。王羲之(300左右)是東晉瑯琊人,移居到紹興后,醉心山水,355年辭去會稽郡職務,留下千古名篇《蘭亭集序》。其子王獻之亦在書法方面有重大建樹。
到南唐后主李煜,一部《玉樹后庭花》讓人們知道這位婉約的在詩歌藝術方面有重大成就,卻在治國方面無所適從的君主。李煜和小周后的愛情故事為世人所周知。無論是隋煬帝一改二改的州名“吳州”、“越州”還是南宋紹興府的立府,在政權更迭之間,會稽,紹興,依然是響當當的中華文化名城。紹興還有一些世代宗族,例如紹興俞家。
我國偉大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便在新舊交替的時候出生在這樣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如浩瀚煙海的厚重之城。沒有人不知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課桌上的“早”,在少年時期,魯迅是離經叛道有感于洋人跋扈的私塾壽懷鑒(1849~1930年)壽鏡吾先生的學生。
1898年4月,17歲的魯迅進入和江南水師學堂并存的江南陸師學堂。水師學堂是曾國藩張之洞時期創辦的研究英語、德語和炮艇魚雷等實業堅國技術的學堂。陸師學堂則是培養馬兵陸兵炮兵工程隊、英語德語相關的內容。魯迅在此接觸了英國人赫胥黎相關的著作,專業是開礦。他和旗人子弟一起賽馬。后赴日本公費留學。1903年,魯迅剪辮后,從弘文學院結業。1904年,他在日本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日本東北大學)學習,肄業??吹饺斩響馉幗逃螅斞复蛩銞夅t從文。在1906-1908年間學習了日文和德文。后跟隨章太炎學習,成為光復會成員。期間經濟困難,遂進行翻譯和寫作補貼生活。
1909年8月,魯迅回國,成為生理學和化學教員和日本教師鈴木珪壽的翻譯。1911年,寫第一部小說《懷舊》。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臨時政府成立于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魯迅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八月被大總統任命為BJ政府教育部僉事。從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輯錄金石碑帖,校對古籍,其中也對佛教思想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民國六年(1917年)7月7日,因張勛復辟亂作,憤而離職,14日,亂平即返部。民國七年(1918年)5月,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載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
從1918年起至1936年逝世,他開啟了以文字影響現當代公眾思想,針砭時弊,筆耕不綴的偉大歷程。這期間的1918年5月,魯迅出版《狂人日記》,最著名的句子“救救孩子!”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1920年,他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小說史》,6月,讀《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并給予高度評價,9月,他發表小說《風波》。
1923年8月,《吶喊》出版,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等14篇短篇小說。在《吶喊》集中,我們記得的《社戲》經典地記錄了魯迅家鄉的風土人情和思想。豆麥、月色、漁火讓他的家鄉在讀者的筆下變得溫情而感人。魯迅同時關注中國婦女的生存狀況。在1923年12月,他在北師大作《娜拉走后怎樣》演講,兼任女師大,世界語學校教師;《中國小說史略》上冊出版。
1924年7月,他赴西安講《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8月返京。11月,《語絲》周刊出版,魯迅在首期發表《論雷峰塔的倒掉》,自此魯迅成為《語絲》作家群的主將之一。
“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三·一八慘案”發生。4月,魯迅作《死地》《記念劉和珍君》等批評段祺瑞政府屠殺學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難于山本醫院。避難期間筆耕不輟。8月,《彷徨》出版,赴廈門大學任國文系教授。12月辭職。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學任教。3月,與中共兩廣區高官陳延年會見。4月1日,赴黃埔軍校發表演講《革命時代的文學》,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29日,營救進步學生無果憤然辭職。8月,發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9月,致信臺靜農,拒絕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離開廣州赴上海,并與許廣平在上海開始同居生活。12月,與梁實秋等人就“第三種人”、“自由人”發生論爭,雙方爭論持久,影響巨大?!?/p>
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參加中國革命互濟會。本年,與創造社、太陽社大部分成員就“革命文學”問題展開論爭。是年開始大量搜集馬克思主義著作,并為之翻譯。同時開始提倡革命美術,倡導現代木刻運動。
民國十八年(1929年)9月27日,許廣平生子,魯迅為其取名“周海嬰”。年底,與馮雪峰多次磋商組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3月2日,出席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被選為常務委員,作《對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演講。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柔石被逮,魯迅離寓避難。28日回舊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29日,遇戰事,在火線中。次日避居內山書店。二月六日,由內山書店友護送至英租界內山支店暫避。與艾青等人發起“春地美術研究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舉為執行委員。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作《為了忘卻的紀念》懷念柔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與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出版。5月,編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開始譯烏克蘭作家果戈里《死魂靈》。6月,集成《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并作長序。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現劇痛,最后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出版。2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5月15日再發病,醫生診斷胃疾,自后發熱未愈,5月31日,史沫特萊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情況不樂觀。6月,身體略有好轉,魯迅及身邊的人都認為“魯迅先生好了”。6月9日寫《答托洛斯基派的信》,8月5日寫《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10月寫《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0月17日舊病復發,18日黎明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
”